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观点争鸣 >

滥封“大师”,恰恰是文化不自信

近日有媒体报道,楚辞专家文怀沙于6月23日凌晨去世,享年108岁。文氏去世,引发新一轮关于“国学大师”的争议。
    截至目前,百度百科对“文怀沙”词条的解释是:“著名国学大师、红学家、书画家、金石家、中医学家、吟咏大师、新中国楚辞研究第一人”。但2009年2月,作家李辉在《北京晚报》发表文章,公开质疑文氏的“国学大师、楚辞泰斗”头衔,曾引发强烈关注。
    现在,很多行业、领域仍然热衷于封号“大师”,管理学大师、工艺美术大师、制茶大师、养生大师等等。这种现象,值得我们反思。
    有很多“大师”后来被揭穿。比如重庆缙云山绍龙观道长李一,一度被奉为养生专家、国学大师,不乏电视台请他去主持节目或担任节目嘉宾。但后来被戳穿,原来只是骗子一枚。
    种种“大师”称号,获得称号者自称的少,“被封”的多。从数量上说,“大师”帽子颁出较集中的领域是“国学”,稍有成绩和文名,便谓之“国学大师”“最后的国学大师”,“最后的国学大师”之后又有“国学大师”。
    “大师”称号看似无害,甚至有“成人之美”。但从一些倒掉的“大师”观察,“大师”称号背后往往是各种利益。
    比如李一是电视台包装的“大师”,一些地方甚至全国性电视台纷纷请他担任节目嘉宾,还有人策划包装了一本畅销书《世上是不是有神仙》。有企业与李一深度合作,瞄准所谓高端人群,定期推出“养生修炼特训营”,每位学员收取的费用为16800元。若想李一亲自授课,参加者要捐功德钱三四十万元。
    艾青之子艾丹曾接受媒体采访时调侃:“光景德镇,就有十几位大师呢!”在他看来,这些“大师”扎堆,专业平庸,做个花瓶动辄上十万元、几十万元,也只是一个江湖。
    各种“大师”泛滥,标志的不是我们大师辈出,而恰恰是文化不自信。某些机构提到或邀请某个人一定要强调他是“大师”,心理动机还是制造权威,自抬身价,吸引关注度。
    大师者,是指造诣深、享有盛誉的学者、专家、艺术家、棋手等。至于国学大师,至少要涉及哲学、文学、史学和古代科学等几个领域,并有突出的建树。还有人强调国学大师必须具备高尚的人格和品德。
    但近年粉墨登场的各类“大师”,绝大部分都不是学术同人或曰学术共同体公认,而是某些机构扯起虎皮作大旗、利益集团包装炒作的结果。有学者认为,这些“大师”其实是一种“文化江湖”的“大师”。一方面人们对专业和文化失去敬畏,另一方面人们又缺乏基本的文化自信,于是通过制造各种“大师”,想让普通人膜拜。
    比文化不自信更可怕的是对文化的无知。滥封“大师”,带来的不是文化供给增加,不是树立了国人的文化自信,恰恰相反,它其实是在挖文化积累、文化自信的墙脚。
    这也反过来证明,文化繁荣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切不可急功近利。
    □ 长江日报评论员 杨于泽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