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学 > 儒学研究 > 儒学历史研究 >

日本的王充研究综述


    
    日本的王充研究综述
    邓 红
    缘  起
    在本文的结尾,我这样写道:
    笔者作为中国人,写这样的文章,必有视野狭窄之处,隔靴搔痒之感;又是道中之人,所见不免搞“以我划线”。为此,笔者特邀最近几年开始崭露头角的日本新锐年轻学者井之口哲也写了一篇“日本的王充研究”。读者们如果能够将之和本文一起阅读的话,相信会对日本的王充研究,有着相当完全的了解。
    笔者是2003年初邀请井之口哲也写的,准备刊载在译者的日文版《王充新八论》上。于此同时,我同时也约定自己以同样的题目也写作一篇,而不互相通知如何写;相信通过这两篇殊途同归的文章,可以展示日本王充研究的真实面目和大致丰彩。《王充新八论》日文版,因为经济上的原因,至今未能于出版;而井之口先生的文章则于2003年10月31日写好寄至译者之手,预定是改投递给某一家中国杂志。正巧,就在收到井之口文章的次日的2003年11月1日,在译者供职的日本大分县立艺术文化短期大学召开了“东亚汉学国际会议2003年大会”,会上笔者宣读了自己的“日本的王充研究:综述篇”,并向各位莅会代表介绍了还未翻译的井之口先生的这篇文章。两篇各具风格且以不同方式写作成的文章引起于会代表的极大兴趣。台湾辅仁大学中文系锺宗宪先生当场向译者索取这两篇文章,带回了台湾,直接在他们学校12月初举行的“第三届先秦两汉学术国际会议”上向莅会学者们散发了;并刊登于2004年3月两篇同时刊登在新创刊的《先秦两汉学术》国际学报(半年刊)上了。后来在台湾出版我的那本《日本的王充研究论著目录编年提要》(知书房2005年版)时,也把这两篇文章作为了附录。由于本书是自己个人的专著,所以这次没有收入井之口的文章。
    译者的这篇“日本的王充研究:综述篇”,颇得益于井之口编成的那篇“王充·〔论衡〕关系研究论著目录”。译者在这篇文章中,把日本的王充研究的论著的题目全部翻译成了中文,这对不懂日文的学界同仁也许是一种方便;但同时也有搅乱懂日文的以及欲在日本寻察这些论著的同仁们的视听之嫌。为此,译者在井之口的文章时,有意不翻译井之口提及的日文的研究论著的题目,以保持原样。如有兴趣者,可把这两本书和杂志找来一读。如果想找原文但又未找到的话,可直接和笔者联系。因为我全部都找到并复印了。
    文章摘要:本文先列出日本的王充研究论著目录,然后将目前已收集到的和笔者已经阅读过的重要论着以及作者作一综合性论述。阅读了本文之后,读者们将对有关日本的王充研究的全貌,有着大致的把握。
    关键词:日本,日文,王充,思想,资料,关联
    前  言
    本文是笔者2003年从事的”日本的王充研究史研究”之科研计划的前期发表。这一科研计划准备把用日文写成的在日本发表的有关王充的所有科研成果全部收集起来,将它们分类为”思想””资料””关联”三部分,学”四库全书总目”的手法,对每一部论着和论文都加以评论,写出评语,加以ABC式的打分(ranking)。权且以笔者的《王充新八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2月版)一书,作为本文评论综述的标准,搞个学术上的“以我划线”吧。所以本文的ABC的打分,既是学术水平上的综合评价,也有如此含义:打“A”的,是“作王充研究时必须要参考的”,“B”是“作王充研究时可以参考的”,“C”是“不必参考”的。
    本文想对日本的“王充研究”作一综合叙述。相信阅读了本文之后,读者们将对有关日本的王充研究的全貌,有着大致的把握,或可叫做”八九不离十”。
    一、日本的王充研究着述目录
    日本著名汉魏思想史专家户川芳郎所著《汉代的学术与文化》(研文出版2002年版)一书,收有综合户川芳郎著“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论衡》译注和补遗”(《茶之水女子大学人文科学纪要》21-3、1968年3月)、泷野邦雄著“王充研究论考目录(1968 1982年)”(《中国研究集刊》地号、1985年6月)和井口哲也氏著“王充研究关系论著目录 1983年-1996年”(《中国研究集刊》往号1996年)等三篇目录,由井口哲也修订编辑而成的“王充·《论衡》关系研究论著目录”。这一目录囊括了中外所有的王充研究成果。笔者将日本的有关部分录出,再翻译成中文,就得到了这一部“日本的王充研究著述目录”。由于该目录只收到1996年,1997年到2002年的部分,是笔者利用每年出版的《日本中国学会报》付录”学界展望”加以补足的。[1]
    专著译著
    重泽俊郎 《汉代批判哲学的成立》大东文化研究所东洋学学术论丛第一、大东文化研究所、1957年9月(约22,000字,思想B)
    加藤常贤·重泽俊郎监修、山田胜美·和田利男·市川任三·水上静夫·御手洗胜编《论衡事类索引》(油印本),大东文化研究所、1960年10月(B5版521页,618,000字。思想C,资料B)
    加藤常贤·重泽俊郎监修、山田胜美·和田利男·市川任三·水上静夫·御手洗胜编《论衡固有名词索引·附宫内厅书陵部图书寮藏宋本校勘记》(油印本)、大东文化研究所、1961年9月,(B5版、《论衡固有名词索引》102页约80,000字、资料A;《附宫内厅书陵部图书寮藏宋本校勘记》B5版48页36,000字)
    大泷一雄(译)《论衡-汉代的异端思想》平凡社东洋文库46、1965年7月(翻译资料A)
    大泷一雄(译)《论衡(抄)》中国古代文学大系七、平凡社、1972年4月(翻译资料A)
    木村郁二郎译“《论衡》自纪篇”(一)~(四)、(《汉文教室》82・83・84・85、1967年6月・1967年10月・1968年1月・1968年4月、翻译资料B)
    山田胜美(译)《论衡》上、新译汉文大系68、明治书院、1976年9月;《论衡》中、新译汉文大系69、明治书院、1979年11月;《论衡》下、新译汉文大系94、明治书院、1984年2月(三册共1880页,翻译资料A)
    佐藤匡玄  《论衡的研究》东洋学丛书、创文社、1981年2月(384页,约350,000字,思想A)
    绵本 诚(选译)《论衡》中国古典新书、明德出版社、1983年3月(翻译资料C)
    若松信尔 《论衡的話-見一思十)》明治书院、2001年7月(約90,000字、思想C)
    论文类
    (包含中国哲学史的教科书中有关王充的章节以及介紹王充和《论衡》的小品文)
    藤田丰八 “王充”,《支那文学大纲》卷十二《司馬迁》第七节“班固以后的文学”之“三”(近似於油印本,出版社不明),1900年9月(約3000字、思想C)
    宇野哲人 “王充”《支那哲学史讲话》、大同馆、1903年4月(约4000字,思想A)
    宇野哲人 “王充之学”《哲学杂志》200、1903年10月/《增订改版支那哲学之研究》、1929年11月
    宇野哲人 “王充”宇野哲人《儒教史》上、宝文馆、1924年7月(以上3作品以”王充”一文为基干,内容大同小异)
    渡边秀方 “王充”渡边秀方《支那哲学史概论》、早稻田大学出版部、1924年10月/增定改编版、同出版部、1930年11月(约5,000字,思想A)
    常盘大定  “训诂时代-王充的《论衡》和汉末的思想”,常盘大定著《支那的佛教与儒教道教》、东洋文库论丛第13、东洋文库、1930年12月(约8,600字,思想A)
    横田庄八  “自由评论家王充”大东文化协会《大东文化》7-8、1930年(约9,000字,思想B)
    泷熊之助 “王充的新思想”,泷熊之助著《支那经学史概说》,大明堂書店、1934年4月(700字,思想C)
    青木正儿 “王充《论衡》的儒教文学协调说”、《岩波讲座東洋思潮 支那文学思想》、岩波书店、1936年/青木正儿《支那文学思想史》、岩波书店、1943年4月(2,000字、思想A)
    佐野袈裟美“王充”《唯物论研究》53、1936年(约3,800字,思想B)
    平原北堂 “王充”《支那思想史》,敕语下赐纪念事业部,1939年(约6,000字,思想B)
    守屋美都雄“王充的祖先祭祀-支那的灵魂死灭思想的展开-”《历史学研究》95、1942年1月(约20,000字,思想A) 
    吉田贤抗 “王充”《支那思想史概论》第一篇“第一期的思想”、明治书院1943年(约1,000字,思想B)
    田向竹雄 “王充其人其书(论衡序说)”《大东文化学报》11、1944年(约20,300字,思想B)
    小野泽精一“关于王充的偶然论”《东京支那学会会报》2、1949年10月/收入小野泽精一著《中国古代说话的思想史考察》、汲古书院、1982年12月(约1,800字,思想C)
    木村郁二郎“关于论衡自纪篇”《竹田博士还历纪念·中国文化研究论文集》2-4、1952年7月(约5,200字,思想C)
    木村郁二郎“王充的思想-‘故’和‘偶’-”《中国文化研究会会报》3-2、1953年10月(思想B)
    狩野直喜 “王充”、《中国哲学史》第二章“东汉的经学”、岩波书店、1953年12月(约7,500字,思想B)
    福永光司 “关于王充思想-王充和老庄思想-”《东洋史研究》12-6、1954年1月(约18,700字,思想A)
    佐藤匡玄 “王充的大汉思想”《日本中国学会报》5、1954年3月/增补成“大汉论”一文,收入佐藤匡玄着《论衡之研究》、东洋学丛书、创文社、1981年2月
    佐藤匡玄 “关于论衡的篇次”《东方学》8、1954年6月/后改为”论衡的篇次”、收入《论衡之研究》一书
    原田正己 “对论衡的一个考察”《东洋思想研究》5、1954年7月(约44,000字,思想A)
    木村郁二郎“关于王充的‘气’“《中国文化研究会会报》4-2、1955年2月(约9,900字,思想A)
    木村郁二郎“王充的‘贤者’论”《中国文化研究会会报》5-1、1955年11月(约7,400字,思想B)
    原田正己 “关于汉儒的批判态度”上《东洋思想研究》6、1955年12月(约45,000字,思想A)
    佐藤匡玄 “王充其人”爱知学芸大学《研究报告》5、1956年1月/后收入《论衡之研究》
    佐藤匡玄 “王充的偶然论”广岛哲学会《哲学》6、1956年3月/后改为“偶然论”、收入《论衡之研究》
    木村郁二郎“王充的‘大汉’主义问题”《大仓山学院纪要》2、1956年11月(约11,000字,思想A)
    御手洗胜“关于王充的人性论-作为‘作者’”的意识-”《史学研究》71、1959年1月(約20,000字、思想A)
    森三树三郎“王充运命论的历史意义-德与福的问题”《创立十周年纪念论丛》、大阪大学文学部、1959年3月(思想15,000字,思想B)
    大谷邦彥  “论衡中的鬼神”《漢文學研究》7、1959年3月(油印版、約14,000字、思想B)
    田村专之助“王充的气象观-中国一世纪代的唯物论者-”《史观》57·58、1960年3月(约11,000字,思想B)
    御手洗胜  “王充的王朝观”《广岛大学文学部纪要》17、1960年3月(约19,000字、思想A)
    木村英一 “论衡”东京大学中国文学研究室编《仓石博士还历纪念/中国的名著-批评与鉴赏-》、劲草书房、1961年10月(约5,000字,思想B)
    御手洗胜 “王充的鬼神论”《支那学研究》(广岛支那学会)第26号、1961年10月(约15,000字、思想A)
    户川芳郎 “王充命定论试探”《中国的文化与社会》(京都大学)9、1962年6月/后收入《汉代的学术与文化》、研文出版2002年版(约32,000字,思想A)
    小野泽精一“王充”东京大学中国哲学研究室编《宇野哲人博士米寿纪念论集/中国的思想家》上、劲草书房、1963年5月(约7,000字,思想B)
    伊藤 计 “阿·阿·彼得洛夫著《王充-中国古代的唯物主义者和启蒙思想家》(李时译)一书的介绍和评论”《中国文化与社会》10、1963年11月(约40,000字,关联C)
    清水 荣 “中国的《论衡》研究-以论衡的构成的研究为中心-”《汉文教室》66、1964年3月(约14,000字,资料A)
    重泽俊郎 “汉代以后的唯物主义世界观·王充”重泽俊郎《中国哲学史研究-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抗争史-》第二部“唯物主义世界观的诸问题”、学术选书、法律文化社、1964年9月(全书约280,000字、王充部分28页、23,000字,思想B)
    狩野直喜 “王充的论衡、其一”狩野直喜《两汉学术考》”两汉文学考”、筑摩书房、1964年11月
    狩野直喜 “王充的论衡、其二”狩野直喜《两汉学术考》“两汉文学考”、筑摩书房、1964年11月
    狩野直喜 “王充的论衡、其三”狩野直喜《两汉学术考》“两汉文学考”、筑摩书房、1964年11月
    狩野直喜 “王充的论衡、其四”狩野直喜《两汉学术考》“两汉文学考”、筑摩书房、1964年11月
    (以上四篇,共约15,000字,思想A)
    岩田有史 “王充的天”《集刊东洋学》(东北大学中国文史研究会)14、1965年10月(约9,000字,思想B)
    大久保隆郎“王充的薄葬论”《人文论究》26、1965年12月(约28,000字,思想B)
    大久保隆郎“王充的典籍批判”《汉文学会会报》25、1966年6月(13,000字,思想A)
    户川芳郎 “王充人格论说”《东京支那学报》25、1966年6月(约21,000字)/后收入《汉代的学术与文化》(约22,000字,思想A)
    内山俊彦 “汉代思想中的异端”二(王充)《山口大学文学会志》17-1、1966年7月(约14,000字,思想B)
    佐藤匡玄 “论衡的理想的人间象”《日本中国学会报》18、1966年10月/后改为“王充理想的人间象”、收入佐藤匡玄着《论衡的研究》
    大久保隆郎”王充初期思想初探-讥俗节义的考察-”《汉文学会会报》26、1967年10月(约15,000字,思想B)
    户川芳郎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论衡》译注和补说”《茶之水女子大学人文科学纪要》21-3,1968年(32,000字)后收入《汉代的学术与文化》(资料A,思想B)
    小岛佑马 “王充和其他的后汉时代的思想家”小岛佑马《中国思想史》第三章、创文社、1968年10月(约7,500字,思想B)
    户川芳郎 “东汉初期的政治思想一种形态-王充历史论剖析-”《中国古代史研究》3、1969年11月(约35,000字)后收入《汉代的学术与文化》(约37,000字,思想A)
    森三树三郎“论衡”《从上古到汉代的性命论展开-人性论和运命命的历史-》之一章、东洋学丛书、创文社、1971年1月(约42,000字,思想A)
    大久保隆郎“关于《论衡》答佞篇”《福岛大学教育学部论集》23-2、1971年11月(约20,000字,思想A)
    佐藤匡玄  “王充的薄葬论”《爱知学院大学文学部纪要》1、1971年12月/收入佐藤匡玄著《论衡的研究》
    小野泽精一“《论衡》-汉代的异端思想”《东京大学新闻》912、1972年4月10日/后收入小野泽精一《中国古代说话的思想史考察》、汲古书院、1982年12月(约2,000字,思想C)
    户川芳郎 “何谓文儒”《青木正儿全集》三附录“月报”8、春秋社、1972年9月(约3,000字,思想C),后收入《汉代的学术与文化》
    宫崎市定 “论衡正说篇说论语章稽疑”《东方学会成立25周年纪念东方学论集》、东方学会、1972年12月/收入《宫崎市定全集》3、岩波书店、1991年12月(约14,000字,资料A)
    大久保隆郎“后汉礼教主义的一个侧面-《论衡》习俗批判分析-”《汉文学会会报》32、1973年6月(约13,300字,思想A)
    大久保隆郎“《论衡》习俗批判考”《福岛大学教育学部论集》人文科学部门25-2、1973年11月(约35,000字,思想B)
    秋吉久纪夫“围绕陈海阔《王充的哲学思想》一文的论争”《目加田诚博士古稀纪念中国文学论集》、龙溪书舍、1974年10月(约16,000字,关联A)
    大久保隆郎“王充的法家批判-‘非韩篇’分析-”《福岛大学教育学部论集》人文科学部门26-2、1974年11月(约12,000字,思想A)
    岛田胜义 “关于《论衡》的逻辑-以死生论为中心-”《哲学(Philosophya)》(早稻田大学文学部)62、1974年12月(约17,000字,思想A)
    大久保隆郎“王充的妖祥论”《福岛大学教育学部论集》人文科学部门27-2、1975年11月(约24,000字,思想A)
    大久保庄太郎“论衡余说”《羽衣学园短期大学纪要》12、1976年1月(约7,000字,思想A)
    古川浩子  “关于王充人性论的一个考察”《中国古代史研究》4,1976年3月(未见)
    吉田照子 “王充的‘神人之分’”(广岛哲学会)《哲学》28、1976年10月(约13,000字,思想B)
    大久保隆郎“《吕氏春秋》和《论衡》”《福岛大学教育学部论集》人文科学部门28-2、1976年11月(约26,000,关联B)
    西冈  弘  “王充和他的鬼神观”《国学院杂志》78-8,1977年8月(未见)
    佐藤匡玄 “王充的孔子批判”上《爱知学院大学文学部纪要》7、1978年3月/收入佐藤匡玄著《论衡的研究》
    吉田照子  “《论衡》的‘命’的性格-和‘气’的联系-”《福冈女子短期大学纪要》15、1978年3月(约14,000字,思想B)
    大久保隆郎“桓谭和王充-神仙思想批判的继承-”《福岛大学教育学部论集》人文科学部门30-2、1978年11月(约20,000字,关联A)
    清水浩子  “王充的阴阳五行观”《大正大学大学院研究论集》3、1979年3月(约8,000字,思想B)
    吉田照子  “王充的政治思想”广岛哲学会《哲学》31、1979年10月(约12,000字,思想B)
    大久保隆郎“桓谭和王充Ⅱ-死生观的继承和发展-”《福岛大学教育学部论集》人文科学部门31-2、1979年11月(约20,000字,关联A)
    松尾善弘  “批孔篇初探”《鹿儿岛大学教育学部研究纪要》人文·社会科学编31、1980年3月/后收入松尾善弘著《批孔论的系谱》、白帝社、1994年2月(约23,000字,思想B)
    鬼丸 纪 “王充的养生论”《中国哲学》第九号、1980年4月(约16,000字,思想A)
    堀池信夫  “王充《论衡》思想中的批判的合理性和科学思推的若干问题”《中国文化》38、1980年6月/后收入堀池信夫著《汉魏思想史研究》第二章“后汉的思想”“三、知识分子的合理性”的(一)“王充批判的合理性和科学思推”,有改动、明治书院、1988年11月(约20,000字,思想B)
    大久保隆郎“桓谭和王充Ⅲ-祭祀观的继承和发展-”《福岛大学教育学部论集》人文科学部门32-2、1980年12月(约18,000字,关联A)
    清水浩子  “关于鬼神-以《论衡》为中心-”《大正大学综合佛教研究所年报》3、1981年3月(约9,000字,思想B)
    清水浩子 “董仲舒和王充的情性观”《驹泽大学外国语学部论集》14、1981年9月(约5,000字,思想B)
    赤堀  昭  “关于医学的方面-王充的《论衡》为中心”《东洋的科学和技術·藪内清先生颂寿纪念论文集》,藪内清先生颂寿纪念论文集出版委員会编(约17,000字,思想A)
    石田秀实  “《论衡》的性”金谷治主编《中国的人性论探究》创文社1983年2月/后收入《心与身》中国书店1995年版(约18,000字,思想B)
    岭崎秀雄 “王充的薄葬论小考”《佛教论丛》27、1983、9、(约3,500字,思想C)
    小池一郎 “《论衡》的意·数·体”《中国文学报》35、1983年10月(约30,000字,关联A)
    大久保隆郎“王充传私论Ⅰ-王充的家系与幼年时代-”《福岛大学教育学部论集》人文科学部门35、1983年12月(约20,000字,资料A)
    大久保隆郎“关于对《后汉书》王充传的质疑”《福岛大学教育学部论集》社会科学部门35、1983年12月(20,000字,资料A)
    大久保隆郎“《论衡》与江户汉学”《言文》31、1983年12月(22,000字,关联A)
    大久保隆郎“章炳麟和《论衡》”《福大史学》、1984年3月(约16,000字,关联A)
    石田秀实 “《论衡》的医术”《集刊东洋学》51、1984年5月/后改为“《论衡》的医术和养生说”,收入《心与身》中国书店1995年版(约25,000字,思想A)
    大久保隆郎“王充传私论Ⅱ-洛阳游学及其时代”《福岛大学教育学部论集》人文科学部门36、1984年9月(约27,000字,资料A)
    大久保隆郎“关于对《后汉书》王充传的质疑(承前) 围绕徐氏的批判”《福岛大学教育学部论集》社会科学部门36、1984年9月(约22,000字,关联A)
    大久保隆郎“史子鱼和蘧伯玉”《言文》32、1984年12月(约37,000字,思想B)
    大久保隆郎“王充传私论Ⅲ-著述·仕官及其时代(一)-”《福岛大学教育学部论集》人文科学部门37、1985年2月(约28,000字,资料A)
    户川芳郎 “谶纬思想与王充”户川芳郎编《古代中国的思想》第12章、放送大学教育振兴会、1985年3月(约10,000字,思想B)
    大久保隆郎“王充的无神论和运命观”大久保隆郎·村上嘉实·今枝二郎编《中国思想史》上(中国文化全书)第三章“秦汉思想的展开”第四节(约9,000字,思想C)
    大久保隆郎“楚王英事件与王充”《集刊东洋学》53、1985年5月(约17,000字,关联B)
    泷野邦雄 “王充研究论考目录(1968-1982年)”、《中国研究集刊》地号、1985年6月(约7,800字,资料A)
    大久保隆郎“王充传私论Ⅳ-著述·仕官及其时代(二)-”《福岛大学教育学部论集》人文科学部门38、1985年11月(约37,000字,资料B)
    大久保隆郎“后汉章帝建初的治世-《论衡》著作的历史背景-”《福岛大学教育学部论集》社会科学部门38、1985年11月(约38,000字,关联B)
    大久保隆郎“石阳点和刻本《论衡》和马琴的受容”《言文》33、1985年12月(约20,000字,关联A)
    泷野邦雄 “王充的道德实践”《待兼山论丛》哲学19、1985年12月(约9,000字,思想A)
    大久保隆郎”王充传私论Ⅴ-王充的著作意识-”《福岛大学教育学部论集》人文科学部门39、1986年3月(约30,000字,资料A)
    大久保隆郎“王充传私论Ⅵ-王充的文章论-”《福岛大学教育学部论集》人文科学部门40、1986年11月(约30,000字,资料B)
    大久保隆郎“王充传私论Ⅶ-续·王充的文章论-”《福岛大学教育学部论集》人文科学部门41、1987年3月(约30,000字,资料B)
    户川芳郎 “王充-孤高的实证批判家-”日原利国主编《中国思想史》上、贝里坎出版社、1987年3月(约8,000字,思想C)
    户川芳郎 “王充”户川芳郎、蜂屋邦夫、沟口雄三主编《儒教史》、世界宗教史丛书10、山川出版社、1987年7月(约8,000字,思想B)
    见初敏枝 “王充与《论语》的精神”《(九州大学)中国哲学论集》13、1987年10月(约25,000字,思想B)
    边土名朝邦“扬雄·桓谭·王充-关于三者的思想继承”《西南学院大学国际文化论集》2-2、1987年12月(约25、000字,关联A)
    吉田照子 “王充的性说-性、命、情、气-”广岛哲学会《哲学》40、1988年10月(约13,000字,思想B)
    边土名朝邦“扬雄·桓谭·王充-三者的圣贤论和本性论的发展-”《西南学院大学国际文化论集》3-2、1989年2月(约19、000字,关联A)
    柳濑喜代志“‘短书小传’考-中国古代说话前史-”《早稻田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纪要》文学、芸术学编34、1989年1月(约11,000字,关联A)
    林正基  “王充的自然世界观”《集刊东洋学》59,1989年(约20,000字、思想B)
    林正基  “王充的自然世界与价值世界-‘气’与‘精神’”《文化》(东北文学会)53-1·2、1989年9月(约20,000字,思想B)
    邓  红 “命论在王充哲学体系中所起的作用”《九州大学中国哲学论集》15、1989年10月(约16,000字,思想A)
    柳濑喜代志“说话的方法-中国古代说话前史(续)”《中国诗文论丛》8、1989年10月(约18,000字,思想A)
    笠原祥士郎“王充的认识与实践”《集刊东洋学》62、1989年11月(约21,000字,思想B)
    藤居岳人 “‘王充命论’的研究史”《中国研究集刊》荒号、1989年11月(约6,000字,关联A)
    邓  红  “王充的鬼神妖论-以‘论死’‘死伪’‘纪妖’‘订鬼’四篇为中心”《九州中国学会报》28,1990年4月(约16,000字,思想A)
    原田正己 “王充的俗信否定-以雷霆俗信为主”《哲学(Phylosophya)78、1991年3月/《哲学(Phylosophya)26、1954年3月文章的再登载(约19、000字,思想B)
    笠原祥士郎“王充的自然与人”《集刊东洋学》65、1991年5月(约23、000字,思想A)
    大渊忍尔 “论衡与抱朴子”大渊忍尔著《初期的道教-道教史研究》第二章,“一,论衡与抱朴子”,东洋学丛书、创文社1991年(30,000字,关联B)
    流王法子 “王充支持的‘盖天论’“《东洋学论丛》(从第二期开始改名为《亚细亚的文化和思想论丛》创刊号、1992年6月(7,000字,思想B)
    横内哲夫 “王充的天人相关说批判和盖天说”《东洋大学大学院纪要》文学研究科29、1993年2月(约11,000字,思想B)
    大久保隆郎“王充传私论Ⅷ-王充的晚年及其文体”《福稻大学教育学部论集》人文科学部门53、1993年4月(约30,000字,资料B)
    大久保隆郎“王充的颂汉论(1)”《福岛大学教育学部论集》人文科学部门54、1993年11月(约30,000字,思想A)
    鬼丸  纪   “王充《论衡》和《论语》-后汉的批判精神-”松川健二编《论语的思想史》,汲古书院,1994年2月(约18,000字,思想B)
    大久保隆郎“王充的‘发愤读书说’”、内藤干治主编《中国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东方书店、1994年3月(约16,000字,思想B)
    大久保隆郎“王充的颂汉论”《栗原圭介博士颂寿纪念东洋学论集》、汲古书院、1995年3月(约16,000字,思想B)
    笠原祥士郎“王充的鬼神与祭祀”福井大学《国语国文学》34、1995年4月(思想A)
    吉川忠夫 “各种神仙术-王充的神仙道批判”《古代中国人的不死幻想》、东方书店、1995年(约22,000字、关联B)
    池田秀三 “实事求是的批判哲学-王充”桥本高胜主编《中国古代思想的潮流》上,两汉·六朝、晃洋书房、1996年5月(约6,000字,思想A)
    内山俊彦 “王充的历史意识”《中国思想史研究》19、1996年12月(约14,000字,思想B)
    清水浩子 “对王充祭祀观的一考察”《中国学研究》(大正大学)第16号、1997年(约6,000字,思想B)
    金谷 治 “事为思-王充-”《疑古的历史》连载3,1978-1979《武内义雄全集》月报/载《金谷治中国思想论集》下卷、平河出版社1997年(约2,000字,思想B)
    石本裕之 “王充解三命说一考”《旭川国文》14、1998年(约8,000字,思想C)
    井之口哲也 “王充研究关系论著目录-1983年~1996年”《中国研究集刊》往号、1998年(约13,000字,资料A)
    井之口哲也“王充墓参观记”月刊《中国》(SINICA)1999年6月号(1,000字,资料B)
    山花哉夫 “王充的著述意识”《中国思想史研究》22、1999年12月(约20,000字、思想A)
    弓巾和顺  “《论衡》中的《论衡》解释之一斑”《村山吉广先生古希纪念中国古典学论集》,汲古书院2001年(约9,000字,思想B)
    井之口哲也 “‘论’的立场-王充的‘作’‘述’否定之意义”《何谓”汉意”·大久保隆郎教授退官纪念论文集》2001年(约18,000字,思想A)
    山花哉夫 “王充性命论再考”《何谓“汉意”·大久保隆郎教授退官纪念论文集》2001年(约16,000字,思想B)
    邓  红    “王充评价再考-以胡适的王充评价为中心”《大分县立艺术文化短期大学研究纪要》2001年12月(约15,000字,思想A)
    邓  红    “王充命论新议”《大分县立艺术文化短期大学研究纪要》2002年12月(约20,000字,思想A)
    福岛 正 “《论衡》と《史通》”《中国思想史研究》26、2003年12月(約30、000字、关联A)
    二、关于专著和哲学史教科书
    从上面的一览表来看,日本的王充研究论文不少,专著却不多。只有20世纪八十年代初出版的佐藤匡玄的《论衡的研究》一书,而且还是二○年间写的十来篇论文结集而成的。这大概和日本学者的治学方式有关。他们不太喜欢一开始做学问就铺开一个大摊子,写什么通史或专着,而是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弄清楚,一个题目做到”江郎才尽”,才串联起来出专著。
    尽管只有这样一部专著,日本学界对之评价并不高,普遍认为没有什么新异之处和特点。说它没有新意,主要是说这部书与其说是专著,还不如说是哲学史的教科书,它反映了当时为止的日本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和主要观点,却没有自己的独特之处。
    该书共分为“前篇”“后篇”和“附篇”等三个部分。
    “前篇”由“王充其人其事”“学问的立场”“思想的背景”“著作态度”“论衡的流传”“论衡的篇次”“论衡的制作”等单篇文章组成,基本上属于介绍和解释性的文章,只有“论衡的篇次”一文有些独特见解。其把论衡85(缺一)篇分成了六个组别,对各组的内容再进行了详细的分类。这样的分类在当时还属仅见,但分法却相当有问题。譬如他把“命论”组(笔者命名)又细分为偶然论(《论衡》前三卷的前13篇)和性论(本性、率性篇),就把王充的运命论全部说成是了偶然论。他把王充的主要理论分为“批判论”一、二、三,其中却包括王充的颂汉论和符瑞论的主要文章,于是讲瑞指瑞齐世宣汉都成了批判文章,甚至“乱龙篇”都划分进了批判论。
    “后篇”由“论衡的思想”,由“偶然论”“性命论”“自然论”“符瑞论”“大汉论”“鬼神论”等六篇文章构成。这六论中较有新意的是“符瑞论”和“大汉论”。“符瑞论”一文注意到了王充对“符瑞”有两种矛盾的态度,一种是“批判的”或“理性的”,一种是肯定符瑞论的。“大汉论”则认为颂汉是王充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大汉论又是和符瑞肯定论有联系的。可见这两篇文章以及涉及到了王充思想的核心,可惜没有进一步深入。
    “附篇”由“王充的博葬论”“王充的理想人格”“王充的孔子批判”和“中国思想史上王充的位置”等4篇论说性的短文章构成。
    提到专著,笔者倒是想要向读者们提供这样一个信息。在前面的一览表中,我们可以知道日本学者论王充最多的,是大久保隆郎先生。大久保1935年出生于北海道,1954年进北海道学艺(师范)大学函馆分校,1963年考入东京教育大学攻读汉文学,1968年起任职于福岛大学,至2001年退休为止(注二)。他自1963年开始发表“王充颂汉思想的必然性”以来,先后发表了30来篇王充研究的论文,是日本的王充研究权威。退休后先生效仿晚年的王充潜心学问,准备把这几十年来写的王充研究论文修订后结集出版。此书将于近期之内以两大卷的形式上梓。所以本综述不准备对大久保论文群进行评论。
    下面再谈一下加藤常贤·重泽俊郎监修,山田胜美·和田利男·市川任三·水上静夫·御手洗胜等编撰的《论衡事类索引》,和加藤常贤·重泽俊郎监修、山田胜美·和田利得·市川任三·水上静夫·御手洗胜编《论衡固有名词索引·附宫内厅书陵部图书寮藏宋本校勘记》。
    《论衡事类索引》将《论衡》30卷85篇文章按语录的形式将它们编织成哲学、自然科学、古典解释、历史、法刑、经济、社会生活、文艺等八个方面,以重新表现王充思想。这一编辑法使我们联想起康有为的断章取义的《春秋董氏学》,而监修者之一的重泽俊郎也以同样方法编有《春秋董氏学》(载《周汉思想研》弘文堂昭和18年版)。现在看来,这种把古人的著作按照今人的思路加以重组的编排方式,不但对理解古人的思想不利,还会造成先入为主之偏见。事实也证明这本索引对王充研究没有多大用处。
    反之《论衡固有名词索》倒是一本有使用价值的工具书。它将《论衡》中的人名1150、地名331、书名241、官名138、年代名30等作成索引,以便读者查找。
    另外,山田胜美译注的《论衡》上中下三册(新译汉文大系68、明治书院、1976年9月、1979年11月、1984年2月)是目前为止最详尽的《论衡》日文翻译。
    下面再来谈一下中国哲学史教科书中的王充评价。日本出版的中哲史教科书,谈及了王充的,大概有以下这些著作:
    宇野哲人 “王充”《支那哲学史讲话》、大同馆、1903年4月
    渡边秀方 “王充”渡边秀方《支那哲学史概论》、早稻田大学出版部、1924年10月
    吉田贤抗 《支那思想史概论》第一篇“第一期的思想”“王充”、明治书院1943年
    狩野直喜 “王充”、《中国哲学史》第二章“东汉的经学”、岩波书店、1953年
    重泽俊郎 “汉代以后的唯物主义世界观·王充”重泽俊郎《中国哲学史研究-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抗争史 》”第二部 唯物主义世界观的诸问题”、学术选书、法律文化社、1964年9月
    狩野直喜 “王充的论衡”(一二三四)狩野直喜《两汉学术考》“两汉文学考”、筑摩书房1964年
    小岛佑马 “王充和其他后汉时代的思想家”小岛佑马《中国思想史》第三章、创文社、1968年10月
    大久保隆郎“王充的无神论和运命观”、载大久保隆郎·村上嘉实·今枝二郎著《中国思想史》上(中国文化全书)第三章“秦汉思想的展开”第四节
    户川芳郎 “王充 孤高的实证批判家 ”日原利国主编《中国思想史》上、贝里坎出版社、1987年3月
    户川芳郎 “王充”、载户川芳郎、蜂屋邦夫、沟口雄三主编《儒教史》、世界宗教史丛书10、山川出版社、1987年7月
    池田秀三 “实事求是的批判哲学-王充”桥本高胜主编《中国古代思想的潮流》上,两汉·六朝、晃洋书房、1996年5月
    上述中国哲学史教科书的第一个特点,在于它的著述者都是当时日本最有名的中国哲学史专家。而狩野直喜-小岛佑马-重泽俊郎-日原利国-户川芳郎-池田秀三是京都大学中国哲学史讲座的一脉传承,除户川以外都是或曾是京都学派的中国哲学讲座的掌门人,因而他们对于王充的评价也有许多共同之处。
    譬如说王充是唯物主义问题,狩野直喜的《两汉学术史》在1925年就认为王充的自然论带有唯物论色彩,其鬼神论以唯物论为基础。小岛的《中国思想史》重申了这一观点,在重泽那里得到了全面继承。重泽的“汉代以后的唯物主义世界观·王充”(《中国哲学史研究-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抗争史-》”第二部“唯物主义世界观的诸问题”),是至今为止对王充唯物主义哲学最全面的阐述。
    到池田秀三的“实事求是的批判哲学-王充”(《中国古代思想的潮流》上,两汉·六朝、晃洋书房)情况有所改变。池田是现任京都大学中国哲学史讲座的主任教授,他在序论也重申既有的唯物论观点,但他对王充思想的特点主要评价为批判哲学,认为批判的目的是“自慰”,并对这一批判哲学的”实证”方法和局限性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他还对“命”论以及和其他思想的联系进行了详细的考察,认为与其说“命”论是王充哲学的弱点,还不如说他的气一元论、自然论、宇宙观或存在论是为了建立命论而发明出来的,也是王充哲学中最值得评价的部分。池田的这些观点,实际上已经打破以往的哲学史家对王充哲学的固有成见,代表着开始以公正的、正常的心态来评价王充的新潮流。
    另外,京都学派还认为王充思想是“合理主义”。所谓“合理主义”即西方哲学史上的理性主义,指冲破中世纪的经院哲学和对神学的批判而以人的“理性”来认识存在的根源和解释世界的思想流派。重泽俊郎是这一主张的集大成者,他认为自孔孟开始的中国的古代合理主义,在荀子韩非那里得到发展,给以王充的批判主义以强烈的影响,换言之,王充是汉代最大的合理主义者。(见“支那古代合理思惟的展开”,哈佛燕京同志社东方文化讲座,1956年)。这一观点在日本流传甚广,在一些教科书和有关王充的论文里都有提及。
    尽管这一观点在日本很有影响,笔者却一直认为很有问题。因为按照重泽的说法,宋明则是“观念的合理论的全盛期”,在清代就产生出了“以实事求是为宗旨的考据学”,于是一部中国思想史便都成为了“合理主义”的发展史,那么说某个思想家的思想是“合理主义”还有什么实际意义呢?其次,重泽说的“合理主义”实际上和西方哲学史上的“理性主义”不是一个概念。按照重泽的定义,他说的打破神的支配而以人的理性来建立世界观人生观的中国的古代人文主义的产生,类似于马克斯·韦伯(Max Weber)和派森思(Talcott Parsons)所说的“哲学的突破”(philosophic  breakthrough)在中国古代的发生。关于中国古代的“哲学的突破”,余英时在《中国古代知识阶层史论》的“古代知识知识阶层的兴起与发展”一文中有详细的叙述;关于”哲学的突破”和儒学的产生,陈来在《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一书中也有详尽的论证,这里不再赘言。简言之,所谓“合理主义”或中国古代的“人文主义”,都说的是中国古代思想史的冲破神学或巫术(Shamanism)的原始诞生,说一部有几千年历史的、出现了众多流派的中国思想史的发展仅是“合理主义的发展史”,对这样的观点笔者实在是不敢苟同。具体到王充,王充只是古代儒家的延长的汉代儒家之一分子,充其量是有些离经叛道怪诞不拘而已。[2]
    宇野在日本中国哲学史界的地位,则有点象开创中国哲学史的拓荒者胡适。时任东京大学中国哲史教授的宇野,著有《支那哲学史讲话》(大同馆、1903年4月)一书,流传甚广。其中“王充”一节分“本体论”“性论”“伦理说””宿命论”和“对迷信的驳斥”,对王充思想予以了高度评价。”本体论“认为王充的本体论是气之一元论,而这一气论为宋儒的”气质说”的先驱。“性论”认为,王充的性论是以人的“性”禀受一元气决定,而这一理论是“气一元论”在人性论的演绎,类似于宋儒的禀气说。“宿命论”认为将王充“命论”归结于“宿命论”,认为是王充学说中最引人注目的部分。“对迷信的驳斥”认为,王充的批判论是指向传统的天人感应论和鬼神论。该书在二○世纪前半修订再版多次,影响了一代学人。
    二十世纪日本的王充研究,大致不离上述狩野、重泽和宇野所定之如斯框架。
    三、关于王充”命”论的研究和评价
    笔者在拙著《王充新八论》的“王充‘命’论新议”一文中曾这样指出过:
     现有的王充研究,对于王充的“命”论,总的来说有三个研究路子。
     一是言王充的“命”论,为其唯物主义哲学中的弱点或局限性,主要是认为他对于人的富贵贫贱、吉凶祸福之社会现象的解释上,以自然规律加以直接说明,结果是陷入了命定论。
     二是将王充的“命”论与性、情论乃至才能操行的理论联系,认为他的“命”论与人性人情人才论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三是将王充的“命”论和他的整个哲学体系联系起来考察,认为“命”在王充的哲学体系中,不但是出发点,而且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换言之,他认为自然界、社会、历史、人生的产生发展变化运行都是由“吉凶之主、自然之道、适偶之数”之命在支配。他还用自己的“命”论展开了“疾虚妄”的批判论。
    第一个路子是中国的唯物主义学派的研究套路,请读者参考拙著《王充新八论》,这里不再赘述。
    第三个套路是笔者开创的,也请参考《王充新八论》有关命论的章节。值得一提的是,前述池田秀三的王充的“气一元论、自然论、宇宙观或存在论是为了建立命论而发明的”的观点,也是属于这一套路。
    第二个套路是日本学者开创的。代表人物有三人。一是佐藤匡玄,代表作为前书《论衡的研究》中的“偶然论”“性命论”两篇;二是森三树三郎的《从上古到汉代的性命论展开-人性论和运命论的历史-》一书的“论衡”一节(东洋学丛书、创文社、1971年1月)。三是户川芳郎的“王充命定论试探”(《中国的文化与社会》)(9、1962年6月),和“王充人格论说”(《东京支那学报》25、1966年6月)。
    佐藤匡玄的《论衡的研究》中的“偶然论”“性命论”两篇将王充的“命”论分为“偶然”和“性命”两个系统加以阐述。以王充“命”为”偶然论”,这一偶然又是“贯穿天地的必然理法”(偶然论)。“命”论”论及了人为可能的限界,讲究超越的命的绝对支配”,但这一绝对物又不同于汉儒的“超越的天”和“鬼神”。
    森三树三郎认为王充的“命”论和“性”论为同一事物的两个侧面,认为“命”论的基础是天道自然,这是道家理论的影响。该文对王充的性命论以和道家的关联为主线作了全面的论述。
    而户川的“王充命定论试探”着重探讨了“命”与人性的关系即”性命”论。认为王充的“性命”论的主要点在于,人之物质性的“正气”是万物灵长类中最高级的东西,它的聚合形成“性”,故人“性”是先天禀受而来的。其性混杂有人的自然特性(如性格)和“社会道德品行,这道德品行有后天可变之处,强调教育率道的可能性。随着社会生活的外在条件的变化和影响,终形成难以变易的“性行(才能,操行)”。而王充的寿命论也由“气”的厚薄、质量(正气)决定,寿命有正数。命和性的关系是性后天可变而寿命不变,。决定“命”因数的是“自然”又是“偶然”。该文还对命定论、王充的社会历史观和命验论进行了分析。
    以上几篇论文的共同特点,在于他们都对王充的“命”概念和理论进行了详尽的归类,并论述了相互关系。二是将王充的“命”论放在必然性和偶然性的框架中进行了考察。三是将“命”和人性论联系起来考察。
    另外,藤居岳人的“王充命论的研究史”(《中国研究集刊》荒号、1989年11月)是专门对命论研究的历史的回顾与反思的特殊论文。
    综上所述,中国的唯物主义派学者认为王充的“命”论为其唯物主义哲学中的弱点或局限性的看法,限制(或叫做”忌讳”)了对王充“命”论的深入探讨。日本学者没有这般限制和“忌讳”,所以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就把”命”论基本上阐述清楚了。
    笔者认为,在1949年以后,日本学者对王充的评价,在自然论、气一元论、唯物论、批判论或鬼神论方面,在很大程度上都受到中国的唯物主义派的影响,特别是五十年代中叶彼得洛夫、关锋、郑文等人的著作出版以后;而唯独“命”论方面,日本学者有着独特的见解,或者叫做正常的见解吧。试比较一下唯物主义派的中国哲学史教科书有关王充的章节,尽管《论衡》以大谈特谈“命”论开张,以叹息命之不济收尾,却没有哪一部教科书是以谈论“命”论开始的,甚至基本上都没有为“命”论立专门的章节。这种视王充的“命论”为其唯物主义哲学中的弱点或局限性因而要为之“避讳”的作法,与其说是为了古人,还不如说是为其可疑的学问上的立场方法作掩盖而已吧。而日本的中国哲学史教科书,都对“命”论有着较高的评价。
    四、其他的一些重要文章
    还有以下的一些论文,值得注意。
    在“关联”,即探讨王充思想的渊源以及和王充前后的思想家的关系方面,福永光司的“关于王充思想-王充和老庄思想-”(《东洋史研究》12-6、1954年1月)一文,着重探讨了王充思想和道家的联系。值得一提的是,福永光司(1918-2002)也是京都学派的重镇,道家思想研究的权威。西南学院大学教授边土名朝邦的“扬雄·桓谭·王充-关于三者的思想继承”(《西南学院大学国际文化论集》2、1987年12月)和“扬雄·桓谭·王充-三者的圣贤论和本性论的发展-”(《西南学院大学国际文化论集》3-2、1989年2月)两篇文章,探讨了扬雄、桓谭和王充思想的关联。本来一般都认为王充思想和桓谭有着密切关系[3](注三),边土名的文章再上溯到扬雄而显得别具一格。
    在王充的研究“资料”方面,宫崎市定的“论衡正说篇说论语章稽疑”(《东方学会成立25周年纪念东方学论集》、东方学会、1972年12月)则对“论衡”“正说篇”中的“说论语”部分的进行了重新整理。《论衡》“正说篇”中的“说论语”部分看上去有很多文字错误,譬如内容颠三倒四、文章不通顺等等。日本考据学派大家武内义雄曾经进行过考订。宫崎在此基础上又作了新的考证,认为“说论语”部分的前半有错简;而后半的一些部分应该是“谢短篇”的有关部分。宫崎市定是京都学派中国古代史的大家,却经常写一些小小的考据文章震惊四座。譬如他对贾谊的“新书”就有独特的研究。另外,秋吉久纪夫的“围绕陈海阔《王充的哲学思想》一书的论争”(《目加田诚博士古稀纪念中国文学论集》、龙溪书舍、1974年10月)对中共延安时代的四十年代初期的一场围绕应该如何继承古代思想的争论进行了介绍。陈海阔的“王充的哲学思想”是1941年12月延安发行的《解放日报》刊登的文章,从政治上和思想上批判了向林冰在1939年出版的《中国哲学史纲要》(生活书店)一书中提出的王充论。包括笔者在内的中国人都读这篇文章之前都鲜知陈阔海和向林冰何许人也,秋吉先生的文章除给我们介绍了这一历史论争事件之外,还提醒我们,王充研究在四十年代的延安时期,就已经不是纯学术,而是“大是大非”的政治立场和思想意识形态问题了。[4]
    在“思想”研究方面,也有许多好文章。九州国际大学教授石田秀实的“《论衡》的医术”(《集刊东洋学》51、1984年5月,后改为“《论衡》的医术和养生说”,收入《心与身》中国书店1995年版),从医学的“身体构造”“病因”“病理”“治疗”“和巫医的关系”等方面,王充思想进行了探讨。无独有偶,筑波大学教授堀池信夫的“王充《论衡》思想中的批判的合理性和科学思推的若干问题”(《中国文化》38、1980年6月/后收入堀池信夫著《汉魏思想史研究》第二章“三、知识分子的合理性”“一”,有改动、明治书院、1988年11月)一文也对王充和汉代思想家们的医学思想进行了探讨。曾任京都大学中国哲学史讲座教授的内山俊彦也著有“王充的历史意识”(《中国思想史研究》19、1996年12月),对王充的历史观进行了探讨。他提出王充历史论中的符瑞论和大汉论,为汉王朝的正当化提供了证据。但是他提出的王充的历史观是朴素唯物论的“气”论在社会历史领域的运用的观点,有点象胡适提出的王充的“命论”历史观类似于“史的唯物论”的怪论。
    结  语
    自1903年宇野哲人的《支那哲学史讲话》(大同馆、1903年4月)问世,至今刚好100年周年,因而笔者的这篇综述,自有着它的意义。百年来的日本的王充研究,有许多好的文章,可以作为“他山之石”,当然也有“鱼目混珠”之类的。只是最近十年,大概学者们已经看穿了现有的包括中国在内的王充研究的破绽,看透了王充思想的真相,即王充思想并没有人们所说的那么“唯物”“科学”“无神”“无鬼”“合理”,日本的王充研究成果很少,即使有也显得非常低调,这,也许才是正常现象吧。
    笔者作为中国人,写这样的文章,必有视野狭窄之处,隔靴搔痒之感;又是道中之人,所见不免搞”以我划线”。为此,笔者特邀最近几年开始崭露头角的日本新锐年轻学者井之口哲也写了一篇“日本的王充研究”。读者们如果能够将之和本文一起阅读的话,相信会对日本的王充研究,有着相当完全的了解。
    (2003年8月3日完稿,2005年9月30日改动)
     注释
    [1] 限于本文篇幅有限,再加上没有1996年以后的部分,所以其他部分就不转载了。另外,日本部分究竟该不该翻译,考虑良久还是翻了。如果有读者对这样做感到扼腕的话,请将日文原版书找来一读。
    [2] 请参见本书的“王充是合理主义者吗”一文。
    [3] 可参见钟肇鹏著《桓谭(王充)评传》第六章“桓谭和王充”(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4] 秋吉久纪夫先生其实上是日本著名中国文学史专家和诗人、翻译家。他在日本翻译出版了包括何其芳、卞之琳、艾青、穆旦等诗人的诗的十卷本《现代中国的诗人》系列丛书。其中《陈千武诗集》(台湾诗人)曾获日本翻译协会奖;他编译的《现代丝绸之路诗集》也获得日本第一届诗人俱乐部诗界奖。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