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观点争鸣 >

什么公式能让相声有“笑果”

这几天,相声大火了一把。不过,不是因为谁的作品精彩,而是一场激烈骂仗。在一档综艺节目中,一对博士夫妻和相声演员郭德纲怒怼几大回合,一个倡导引入新公式,一个坚持延续旧传统;一个说“你们天天都是老段子”,一个说对方“讲的没‘笑果’”……双方不约而同痛批相声“不逗乐”,搞出来相声界近期最大的“段子”。  
    “相声不好笑,就会被人笑。”说起来也挺心酸,这些年,讲相声的越来越多,听相声的越来越少,演出场子越来越精致,抖的“包袱”却越来越寡淡。相当一部分相声,要么装傻卖萌、插科打诨,毫无营养地将娱乐当“愚乐”;要么“打哏”“骂哏”轮番上阵,演员们相互贬损或丑化别人,动辄搬出“女博士”“你大爷”,令人腻味;再者“脏活”“臭活” 沉渣泛起,热衷讨论诸如“谁是谁爸爸”。格调不高、趣味不雅、笑料不足,却恨不得直接伸手去挠观众胳肢窝儿,换你,你能笑得出来?  
    相声,曾是百姓最喜闻乐见的艺术样式,这么多年也不乏经典作品。马三立的《逗你玩》,侯宝林的《夜行记》,马季的《宇宙牌香烟》,牛群、冯巩的《小偷公司》……或是絮絮叨叨如话家常,或是机锋暗藏犀利荒诞,风格迥异、题材不一,但演绎出来莫不让人前仰后合、捧腹不已,更可贵的是,它们让人笑过之后又有所回味。要说这些作品的秘诀所在,就是真生活、真讽刺、真思想。上述作品所提及的,有不守交通规则的强词夺理,有不择手段的营销手段,也有人浮于事的机关作风,哪一个不是对现实生活的针砭?  
    恰如有人说,让人笑比让人哭更难。笑,不是简单的面部肌肉运动,而是人们感情的由衷迸发。换言之,它必须挠到观众内心深处的“痛痒”。个中技巧,便是幽默中夹杂讽刺,讽刺中不失幽默。这当然不是耍贫嘴、糟践人、出洋相等粗浅的感官刺激,而是去戳到社会生活中令人如鲠在喉的丑恶现象。“三翻四抖”“铺平垫稳”种种逗笑形式,归根到底是要于嬉笑怒骂间揭露世道人心、人间百态。这也正是相声区别于其他曲艺形式的优势之一,是其能被称之为民间艺术的关键原因。倘若丢弃这一点,相声便像那被拔去了针刺的刺猬、脱落了牙齿的老虎,没有了敏锐的生活气息,徒剩张牙舞爪的聒噪无趣。  
    中国相声呼唤“新人”,相声形式也大可创新求变。但假如真要有一个公式,应该是什么样?是“X+Y+Z”还是“类型化分析”,变量太多,但不能变的常量必须是:留住生活之“根”、讽刺之“刺”,让人亦笑亦思。田闻之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