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石鼓书院:毁于战火的千年学府如何绵延至今?
http://www.newdu.com 2024/11/23 05:11:23 中国新闻网 佚名 参加讨论
石鼓书院。中新网记者 宋宇晟 摄 中新网客户端衡阳11月27日电(记者 宋宇晟)“天下书院楚为盛,楚之书院衡为盛。”在湖南衡阳人看来,书院在当地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千年以来,这里的书院都发生了什么变化? 11月26日,记者随“文脉颂中华·书院@家国”网络传播活动采访团一行走进衡阳石鼓书院。 民国时期的石鼓书院旧照。中新网记者 宋宇晟 翻摄自石鼓书院 书院勃兴 自唐代起,衡州地区便开始建立书院。据当地统计,唐代时已有4所书院,宋代达15所,元代5所,明代22所,到清代已有69所之多。 书院的勃兴推动了教育的发展,使衡州地区成为湖湘文化兴盛之地。 中国历史上的书院大多民间色彩浓重,而衡阳的石鼓书院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带有明显的官方色彩。 书院始于唐人李宽的一己读书之处;至宋代官府介入,而成为衡州州学;元代则将其视同官学,纳入学官体制;至明清两代,石鼓书院虽与州、府学分置,但官方色彩依旧浓厚。 从清末改制到毁于炮火 这样的情况持续至清末。 1901年,清政府颁行“新政”。次年,石鼓书院改为“衡阳县高等小学堂”。 其教学内容也从传统的四书五经扩展到政治、历史、地理、修身、博物和数学等课程。 1918年,学堂再改为“县立模范初级小学校”;1932年学校迁址,又与当时的县立第一高级小学校合并,成为“衡阳县立第一小学校”。 到1942年,衡阳正式设市,石鼓书院旧址成为衡阳市立师范学校校舍。 1944年夏,侵华日军以10余万兵力对衡阳城攻陷衡阳。 千年学府石鼓书院也毁于炮火之中。 今日石鼓 2007年,石鼓书院完成重修。 曾参与复原建设的郭建衡在《石鼓书院》一书中表示,书院的复原建设方案参照清乾隆年间史料,依清代布局和建筑风格重修。 如今的书院坐落于湖南省衡阳石鼓山,三面环水,处于湘江、蒸水、耒水交汇处。 此外,与书院隔壑而连的广场也成为当地百姓活动场所。 时至今日,石鼓书院正逐步恢复中国书院讲学等功能。同时,石鼓书院也配合当地百姓的文化需求,扩展出传统书院之外的新功能。 衡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谭崇恩介绍,书院现在开展了“石鼓书院大讲堂”、传统文化义务讲解等文化推广活动,并成为几所学校的传统文化教育实践基地。(完)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