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观点争鸣 >

每幅名作背后都有双“推手”

艺术推手是艺术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从进入资本主义时代开始,艺术推手就以画商的身份推动艺术的发展与变迁,让艺术大师的杰作得以面世、让大众了解每一幅画的变迁。随着时代不断进步,艺术推手的身份也更加多样化,不再只是一个人或一个团体,资本已经悄然渗透其中。  
    在艺术品市场中,艺术家作为创作的主体,是艺术品市场存在的基础,但艺术品市场的繁荣除了艺术家,更离不开在其背后那一双双在学术与商业之间游刃有余的手。正是这些艺术推手,发掘和推出了众多艺术大师,引导艺术史发展,形成了如今艺术品市场的繁荣。  
    画商:资本主义的新产物  
    在艺术推手(画商)出现之前,艺术家的活动主要是依靠艺术赞助者的支持。艺术赞助行为是指在某一特定时期内,由有资者(指拥有雄厚财力的企业家、贵族等)提供给艺术创作者在物质与精神上的帮助,并促使艺术创作者及社会公共事业的稳定发展,两者之间具有服务与被服务的聘请雇佣关系。艺术赞助者(有资者)的欣赏品位左右着艺术创作者的创作风格、题材等方面。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赞助者对画家提出明确的作画要求,画家通常都是要按照合同规定的内容绘制画作。如佛罗伦萨画家多梅尼哥·基尔兰达约给纯洁者医院创作的《占星家的崇敬》一画,就是这种合作方法的典型例子。  
    到了十五六世纪,欧洲地区的商人开始从事经营艺术品的生意。商人从事艺术品买卖,在职业属性上促进了职业画商的形成。随着艺术赞助者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一类新的艺术业余爱好者(即财力有限的小资产阶级或者商业大资产阶级)开始登台。正是业余爱好者的出现,进一步使艺术创作者所创作的艺术品与社会大众架起了沟通的桥梁,为18世纪职业画商的出现打下了良好的艺术经营的基础。  
    19世纪画商真正登上历史舞台。19世纪末至20世纪人类历史的脚步迈入近代;工业革命在经历了迅猛发展之后,以资本为轴心的世界格局正在形成。世界的资本化,也促使艺术作品的商业化进程趋于成熟。艺术品市场的正规化与艺术投资观念的加强让商业性质的艺术交流活动走向成熟。  
    职业画商的出现,是对艺术经营者以艺术投资性理念经营的最好例证。在资本主义市场,资本最终的目的是要获取利润,这就要求艺术经营者必须尽快拉高艺术家的价格,而这需要加大对艺术家的推广力度、增加展览和展示机会等。  
    资本成为了重要的推手,它抢占艺术资源,组织画展、批评家参评、媒体曝光、印制画册或衍生品,如此重复几次,待艺术家知名度上升到一定程度后,组织作品上拍,最终获取巨额利润。  
    当然其中的操作手法还有很多,每个人都有所不同。在艺术投资市场中,商业投资行为的介入使原来的艺术赞助环境与规则被逐一打破,从最初对艺术的纯欣赏变成了逐利行为。随着资本大量的涌入,艺术品市场也进入到快速发展期。  
    学术派和商业派:共创艺术品市场繁荣  
    随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以及时代变换,艺术推手不再仅仅指代画商,逐渐开始有更多不同的身份发挥着艺术推手的作用,就其目的而言,可分成学术派和商业派两大类。  
    学术派艺术推手,顾名思义就是讲究艺术的学术性,从学术的角度出发。主要涉及的群体就是策展人、批评家及美术院校、美术馆、美术协会等等。这里面策展人的效用是最大的。  
    策展人犹如电影导演,入行是有门槛的。可以说,策展人是艺术最后标准和底线的坚守者,绝非谁都可以成为策展人,他们必须首先是研究者和批评家,应该是一个理论功底深厚、具有国际视野、活动能力强、人品好和人格独立的人。策展人最关键是要保持中立的态度,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通过学术引导,把一些真正优秀的作品推向市场,供市场选择,以推动艺术品市场的繁荣。  
    而作为学术派对立面存在的商业派,则是艺术品市场另一重要推进力,甚至其作用要大过了学术派。商业派通过市场运作将艺术的精神文化价值转换成了可见的经济价值。在商业派里还可划分为两块,分别为机构(画廊)和个人(企业)。机构(画廊)其实一直以来都是艺术品市场的核心组成部分(推动者),而个人以及企业也是不可小觑的推动力量,尤其是近年,这股势力表现得愈发明显。  
    比如上世纪90年代末的“吴冠中热”就是由大连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和收藏家郭庆祥合作的玥宝斋推动的;资深收藏家刘益谦更是不惜重金以10.73亿元拍下莫迪利亚尼的《侧卧的裸女》,甚至凭借自己大量的藏品,在全国开设了3个“龙美术馆”。  
    2016年的《中国机构收藏调查报告》曾指出,从2012年以来,中国国内的企业收藏资金增幅较大,涉及的领域也很丰富,当代艺术的收藏比例明显增加。企业藏家购买力占整个艺术品市场的60%以上,且活跃在北京、上海各大拍卖场上的买家70%以上都是企业家。  
    从1939年美国IBM集团以企业名义收藏艺术品开始,到如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公司把企业收藏纳入到企业的运营规划之中。一些国际大财团更开设艺术馆展出自己的藏品,在更好地树立自己品牌文化内涵、彰显企业性格和文化理念的同时,还可以丰富地区和城市的文化生活,为大众提供欣赏高雅艺术的公共空间。  
    企业收藏区别于个人收藏,具有制度性、系统性、专业性、大资本等优势,能够更大程度上推动整个艺术品行业发展,推动艺术品金融化企业收藏制度的建设,也会推动国家对企业收藏、免税捐赠等文化政策的完善;推动收藏与学术结合,成为美术史的沉淀者;很大程度上影响艺术生态价值评估;对企业来说,除了能够获得很好的投资回报,更让企业的文化和精神核心有所提升。因此,近年来,企业艺术品收藏伴随着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而发展,是中国艺术品市场的中坚力量,更是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趋势的一个风向标。董瑞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