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观点争鸣 >

图书馆谢绝儿童并非上策

原标题:图书馆谢绝儿童并非上策  
    从推动公共文化资源共享的角度看,大学城图书馆立足于特色,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未必没有办法,简单地一拒了之,不是上策  
    近日,不少住在大学城周边的市民注意到,深圳大学城图书馆从7月9日起谢绝14岁以下儿童入馆。有市民认为此举有失妥当,作为公共图书馆,应该面向全社会开放。深圳大学城图书馆相关负责人回应称,大学城图书馆的主要职能为科技创新与情报研究,谢绝14岁以下儿童入馆,是为了给馆内读者营造更好的学习环境(7月31日《南方都市报》)。  
    大学城图书馆没有儿童阅览室,没有适合儿童阅读的图书,因此“不适合儿童阅读”的确可以成为谢绝儿童入馆的理由,毕竟大学生图书馆面对的是大学生群体,存在服务上的差别。不过,反过来讲,从推动公共文化资源共享的角度看,大学城图书馆立足于特色,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未必没有办法,简单地一拒了之,不是上策。比如科技是其特色,在科普与科技讲座上做点文章,应该会受到孩子们欢迎。  
    当然,这只是一个方面,谢绝儿童入馆,或许还有一个情非得已或者不愿意说的理由:孩子们把图书馆当成游乐园,太闹腾,影响和干扰了馆内的正常秩序,打心里不愿意向儿童开放。而这还是似曾相识的普遍现象,每到节假日很多图书馆都成了孩子的乐园,这些图书馆往往不胜其扰。孩子不听劝阻追逐嬉闹,是孩子活泼好动的性格表现,可以理解为孩子的自控能力差。但根源在于孩子的公共文明意识匮乏,对图书馆特殊场所缺少神圣感,不懂得约束和控制自己的言行。  
    这样的问题存在了多年,每到暑期媒体上都有类似的报道,这说明儿童的文明素养没有得到很大的提升。孩子们的表现是一面镜子,照射出家庭教育的缺失。很多孩子在图书馆里撒野,父母却还在旁边笑,不少家长不仅不配合图书馆的管理,而且还很生气地批评工作人员。家长成了坏榜样,从中可以窥见孩子文明素质相关教育的集体不作为。  
    儿童虽无知,但有可塑性,学会控制言行、在公共场合不喧哗与嬉闹,是儿童从幼儿园开始就该普及的常识和培养的品性;学会尊重他人,礼貌待人,爱惜物品,是父母从孩子很小时就应灌输的理念。当教育从幼儿园开始就忙于教孩子加减乘除之时,被遗忘的文明教育,难道需要让图书馆沦为文明教育的“第二课堂”,苦口婆心地恶补?被陋习逼停的图书馆,首先是公民文明素养教育的尴尬。文明素质从娃娃抓起不是一句空话,在教育的版图中,该给文明留出一席之地。  
    暑期孩子该去哪里?公共图书馆或许是屈指可数的公益场所,很多孩子乃至父母或许并不是冲着阅读去的,因为那里凉快、不花钱,还有活动的场所以及年龄相仿的玩伴。能够受氛围的感染读读书固然好,不愿意阅读,开心地玩耍也不是不行。不得不说,图书馆一定程度上充当了孩子游乐需求的替代场所。  
    理性地看,孩子的需求也是多元的,除了阅读之外,还有游戏、音乐、美术、体育等活动需求,这些需求过去还有公益性的青少年宫等机构来满足,而到如今却更多由社会机构有偿提供,除了报班培训,别玩他途。从这个角度看,解决儿童入馆难需要政府统筹谋划,积极作为,要加大公共文化服务的投入力度,创新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内容与方式。同时,要进一步简政放权,减少行政审批项目,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公共文化领域,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的多元化,满足公众越来越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木须虫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