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传统文化浸润心灵的“心法”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03:11:23 解放日报 佚名 参加讨论
三月如歌,万物齐吟。借着大好春光,《解放周一》请复旦五浦汇实验学校校长、复旦大学附属中学特级教师黄玉峰和复旦大学《诗铎》丛刊执行主编、上海诗词学会副会长胡中行教授一起来聊一聊:怎么看待当下的传统文化热?怎样让传统文化中的美好,走进更多人尤其是孩子们的心灵? 师长是大鱼在前面游孩子们是小鱼在后面跟 解放周一:多年来,黄玉峰老师在精进于中学语文教学之余,也参与了大量中华经典文化的普及教育工作,从文化节目的总撰稿、主讲、评委,到领衔编写覆盖小学一年级至高中三年级的中华传统文化教材,带学生也带徒弟。黄老师,您在向公众尤其是孩子们介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可曾遇到过困难? 黄玉峰:现在要向中小学生介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仍然比较辛苦,遇到的最大困难,是学校、家长不理解,觉得这件事与现实不接轨,而学生们也大都有一个适应过程。这里说的“与现实不接轨”,是指学考分离、学用无联系。 学考分离,是指平时不接触,考的时候,不是考对文章诗歌本身的理解,而是考与阅读理解关系不大的词性活用、句式辨析等,使学生兴趣索然;即使考理解,也有所谓的标准答案,主观上要求学生按照出题者的想法来答。学用分离,是指除了为考试而读,很少有机会按照自己的兴趣来读或再有更多的接触,或者没有把古文与现代文联系起来。 事实上,现代文是古文的一个发展,它们之间有密切的联系。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要有意识地通过成语、文字来源等揭示这种联系。 对此,我只是坚守,相信功不唐捐。打下人文基础,一辈子受用无穷。很多学生毕业后对我说,自己是“公司里的一支笔”,很受重视,在生活中更丰富有趣,谈吐也雅些。这使我坚信自己的做法是对的。 解放周一:在介绍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您有什么好的做法可以介绍给更多学校和老师? 黄玉峰:阅读背诵行走讨论,读与写结合。兴趣最重要,要把传统之美之深讲出来。过去有人一味强调读背,而不注意引导、讲解,也是不够的。 当然我指的讲解,是谈教师自己的理解,不是“专制主义”般的解读,不要用标准答案强迫学生们去接受。一定要通过各种形式,让孩子们感到其中的美。兴趣是要激发的,反之,忽视诵读也不对。激发的目的是要让学生慢慢具备自己学、自己读的能力。 解放周一:在带学生踏上某次“文化学旅”后,您对这群经过三天“陶冶”就能人均创作诗篇十多首的十一二岁孩子感叹,“我们对孩子的学习能力是否太低估了”。是什么原因让他们如此“诗如泉涌”? 黄玉峰:对古代的读书人来说,写一首小诗是余兴。孩子们积累了一定量的诗歌、古文后,就有了感觉,再让他们学着写,则会促进他们对诗歌、古文的理解。关键是引导和带领,大鱼在前面游,小鱼在后面跟。 比如带他们到天一阁,我写了一句“最美人生是读书”,要学生跟着写,那就容易多了。有时搞接龙,就像《红楼梦》中写联句诗,王熙凤开了个头“一夜北风紧”。走徽杭古道时,我出了一句“山溪迎我不辞远”,让学生接着写。 有一次登泰山,我要求大家写诗,其中必须有“骨”“心”二字。这看上去像是束缚,其实是引导。结果学生们反而诗如泉涌,写出“雪阶巍巍励俗骨,梵音隐隐洗尘心”、“师友相偕情意暖,芳华奇彩漫心弦。古贤风骨应犹在,化舞晶莹散山峦。”这样的诗句。 在现场,当其他同学都写出了诗歌,你也会跟着写。当写了几首诗得到老师认可,自己也感到意外时,诗兴就会被激发出来。 不要把写诗想得那么难,更不要把“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分析得那么天花乱坠。在情景中,我们的孩子们也能写出好诗。 坚持积累就会有感觉一暴十寒永远进不了门 解放周一:如今孩子们的成长环境、生活方式毕竟与古人不同,要接触传统文化,是否需要更“刻意”地创设条件? 黄玉峰:我一直认为,学习传统文化并不需要更多的投入。它是慢工出细活,是冷水泡茶慢慢浓。关键是坚持!有布置有检查。老师有引导,让孩子们产生兴趣。慢慢积累,必有成效。家长首先要认识到重要性,然后督促。告诉孩子们一味刷题做学霸是一种误导。 当我从一名中学普通教师“转型”为一名校长,就有一种强烈的使命感,希望孩子们能在复旦五浦汇得到人文的熏陶,希望每个孩子都能成为谦谦君子。 为此,从课程设计到师资聘请,我都做了安排。比如,编写“校礼三字经”、“五浦庠序赋”、“君子养成赋”,写校史剧《光华旦复旦》,开设古代射箭、书法、篆刻、国画、古筝、京剧、话剧、茶道、花艺等选修课,开设了以汉字文化、阅读青浦、阅读上海、阅读中国等为主题的大语文讲座。 随录取通知书,我给每人用毛笔写了一幅贺信,用文言写,让他们自己去标点。文化学旅期间,我带着孩子们读碑文、读楹联、读匾额,讲此地有过的诗词、发生过的历史故事,印发县志中对此地的介绍。而无论是编写校礼三字经、五浦庠序赋、君子养成赋,还是写作致父老乡亲函、祭崧泽抗战四十烈士文,我皆用古文。除此之外,我还在课堂上上“青浦县志”中的“乡贤志记”,使孩子们感到古诗词、古文不难,离我们不远。每次晨会等活动,我也常引古人诗文,并抄出展示、赠送给孩子们。学校的走道楼梯,都挂着学生们自己抄写的君子语录,也坚持以没有标点的方式。 如今,我们初中一年级有几个小朋友学写的古文已经像模像样。那是他们自己写着玩的,并没有人要求他们那样做。换言之,好的氛围能让学生浸润其中,慢慢地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解放周一:您特别强调“慢慢积累,必有成效”。如何理解您所说的“慢慢”?积累到多大的量才够?怎么才算“有成效”? 黄玉峰:腹有诗书气自华。腹中有几百首诗、几十篇古文滚瓜烂熟,熟读一两本书,如论语、孟子、古文观止、史记选、聊斋志异,看古诗文就不成问题了。 对孩子们来说,一天记一两首诗、读一两篇古文是十分轻松的,问题是坚持。如果能坚持那么两三年、四五年,他们一定就会有感觉、会自己看,学习力也提高了。一暴十寒,永远进不了门。需要补充说明的是,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文化,当然要好好学,但不是唯一的。现代文学、现代西方文化,这些也都是人类的财富。站在世界的立场上,中西文化都是宝贵的,都不应该忽视。至于比例的多少,可以六四开,但不必强求一律,看教师的修养和知识结构。如果师资力量对现代文学、西方文化有钻研,多一点也无妨。只读中国书,也会狭隘。孩子们的三观是在吸收各种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不能一味单一地灌输。 把传承文化的功夫扎实注入社会的“细胞” 解放周一:胡教授,您2010年退休后就在为古典诗词的普及教育奔忙。对于当下的“诗词热”,您个人是怎样一个观感?在您看来,传统文化与当下国人生活之间,最好的融合方式是怎样的? 胡中行:作为一名传统文化的工作者,近几年来我越来越感受到“生逢其时”,遇到了一个好时机。 其一,中央发出的每一个关于传统文化方面的文件或论述,都使我感到“有所动”、有所振奋。比如2017年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 《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正式公布。紧接着,当年5月,上述两厅再次印发了《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其中明确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基本形成,中华民族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实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样的阶段性目标。中央的大政方针已是尘埃落定,使我感到很踏实、很有信心。 由于至今还工作在传统文化普及教育的第一线,“春江水暖鸭先知”,我对社会上传统文化的逐渐复苏是能够真切感觉到的。 虽然我已经退休多年,但还在为复旦大学中文系“创意写作”专业的研究生开设诗词写作课。这门课从五年前刚开设时的被冷落,到现在变成拥有许多旁听者的“大热门”,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事实。 此外,我为全市普教系统教师开设的两门共享课程《诗词鉴赏法》和《诗词创作法》,被认为是最受欢迎的课程之一; 最近我为静安区市民教学点开设的古诗词课程,教室总是被挤得满满当当;今年初,我在上海大剧院为全市公务员作“月是故乡明”的古诗词专题演讲,赶来听讲者逾千。必须说明的是,这一切都并不证明我讲课的水平有多高,只是因为我讲的这些内容顺应了时代的需要。 其二,作为一名从教多年的教师,最能鼓舞我的,自然是学生或学员的学业精进,能够拿出好作品,取得好成绩。比如,我为上海市市西初级中学教授诗词写作。那里的学生很用功,半年下来,他们交出的“答卷”令我欣喜不已。 说到传统文化与当下国人生活之间最好的融合方式,我认为,既然中央给出的定义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那么就应该从两方面去领会:一是“工程”,二是“传承”。既然是工程,就要涉及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来个全面规划、全面启动。而具体做法,则应该是去芜存菁的传承。 解放周一:《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于日前收官,再度引发收视热潮。能否请您畅想一下,除了目前这些综艺节目样式,还有哪些传播方式、活动形式,可以让大家对传统文化之美念念不忘并心向往之? 胡中行:《中国诗词大会》等文化类节目引发收视热,是一件好事。媒体在传承弘扬传统文化方面功不可没。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媒体的宣传是无法代替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深入学习的,而后者实际上更为重要。所以,我们不应该满足于媒体宣传所取得的效果,简单地把所谓的收视率作为文化振兴的标志。应该看到,家庭和单位是社会的“细胞”,要把传承文化的功夫扎扎实实地用在这些地方。 解放周一:您是说,每个家庭或者单位,都应找到学习传统文化的“切入口”。 胡中行:没错。以我接触过的上海会计学院为例,他们结合自身的特点,从“诚信”二字入手,邀请我为他们从古籍中整理出关于诚信的语录,用于环境布置,并编写成教材。新生入学,又为他们开设“无伪为诚,人言为信”的专题讲座。我认为这样的做法就很扎实、很有实效。再比如,市干部培训中心尝试把诗词讲座和民乐欣赏结合起来,搞了一次以“诗乐、境界、人生”为主题的双休日专题讲座,使广大公务员在轻松愉悦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效果也挺好的。总之,让传统文化深入单位与家庭办法多多,需要我们去探索。 背诵是“根”理解是“苗”创作是“花”做人是“果” 解放周一:您怎样思考类似“传统文化走进孩子们的文化心灵”这样的命题? 胡中行:在这个方面,我们许多传统文化工作者已经在努力地进行探索,也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教训。我最深切的体会是,我们平日经常说的“传统文化进校园”绝对不能只做表面文章,校园里贴几条语录、搞些琴棋书画的展览或者陈列室就算完事。这些做法无益于传统文化的普及与深入。 在这里,我想介绍上海市市北中学的一些做法。市北中学的水云间词社集中了同学中的诗词爱好者,在指导老师的引领下,吟诗填词,很是热闹。在我看来,这个词社的成功背后有着几点“与众不同”—— 有一个好校长。市北中学的陈军校长是语文特级教师,他本人对传统诗词的理解与感悟,以及对诗词在当今社会重要性的认识,都使他给予水云间词社最大程度的支持。 有一个好老师。指导老师杜亚群是陈军校长的学生,语文教师出身,现在在校图书馆工作。她为人朴实,能诗善词,去年在静安区格律诗词大奖赛中力压群雄,荣获一等奖。而在中小学教师队伍中,这方面的人才是十分稀缺的。 有一群好社员。市北中学是一所“市重点”,学生们的学风纯正,基础扎实。对于这一点,在我对他们做了几次辅导之后,有了比较深刻的体会。 说到鼓励孩子们学诗的途径,我的心得是:背诵是“根”,理解是“苗”,创作是“花”,做人是“果”。希望孩子们能把学诗与做人结合起来。我想,这才是我们学习诗词、继承传统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柳森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激发社会力量活力 参与公共文化建设
- 下一篇:网络文化产品不能娱乐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