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观点争鸣 >

让全域旅游丰富美好生活

5月19日是一年一度的中国旅游日,全国各地将推出丰富多彩的旅游产品和3000余条便民惠民措施,让广大百姓共享旅游产业发展带来的红利,而这也契合了今年旅游日的主题——“全域旅游,美好生活”。  
    全域旅游发展图景日渐清晰  
    刚刚过去不久的“五一”假期,旅游消费亮眼: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1.47亿人次,同比增长9.3%,实现国内旅游收入871.6亿元,同比增长10.2%。比数字更振奋人心的是,全域旅游正呈现从“点上发力”到“遍地开花”的特点。  
    2018年初,《关于2018中国旅游主题年安排的通知》印发,确定今年为“美丽中国——全域旅游年”。随后,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就加快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全面优化旅游发展环境,走全域旅游发展的新路子作出部署。在地方层面,全国已有500多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有海南、宁夏、陕西、贵州、山东、河北、浙江等7个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  
    全域旅游发展图景日渐清晰。“旅游+”被认为是实现全域旅游的一大核心路径,推动旅游与农业、工业、交通、航空、教育、卫生、体育等各领域相加相融,推动健康旅游、体育旅游、工业旅游、科技旅游、研学旅游等新业态新产品竞相发展。  
    对于游客来说,全域旅游的推进带来的是各种旅游产品的丰富多彩,满足了游客知识获得、文化感知、休闲娱乐等个性化、多样化的旅游需求。  
    伴随全域旅游发展,一项项涉及管理体制、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改革加速落地。  
    战略性支柱产业地位更巩固  
    回顾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若干年前,还曾有人提出质疑,如旅游只富民不富财政论、旅游作用和贡献只是消费论、旅游仅是软实力论,等等。而今天,旅游产业加速成长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是对这些论调最好的回击。  
    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多年来对中国旅游发展的测算显示,中国旅游产业对国民经济综合贡献率和社会就业综合贡献率均超过10%,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国家旅游局数据中心测算,过去3年,我国旅游综合最终消费占同期国民经济最终消费总额的比重超过14%,旅游综合资本形成占同期国民经济资本形成总额的比重约6%,旅游综合出口占国民经济出口总额的比重约6%。  
    我国连续多年保持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国和全球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国地位,旅游产业经济效益大幅提升。2017年国内旅游市场达50亿人次,比2012年增长69.12%;2017年国内旅游收入为4.57万亿元,比2012年增长101.15%。  
    程正轩在江西靖安县三爪仑乡经营着一家民宿,“去年‘五一’开始试营业,一到节假日游客爆满”。在当地,很多百姓都认识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通过升级乡村旅游走上了致富之路。旅游正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并带动大量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绿水青山、冰天雪地正通过旅游转化为金山银山。  
    旅游渐成幸福生活“刚需”  
    张淼刚刚参加工作两年,利用假期约上朋友一起旅游是他最喜欢的事情之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旅游是一种让人身心愉悦的生活方式。”张淼说,年轻一代喜欢四处转转,自己的父母一代也越来越享受旅游休闲的乐趣。  
    旅游是一个庞大而系统的产业,融入了亿万百姓的生活。“2017年,我国人均出游已达3.7次,旅游成为衡量现代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刚需。”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李金早表示。  
    如今,百姓的旅游需要已发展成为更广泛、更多样、更多层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之相比,我国旅游业虽然发展迅速,但依然存在不相适应的突出问题,比如,城乡旅游发展不平衡与全域旅游发展要求不相适应;旅游产品结构不合理与广大游客日趋多元的旅游消费需求不相适应;以厕所为代表的旅游公共服务及交通等基础设施不完善不充分与旅游爆发式、井喷式市场需求不相适应等。  
    解决这些矛盾必须推动高速旅游增长向优质旅游发展转变,不再简单地追求发展增速,而是持续增加旅游的有效供给和高质量供给,走依靠“质量”“品质”“服务”发展的新路。  
    新的尝试已经开始,今年各地在“中国旅游日”前后推出的旅游产品,特别注重迎合广大游客追求互动体验、喜欢文旅融合产品等不同“口味”,如安徽将举办千人徒步古道、品味传统徽菜美食长街宴、探秘许村文化等活动;广西南宁将同期举办上林生态旅游养生节,吸引游客领略当地的绚丽风光,体验独特的养生之旅,品尝壮家瑶寨美味家宴等。(来源:经济日报 记者:张雪)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