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化生存”的忧思
http://www.newdu.com 2024/11/25 08:11:42 南方日报 佚名 参加讨论
一进入暑假,河北初中生杨晓龙便开启了“游戏模式”——日上三竿,还赖在床上组队“推塔”,中午匆匆扒几口饭又去“吃鸡”,夜里两三点还在“鞍刀咆哮”……即便困得手机要砸脸上的时候,也要“血战到底”。近期,一项对留守儿童的调查指出,网络游戏正在逐步吞噬着乡村,像杨晓龙这样深陷其中的大有人在。如何让他们在该昂扬向上的年纪奋发图强,而不是迷醉于网游中的幻境,正在引起越来越多人的重视。 游戏是人的天性,不能简单地说玩游戏就是不好,但过度沉迷于游戏,的确会造成很多困扰,轻者作息不规律、视力下降、成绩下滑,严重的则可能受暴力、色情影响,大幅偏离了本该正确的成长方向。如今,孩子们游戏成瘾已是家长普遍关心的话题,而在农村特别是留守现象严重的地区,这一情况更甚。根据《青少年成瘾行为调研报告——基于2017/2018青少年健康行为的网络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在玩游戏的时间上,留守儿童要高于非留守儿童。尤其是在“每天玩4—5小时”以及“每天玩6小时以上”这两个时间段,留守儿童的比例明显高于非留守儿童:“每天玩4—5小时”分别是18.8%和8.8%,“每天玩6小时以上”分别是18.8%和8.2%。为形容这种农村孩子的现状,有人甚至专门发明了一个“游戏化生存”的词语。 留守儿童通常要依托游戏生存,有其深刻的内外成因。从外部因素看,爬山、玩水这些接触大自然的活动,在没人管束的情况下,很难抵得过游戏本身的魅力。况且,现在提倡“减负教育”,农村学生因为缺乏兴趣班、图书馆、游乐场,他们反而不知该干什么好了。在这种情况下,手机极容易被当作“电子保姆”,它至少可以打发时间,保证孩子们不吵不闹。而从内部成因看,青少年沉迷游戏可看作是对现实生活的补偿。心理学分析指出,父母的在场和陪伴,对孩子兴趣和认知的培养,代际之间的沟通和协调,对成长中的青少年至关重要。截至2016年底,全国农村仍有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1726.29万人,他们因为留守现状而形成的“精神虚空”,靠玩游戏这样的方式去纾解,实在没什么可诧异的。 在“游戏化生存”这样的现实困境前,我们要对孩子游戏上瘾保持足够的警惕。首先,要对不同的游戏进行分级管理,支持正能量、健康的游戏,而对一些不良游戏或网络平台进行严格管理。其次,把企业的社会责任变成刚性的社会规则,比如建立切实可行的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系统和服务平台,强化线下身份认证过程,限制游戏时间等。需要注意的是,游戏上瘾只是青少年精神空虚的一个方面,如果没有充足的适宜的大众文化产品,哪怕把游戏全部封禁,也难保他们不沉迷于直播、短视频等各类手机软件。正如很多留守儿童所提问的:“不玩手机还能干啥?”青少年沉迷于玩手机,本质上是因为选择有限、认知有限,对于学校、家长而言,这都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青少年过度沉迷于手机的虚拟世界,很容易与现实生活脱节。技术上采取措施固然必要,但“防沉迷”的关键仍在于自控力。更多地放下手机,多到户外走动,对于成年人来说都很难做到,何况是心智发育尚不充分的青少年。但越是这样,越是说明引导的重要性,充分发展兴趣爱好才是避免“精神空虚”的有效方法。青少年成长关系到国家未来,社会、家庭和学校应该为此不断努力。 扶 青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享受读书的丰富与惬意
- 下一篇:吸引年轻人要尽快破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