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是高质量发展重要高地
http://www.newdu.com 2024/11/25 11:11:20 大众日报 佚名 参加讨论
敢领改革风气之先 勇立开放时代潮头 发展旅游业、打造高质量的生活环境,是南方先进省份吸引人才、吸引投资、扩大开放、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经验。 在一些南方省份,旅游业已成为招商引资的重要平台、对外开放的重要渠道、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旅游业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重要领域。南方先进省份发展经济,不仅注重研究生产,更注重研究消费环境。深圳市提出,要在城市里建公园,还要在公园里建城市,把城市建成大公园。深圳市一街一特色,一楼一景点,一花一草都是旅游吸引物,每个社区都打造成了环境美、功能全、业态丰富,能为市民和广大创业者提供高品质生活的度假区。浙江省提出,要按照“把省域建成大景区”的理念和目标,高标准建设美丽城市,深入开展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深化美丽乡村建设,使全省城乡面貌实现大变样。并确定,从今年开始到2022年,在285个首批3A级景区村庄的基础上,每年再创建2000个以上A级景区村庄。苏州市在产业园区建设上,坚持高科技制造、研发、休闲度假“三位一体”,中新工业园成为全国首个“国家商务旅游示范区”,阳澄湖半岛成为首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金鸡湖创业长廊成为2017年“全国十佳创业园区”。 在上述省市,旅游业已成为招商引资的重要平台、对外开放的重要渠道、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城市发展定位明确、党政主导有力、坚持全域打造、市场主体活跃、政策运用灵活等优势被充分发挥出来。杭州从2007年就将城市定位为“东方休闲之都 品质生活之城”,大力培育美食、茶楼、疗休养、演艺、化妆、保健、女装、婴童、运动休闲、工艺美术等“十大特色潜力行业”。浙江省“一把手”抓旅游成为常态,出现一大批“旅游书记”“旅游市长”“旅游县长”,全省100个特色小镇创建工作联席会议,吸收省旅游局为成员单位,旨在提升小镇的旅游功能。2010年,广东省在全国率先建成2372公里的环城市绿道网,通过“以藤结瓜”方式,用绿道串起46个乡村旅游重点村庄,把城市变成了大公园、大花园、大果园。广东省推动广东省旅游集团、广东中旅(集团)、白天鹅酒店集团组建了广东省旅游控股集团,业务涵盖传统旅游业及旅游商业地产、旅游出版等五大板块。2017年,中国旅游集团20强中,苏浙粤三省共计8家旅游大企业集团登榜,占据全国的40%。南方先进省市探索出台的生态旅游项目点状供地、鼓励职工疗休养、旅游税收优惠等灵活政策,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旅游业快速发展的燃眉之急。 从国际发展趋势来看,我国发展高端服务业是大势所趋,大有可为。今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赋予海南省创建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战略定位,支持其大力推进旅游消费领域对外开放,积极培育消费新热点,打造业态丰富、品牌聚集、环境舒适、特色鲜明的国际旅游消费胜地。说得再通俗些,就是向世界“出口”我们的风景,吸引海内外消费客流,让居民、创客、游客在这里生活、度假、消费,更好解决国内商品出口缓滞与吸引国人海外消费回流两大问题。 要改变传统观念,不能“就旅游谈旅游”,而要把旅游业对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带动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对标苏浙粤三省以发展旅游产业打造高品质生活的经验,我省存在的问题与短板还比较突出。总的来说,就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质量效益不高。2017年,全省游客规模和旅游经济总量虽高居全国第二、第三位,但游客人均消费只有1172元,仅居全国第15位,比江苏、浙江、广东分别少390元、282元、226元。旅游业发展不足主要表现在:城市旅游消费中心的作用没有发挥出来,精品旅游产品不足,市场主体发育不充分,入境旅游相对滞后等。 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根源在于观念滞后。一是我省很多同志的思想观念还停留在工业化阶段,重视生产,不重视消费,很多地方出台文件、研究工作主要还是研究如何发展工业,如何上项目,很少研究消费。二是发展思路狭窄。很多地方、很多部门,还是把旅游业作为一个孤立的小产业来对待,就旅游谈旅游,没有在规划上把旅游纳入到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上来,更没有实现多规合一,旅游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带动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三是体制机制僵化。除了省政府每年给予的3000亩旅游土地指标外,相对优惠、灵活、可操作的政策还比较少,部门合作机制尚未完全形成,产业融合发展方面差距较大。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南方先进省市旅游业发展速度快、质量好、效益高,关键是思想解放、机制灵活。因此,我们要下大力气解决对旅游业的思想认识和发展定位问题。充分认识旅游对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都有很强的拉动作用;旅游业对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传承创新文化、推进精准扶贫、构建和谐社会、提升群众幸福指数等,具有重大作用。在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旅游资源普遍化、城乡面貌园林化、城乡功能休闲化、三次产业旅游化、“三生三美”景区化的新特征,一切都成为了旅游资源。越是发达地区越有条件发展旅游业,越是欠发达地区越需要发展旅游业。旅游业不仅是支柱产业,还是主导产业、基础产业,同文化、教育、科技、信息、金融一样,既推动经济发展,也推动社会进步,能够融入一切、整合一切,完善一切、提升一切。要切实把旅游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上重要位置,优先发展。 着力推进旅游业与打造对外开放高地、经略海洋、发展十强产业等重大战略相结合,努力实现全产业融合发展 借鉴南方先进省市的发展模式和经验,我省应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全域旅游为总抓手,着力推进旅游与重大战略融合发展,以服务全局理念构建高端休闲消费平台。 推动旅游与打造对外开放高地相融合。发挥旅游业塑造对外整体形象、推进民间交往、传播交流文化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以人流带动资金流。叫响“孔子故里 中国山东”国际旅游品牌,提升山东旅游的国际影响力,并带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与国际接轨。 推进旅游与城乡一体化发展相融合。大力发展城市旅游,引导各市把城市作为一个大景区来规划建设,突出核心吸引物打造、旅游业态培育、基础设施建设、文明环境提升四大要素,创建国际国内著名旅游城市,推进城市旅游向旅游城市转变。推动乡村旅游提档升级,打造乡村旅游“齐鲁样板”,以产业振兴为重点,加快培育乡村旅游精品,整体带动乡村综合环境改善、卫生管理提升。 推动旅游与经略海洋、文化传承等重大战略相融合。将海洋旅游融入全省海洋强省发展战略,助推经略海洋。重点培育滨海产业带的度假旅游,大力发展邮轮旅游,丰富海上观光、垂钓、运动、探险等旅游产品,创新推出海底狩猎、水下摄影、海岛度假、游艇帆船等新型海洋旅游产品。深入推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让旅游成为文化传承创新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大力推进文化资源的转化利用,深挖好客文化,讲好山东故事。着力推进十大文化旅游目的地品牌建设,每个品牌下策划建设一到两个辐射带动强、投资规模超过50亿元的地标性文化旅游项目,让齐鲁文化可感受、可触摸。切实保护好城乡优秀历史文化,加大对城乡重要文化片区及古街、古建的保护。以沂蒙革命老区为核心,整合莱芜、枣庄等地红色文化资源,打造山东特色的红色文化传承示范区和研学旅游目的地。 推进旅游+,推动全产业融合。新旧动能转换十强产业是一个高端产业集群,其中旅游业对其他重点产业有直接的影响和带动作用,有的融合发展、有的相互促进。要主动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作,以“旅游+”“+旅游”为抓手,培育壮大会展旅游、商务旅游、海洋旅游、研学旅游、康养旅游,推进邮轮、游艇、房车等旅游装备制造业发展。余言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明星资本化”:热潮之下隐藏乱象
- 下一篇:会员“专属广告”也是侵权“牛皮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