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校园国学 > 正蒙学堂 >

中华文明特有的思维方式:谈国学里的和谐追求(2)


    第一个层面人与自我的身心和谐,要修身养性、修心和情;
    第二个层面人与社会的人际和谐,要与人为善、和睦共处;
    而“和”的第三个层面,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也就是中国古人追求的最高境界:天人合一。
    (四)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的基本信条,儒道释三家都有阐述,对各种文化现象的影响也十分深远。比如,天人合一的观点,影响到中医上,会认为人体本身便隐喻了自然界的组成元素,骨骼象征山脉、血液象征河流、穴位象征星斗等等;而影响到音乐上,人们认为,一张古琴的部件组成里就分别代表着天地、山水、年月、龙凤等自然世界元素,而音乐中重要的美学观点更提出了“八音克谐”,也就是音乐演奏中的和谐美。可以说,天人合一的理念遍及在中国文化的各个领域当中,人们希望,天与物与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融合为一。
    
    天人合一(资料图 图源网络)
    而从今天的观点来看:天,可以理解为大自然,人,就是人类社会,人类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共同遵守同样的规律,这就是在精神上、在秩序上、在利益上,合而为一致的统一体。这也是人与自然最稳定的相处模式,不是征服与被征服之间的彼此角力,而是供养与建设之间的和谐共处。
    这样的和谐画面,在中国文化里,古人比今人体会更深,他们常常用很诗意的句子来描绘人与自然之间结成的美好情谊:
    比如李白说:“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当他在人的世界里缺少知音的时候,能与花香中的一轮明月对话成知己。想要人与自然“相看两不厌”,就要把自然当作人类的朋友去善待。
    再比如陶潜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当他官场失意的时候,是自然里的一丛菊花、一帘远山,给了他心灵上的无限慰藉。如果人们不曾珍护山间的鸟兽、田园的青翠,人与鸟就不可能有同路而归的自在。人想要与自然形成“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的彼此欣赏,那就要把自然当作自己的心灵一样去爱护。
    
    自然拟人化(资料图 图源网络)
    如果说,古人把人体构造看作是自然界山川河流的象征,那么,我们今人是否可以把自然界的山川河流看作是人体骨骼与血液的延伸呢?倘若从这样的心理状态出发,人之于自然,便能够以珍爱生命之心,去尊重世间万物。
    在当今追求“天人合一”的和谐,就是能够学习古人的一份赤子之心和敬畏之心,把大自然拟人化,去尊重它的健康状态,而它,就会还我们一份花落花开、云卷云舒的轻安自在。
    (五)世界和谐
    和谐,除了个人和社会层面的影响,在国家层面上更能代表中国文化面对世界的精神。中国文化,从整体来看,是中和的文化,是涵容的文化,而不是称霸型的文化、进攻型的文化。
    儒家讲“致中和”,这个“中”字,就表达了一种不扩张、不过分的原则。中国古代纵使是盛世时期,中华文明培育下的王朝政权也都是在恪守中道,在北京故宫的皇帝寝宫养心殿里,悬挂着一张写有“中正仁和”匾额,那便是一国之君随时提醒自己要中庸正直、仁爱和谐的证明。
    
    世界和谐(资料图 图源网络)
    古代中国,曾经多次达到过同时期世界辉煌的顶端,然而即使国力鼎盛,中国都从未有过侵略、掠夺、霸占、干预他国的想法。经济和军事的强大崛起只是使外界一时瞠目的表面,文化和思想的强大有力才是使民族长久屹立的内里。
    以儒家思想为主流意识形态的中国文化,是一种有礼有节的、秩序井然的、中正平和的文化,它维护着国土内外的共同安定,所谓“天下大同”,所谓“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所以,和谐,是浸润在中华文明历史洪流中的一种思维方式。面对家国,中国人追求的是和气致祥、和气生财,是以和为贵、地利人和;面对世界,中国人相信的是和衷共济、四海一家,是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和谐的文化理念教导中国人:
    对于自我修养,要养性和情;对于同道中人,要和睦相处;对于存异之人,要和而不同;对于家庭整顿,要家和万事兴;对于社会秩序,要礼乐和谐;对于国家治理,要和合偕习;对于国际相处,要万邦同乐。总之是,守中致和,以和为贵。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