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文化和旅游元素丰富农民丰收节内涵
http://www.newdu.com 2024/11/26 06:11:10 中国旅游报 佚名 参加讨论
文化和旅游的融入使“中国农民丰收节”内涵变得更加丰富,人气更加火爆,气氛更加热烈,效益更加实在。而文化和旅游行业在丰收节的“大舞台上”充分展示了形象,丰富了供给,增加了消费,传承了文化,深化了融合,呈现一举多赢局面 9月23日,我们迎来了“中国农民丰收节”,这是第一个在全国层面专为农民设立的节日。各种媒体都以海量信息传播长城内外、大江南北金黄火红的丰收景象,各地举办了上千场特色活动和节目,将人们的视线汇聚到广袤的乡村。 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镇举办年画展,一道道文化景观再次激发观众对传统文化的热情;浙江省象山县将特色文化节庆开渔节作为欢庆农民丰收节的“主戏”,眼花缭乱的海鲜渔货变成了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陕西西安举办“发展乡村旅游、促进乡村振兴”系列活动,亮出农民在乡村旅游发展中收获的累累硕果;重庆市推出120余项秋季游活动,以犒赏劳作了大半年的父老乡亲……从字眼上看,“中国农民丰收节”并不是一个与文化和旅游直接相关的节庆,但大多数地区欢庆丰收节的主题或配套活动都融入了文化和旅游元素,显现着文化和旅游加速融合的大好形势。 据有关媒体报道,许多旅游目的地因举办农民丰收节相关庆祝活动,日接待游客量增长达300%—400%,农副产品销量亦实现高位增长。不难发现,文化和旅游的融入使“中国农民丰收节”的内涵变得更加丰富,人气更加火爆,气氛更加热烈,效益更加实在。而文化和旅游行业在丰收节的“大舞台上”充分展示了形象,丰富了供给,增加了消费,传承了文化,深化了融合,呈现一举多赢局面。 农、旅、文具有资源共通性,许多农业和文化资源就是旅游资源,而文化和旅游产业的发展又能有效反哺农业。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镇化高速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大众休闲旅游方兴未艾,融合农、旅、文三产要素的乡村旅游“遍地开花”,产业间的良性互动加速形成。早在“中国农民丰收节”设立之前,许多地方已经举办了多届农、文、旅融合的品牌节庆活动,许多秀美山村变成了文旅景区,农民变成了景区从业者。 我国是农业大国,重农固本是农民之基、治国之要。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初心在于营造全社会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的浓厚氛围,调动亿万农民重农务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文化和旅游是现代服务业,属于“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代表性产业。当前,正值文旅产业转型提升的重要探索和实践时期,乡村休闲旅游井喷式发展,文旅部门积极参与农民丰收节,不仅进一步丰富文化和旅游服务供给,优化现代文化和旅游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还将提高农民和市民的双向获得感,进一步畅通城乡供求关系,推动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为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添劲助力。 笔者认为,文化和旅游在“中国农民丰收节”亮相及参与,绝不是“凑热闹”,而是功能所及、使命所在、发展所需。每一届农民丰收节,都应是推动文化和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黄金季”。搭乘“中国农民丰收节”这班堪称“复兴号”的列车,文化和旅游系统还应该做更多思考和探索。 集中时段办大节。统筹协调好区域文化和旅游品牌节庆与“中国农民丰收节”的举办时间节点,尽可能将季节性不是特别强的文化旅游品牌节庆时间放在农民丰收节前后,或直接与“中国农民丰收节”统筹举办,借用丰收节的政策优势、品牌优势、影响优势,真正让农民丰收节既是农民的庆典,又成游客的节日。 创新方式办趣节。从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来看,不少地方仍停留在传统节庆模式上,即“领导致辞+歌舞表演+观众+田地观光”,这样的节庆活动形式缺乏特色。文化和旅游系统拥有较丰富的办展办节经验,应积极协同相关部门既因地制宜,又解放思想,充分借助智慧科技和文化创意力量,提升节庆活动内容的文化性、互动性、体验性、趣味性,把“中国农民丰收节”办成展示当地生产生活状态的新型文化旅游产品。 发挥专业办佳节。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有5个“100”,即100个品牌农产品、100个特色村寨、100个乡村文化活动、100种乡村美食、100条旅游线路。今后,文化和旅游系统可提早谋划,发挥行业优势,协调各级政府部门从基础设施、服务规范、产品策划、宣传营销等角度提供全力保障支持,力争在“中国农民丰收节”这个大碗里装上更多文化和旅游的“品质好菜”。 杨勇权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非遗+时尚”彰显文化自信
- 下一篇:商业戏剧 谁来“试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