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景区注入文化之魂
http://www.newdu.com 2024/11/26 06:11:44 中国旅游报 佚名 参加讨论
佳节来临,众多景区即将开启“人潮”模式,这也是借助“假期流量”为景区树形象、立口碑的窗口期。为此,以演出及互动表演为代表的动态文艺展示,愈加受到景区管理方的喜爱,因为这份文化注入办得好,不但能让游客玩得更尽兴、呆得更久,也能彰显景区的文化内涵,增强吸引力。 然而,不可忽视的是,一些表演噱头有余、质量不及,更有甚者,为了博得眼球,居然让“侵华日军及伪军”在景区内耀武扬威,走上了低俗、媚俗、恶俗的邪路,纵然一时观者如云,却无异于饮鸩止渴,终将被大众摒弃。这类纷杂、临时拼凑的表演,也暴露了不少景区缺乏明确文化定位这一现实短板。 平心而论,除历史人文景区拥有因重大历史事件或知名人物而顺理成章形成的文化标签外,许多自然景区,特别是近些年来新建的某某民俗村、某某文旅小镇等,在自我“文化表述”方面的确存在困难。或许正因如此,更要明确文化建设目标,慎重而行。因为博出位、当一次“网红”容易,重塑形象难,更何况让游客品味美好生活的初心绝不能因一时的利益而丧失。 笔者认为,为景区注入文化除了三观正、充满正能量这一大前提外,真正的文化基因必然与景区所在地的历史文化及风土人情密不可分,只有把景区予以培植的文化之树坚实地植根于历史记忆及人们情感的深处,才能长久结出芬芳鲜甜的果实。具体而言,除了俯下身子,认真做好研究工作,把真正具有代表性和传承意义的文化内涵挖掘而出外,景区需要不断增强自身的文化活力,提升文化服务力,同时将文明引入景区。而这一切的工作,离不开对历史、对游客的尊重和敬意,少不了应有的文化担当。 追寻文化之心,诚可嘉;缺乏敬意之举,足当戒。无论是“侵华日军”在景区的耀武扬威,还是“商纣王、苏妲己”在某周文化景区代表周王室权力机构的“明堂”中的错位表演,均缺少了对于大众传播效力的正确评估。部分表演及互动,一味地制造“热点”,却忽略了完整的表达和正确的价值导向。加之热衷“断章取义”式的网络传播,足以损毁一个景区的文化形象,不得不审慎处之。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没有文化的旅游,生命力是短暂的。我们喜见越来越多的景区借助创意、演出及科技的力量,让其所拥有的文化得以被体验、被感悟,从而更好地满足游客对于享有高品质旅游的需求,更希望景区的文化注入少一些急功近利,多一些规划和针对性,因为这样注入的文化才是有活力的文化,也才能从思想及情感深处打动、吸引游客。秦毅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景区收费,不应对外国游客“开小灶”
- 下一篇:文化创新的意义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