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校园国学 > 正蒙学堂 >

刘余莉:教育、传统与文化


    文/刘余莉
    【导语】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但在当今社会,有人认为中华传统文化是不是过时了?学习传统文化的孩子会不会吃亏?学习传统文化是小孩的事等问题。《南阳晚报》记者张晓鹏带着许多疑问专访了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伦理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刘余莉教授。
    
    刘余莉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学士、硕士毕业,英国赫尔大学博士毕业。现任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伦理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客座教授。
    记者:传统文化是怎样协调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圣哲教育的?
    刘教授: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开始,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教育是始从家庭,而且是始从胎教开始,到最后慎终追远,贯穿一个人一生的过程,中国古人特别重视家庭教育。在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有些学者研究中华传统文化,看到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华文明传承至今,这是什么原因呢?研究最后得出一个结论,那是因为中国人特别重视家庭教育的结果,这个结论是很正确的。
    周文王的母亲太任在孕育文王时就注重胎教,她做到了“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傲言”。就是指眼睛不去看不善、不好的东西,耳朵不去听淫词歌舞,口里讲的都是很温柔的话。傲慢的话都没有,更何况是粗暴的话呢。她的母亲是一位圣人,所以教出的孩子文王也是一位圣人,胎教很重要。孩子出生后,眼睛睁开,还不能说话,但是他时刻在学习着,母亲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他学习的榜样。现在很多母亲都不理解、不知道这一点了。一边抱着孩子喂奶,一边在生气骂人说谎,这些都被孩子看到了。所以孩子为什么会说谎,为什么会骂人、会生气呢?其实都是从他父母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学习来的。
    
    教子图(资料图 图源网络)
    教育贯穿一个人一生的过程,到临终的时候是“慎终追远,民德归厚”。这也是《论语》中的一句话,意思是谨慎的办理丧事,追奠亡故的先人,这个民风自然就归于纯厚了。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一个人对他的祖先念念不忘,想着每年去祭祀的话,对于眼前的父母哪有不照顾的道理呢。他不可能一面去祭祀祖先,一面去打爹骂娘,这于情于理是不符合的。在古代时,家家户户都有祠堂,祠堂供奉着祖先牌位。到春秋祭祀时,会把全家族的人召集在一起,宣讲祖先的德行,说你们张家或是李家……他们家的历代祖先之中,在哪朝哪代出了哪一位有德行的人,他们对国家有什么贡献,有哪些德行值得我们学习和效仿。这就是家庭教育,家庭中已经在倡导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教育了,反腐倡廉的教育已经在家庭中开始了。
    文革时期,我们不理解祠堂的教育功能,不知道它承担着教孝、教人知恩报恩,教人要有责任感的教育意义,把它作为“四旧”破坏掉了。结果导致现在的孩子做事不仅不会想到祖宗,就连想到父母都很难得了。所以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开始,始从胎教,到终了的时候是慎终追远,贯穿了一个人的一生。
    
    慎终追远(资料图 图源网络)
    学校教育是道德教育的延续,学校教育的首要内容就是教导孩子要孝敬父母。古代教育,孩子在家时,家长要教他尊敬老师,到了学校老师要教他孝敬父母,老师和家长相互配合,这个孩子就很容易受教了。不像现在的家长,这个孩子被学校老师一批评,他回家就告诉父母,父母就去找校长,校长就去找老师,结果是,孩子犯了过失,老师也不敢说他了,这个孩子就会一错再错。所以,老师和家长紧密配合才能把孩子教育好。
    
    私塾图(资料图 图源网络)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