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教育 > 教育研究 >

2017年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解析及备考建议(1)

2017年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解析及备考建议
    【试题照登】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谢弘微,陈郡阳夏人也。父思,武昌太守。从叔峻,司空琰第二子也,无后,以弘微为嗣。弘微本名密,犯所继内讳,故以字行。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弘微家素贫俭,而所继丰泰,唯受书数千卷,遣财禄秩,一不关豫。混风格高峻,少所交纳,唯与族子灵运、瞻、曜、弘微并以文义赏会。尝共宴处,居在乌衣巷,故谓之乌衣之游。瞻等才辞辩富,弘微每以约言服之,混特所敬贵,号约微子。义熙八年,混以刘毅党见诛,妻晋陵公主以混家事委之弘微。弘微经纪生业,事若在公,一钱尺帛出入,皆有文簿。高祖受命,晋陵公主降为东乡君。自混亡,至是九载,而室宇修整,仓廪充盈,门徒业使,不异平日,田畴垦辟,有加于旧,中外姻亲,道俗义旧,入门莫不叹息,或为之涕流,感弘微之义也,性严正,举止必循礼度,事继亲之党,恭谨过常。太祖镇江陵,弘微为文学。母忧去职。居丧以孝称,服阕逾年,菜蔬不改。兄曜历御史中丞,元嘉四年卒。弘微蔬食积时,哀戚过礼,服虽除,犹不啖鱼肉。弘微少孤,事兄如父,兄弟友穆之至,举世莫及也。弘微口不言人短长,而曜好臧否人物,曜每言论,弘微常以它语乱之。九年,东乡君薨,资财钜万,园宅十余所,奴僮犹有数百人。弘微一无所取,自以私禄营葬。曰:“亲戚争财,为鄙之甚。今分多共少,不至有乏,身死之后,岂复见关。”十年,卒,时年四十二,上甚痛惜之,使二卫千人营毕葬事,追赠太常。(节选自《宋书·谢弘微传》)(610字)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B. 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C. 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D. 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以字行,是指在古代社会生活中,某人的字得以通行使用,他的名反而不常用。 
    B. 姻亲,指由于婚姻关系结成的亲戚,它与血亲有同有异,只是血亲中的一部分。 
    C. 母忧是指母亲的丧事,古代官员遭逢父母去世时,按照规定需要离职居家守丧。 
    D. 私禄中的“禄”指俸禄,即古代官员的薪水,这里强调未用东乡君家钱财营葬。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弘微出继从叔,一心只爱读书。他是陈郡阳夏人,从叔谢峻将他作为后嗣。新家比原来家庭富有,但他只是接受数千卷书籍,其余财物全不留意。 
    B. 弘微简言服众,此举受到重视,他参与集会,常与子弟们诗文唱和,住在乌衣巷,称为乌衣之游;又极有文才口才,受到叔父谢混赏识,称为微子。 
    C. 弘微为人审慎,治业井井有条。谢混去世以后,他掌管产业,犹如替公家办事,账目分明;九年以后,多个方面得到很大发展,人们见后无不感叹。 
    D. 弘微事兄如父,临财清正廉洁。他对谢曜感情极深,谢曜去世,他哀戚过礼,除孝后仍不食荤腥。东乡君死,留下巨万资财、园宅,他一无所取。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性严正,举止必循礼度,事继亲之党,恭谨过常。 
    (2)而曜好臧否人物,曜每言论,弘微常以它语乱之。 
    【试题价值】 
    2017年的高考语文命题秉承立德树人“一堂课”、考试改革“一面旗”、社会时代“一扇窗”、为国选才“一把尺”的功能指向,紧密围绕高考“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核心功能,在“为什么考”“考什么”和“怎么考”三个关键问题上下足了功夫,增强对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的考查,科学规划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并重的命题构念,既放眼时代主潮,又贴近民生现实与考生实际,全方位体现我国社会的新发展,进一步巩固了语文科在培养和选拔“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优秀人才方面的基础性地位,进一步凸显了语文科在高考科目体系中所独具的“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优势功能。 
    2017年的高考文言文试题,给人更多的是平和,并没有出现与考前争议的那样有太大的变化,题型与往年一样,对于整体试卷而言,变与不变之间,文言文处于不变的状态。试题符合《考试大纲》的要求命制,体现了试卷效度、信度、标准化的要求,考点覆盖面和试卷结构合理,能力层级比例配置恰当,难度适中。 
    从全国卷Ⅰ试题看,其选文具有如下鲜明特点: 
    1. 良臣能吏:该题取材于《宋书·谢弘微传》,体现了全国卷一贯的选材特点:一是出自正史,二是传主为良臣能吏。谢弘微以博览群书、知识渊博、才能出众、做事稳妥、清正廉洁、睦亲和邻的卓越道德品行,受到了朝廷的重用,更得到了四方的赞誉。这一人物,正是与现代社会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立德树人,向社会传递正能量,传播好声音的主题相吻合。 
    注意挖掘传统作品的当代价值,弘扬时代主旋律。谢弘微的为百姓兴利除弊,既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華部分,也为今天的反腐倡廉、从严治党带来深刻启迪。 
    2. 稳中有变:除了契合当代的时代精神外,高考选文还注意突出传主的语言引述,以彰显人物坚守的观念精神,也更便于有信度地检查考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文本600字左右,阅读量与往年基本持平。选择题分别为文言断句、古代文化常识、概括分析原文内容 。第4题文言翻译题仍然侧重考查重点实词、虚词、特殊句式,需要字字落实,文通句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正式纳入《考试大纲》,体现了高考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本题中涉及“名、字”“姻亲”“母忧”“私禄”等内容,都是古代文化常识的基本内容。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