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观点争鸣 >

从话题剧到精品剧,究竟几步之遥?

除去古装历史、偶像言情、武侠玄幻等常规分类,国产剧还有另一种和以收视为度量衡的划分方式:良心剧与话题剧。2017年,当 《白鹿原》对上同档期的其他剧集,口碑与收视之间巨大的落差正佐证了这一点。  
    其实,话题、流量、热度与良心之作之间并非是全然矛盾对立, 《琅琊榜》 《人民的名义》等叫好又叫座的作品都曾为电视剧市场注射过强心针。遗憾的是,纵观2018年暑期档,大多只是 “话题剧”,缺乏精品剧。  
    在种种反套路的设定包裹下, 《延禧攻略》仍然只是一部降级版的 “话题剧”  
    这个暑期档,最大的话题剧当属于正新剧 《延禧攻略》。和于正以往作品不同,这一次 《延禧攻略》向 《琅琊榜》 “取经”,使用了 “高级灰”色调,注意镜头美感,使用了凸显景深和主角背景的构图,多处使用了对称三分构图,用隔挡来显纵深,场景上的灰墙黄瓦红廊柱,大远景下 “挤压”人物的占幅比,都给人以深宫压抑的直观想象。从撞色风格的配色到降饱和度的中性灰,于正敏锐地抓住了观众审美的变化。  
    另一方面,剧集快节奏、反套路的设定给了观众们观看的新鲜感。《秘密花园》 《太阳的后裔》等大热韩剧的编剧金恩淑就认为, “一般到了第五集,如果女主角还在受难,观众就不爱看了。对观众而言,只能接受5%的创新。”于是大量的韩剧用5%的异能上的高设定完成言情剧的升级, 《延禧攻略》也采用了 “5%定律”:一改以往清宫戏里女主角的人物设置,用快节奏的 “稳准狠”提高宫斗 “效率”;抛弃一直被诟病的 “玛丽苏”路线,着重刻画姐妹情、淡化感情线,把天降一个拯救者的 “外挂”直接改成主角幸运值加成;宫斗剧争宠戏码的套路已经被用得太多,于是这次观众看到皇上只爱皇后一人、其他妃嫔争相避宠。  
    然而,在种种反套路的设定包裹下,余下95%的故事仍是一个变种版的 “后宫升职记”;到目前为止, 《延禧攻略》也只是一部降级版的“话题剧”。  
    所谓话题剧,往往以颇具争议性的感情话题代入观众,凭借话题热度取巧,比如电视剧 《欢乐颂》 《媳妇的美好时代》、网络剧 “女子图鉴系列”等,虽有消费情绪之嫌,但其展示问题的想象性的解决也是对大众文化功能的一种承担。因此,这些作品尽管距离精品剧还有一段距离,其价值往往不在作品内部,而是在溢出剧作之外所引起的争鸣之中。  
    而网络媒体时代的新型 “话题剧”, “话题”由生活议题降维到超级话题——微博系统考核数据,从 “热”的现实到 “冷”的数据,新 “话题剧”多是活在营销中、靠 “梗”来打包热度的碎片化作品——其碎片化主要体现为作品内部的割裂之感。有网友这样评价 《延禧攻略》: “秦岚的皇后一个人在演都市言情剧,谭卓的高贵妃一个人在演三流水平的宫斗片,佘诗曼的娴妃一个人在演TVB剧,女主角魏璎珞则是一个人在演重生和穿越之类的起点爽文。”把众多设定攒在一起、融梗,带来的后果即是作品内部的分裂,角色之间并没有 “真实”的互动,每个人物都在各自轨道内运转,故事的拼凑截断了轨道间的衔接。剧中角色之所以能够被观众所接受,是基于 “清宫戏宇宙”从 《还珠格格》到 《甄嬛传》甚至于尚未播出的 《如懿传》中人物的互文性。观众基本依靠大量前文本的积累、进而调动类型片的素材库进行脑补——只能说,这进步是观众的,而不是制作的。  
    当数据成为越来越重要的衡量指标,口碑与收视、流量与品质之间的拉锯战恐怕将是长期的  
    事实上,随着互联网成熟的大数据算法在影视界得到越来越普遍广泛的运用,话题剧今年内颇受关注,甚至于网友脑洞的衍生概念都扎堆立项,从 《淑女的品格》 《淑女的格调》到 《淑女本色》,但内容却距原本的创意差距极远。逐热点、追流量,堆砌 “漂泊” “前任”这些情绪性的设定,唯独叙事的质量被放在了一边; “有热度”被误读为好作品的标准,只要能够引发观众的讨论就是 “成功”。  
    然而,很多话题剧都难以被划归到精品剧行列。媒介环境学派大师麦克卢汉曾预言,电子时代的人将重返为 “整体的人”,媒介发展将会把大众从印刷文明单一的线性排列中解放出来,将 “视觉人”同时恢复 “视听感官的人”。今天的观众确乎可以在追剧时同步发送、观看弹幕,更为“整体”地去观看,但却越来越难以观看一个 “整体的人”。  
    继续以 《延禧攻略》为例。我们看不到一个真正 “完整的人”,剧中只是各种人设的壳子堆砌,比如嚣张恣肆的高贵妃,只是一个按照反派套路设定的符号化角色,一切行为皆无动机。这个明显是仿写华妃的角色,既不真的爱皇帝,也不爱父亲兄长、家族荣光,仿佛只是为了 “斗”而“斗”,她的爱无根基,恨也无缘由,跋扈之外没有感情,大光环之下空无一物。  
    《延禧攻略》对包括主观情感、客观现实、历史真实在内的种种基本逻辑的不尊重,本质上则是对于情感和人的双重轻视。掏空的是对人性复杂性的理解,化约掉的是人生的重量,剩下的唯有 “轻”,是游戏化体验之 “轻”:魏璎珞见招拆招,剧中的贵人就如同游戏中的boss,通关一个再解锁下一个,步步升级。观众在观看的过程中不会过多地去纠结逻辑是否合理,爽感的获得是最重要的。当然对于一些观众来说,轻松畅快就足以满足观看的需要,但这不能作为 《延禧攻略》可以被捧为佳作的理由。脸谱化的人物设定,靠朴素的复仇逻辑驱动的作品, “喂养”出的只能是一批 “脆弱”的观众,其中潜伏的危机是,对他人故事不再有好奇心与同理心,所有艺术的表达最终都会被简单的好、坏二元对立所遮蔽、肢解。  
    尽管收视并非评判作品优劣的唯一标准,但难以否认的一点是,数据正在成为越来越重要的衡量指标,对于制作方来说如果口碑换不来收视,良心得不到观众的认可,那么国产良心剧很容易变成 “凉心剧”。或许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我们都将面对口碑与收视、流量与品质之间长期的拉锯战,只能希望更多剧集不止于话题剧,看到更多与普通人的真实人生互动的好故事。正如毛姆在 《月亮与六便士》中书写的, “作家更关心的是了解人性,而不是判断人性。”(作者韩思琪为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在读博士生)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