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十乐在心头(2)
http://www.newdu.com 2025/04/03 05:04:55 儒风大家 儒风大家 参加讨论
![]() 交友之乐(资料图 图源网络) 交友之乐 孔子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朋友难得,交朋友是一种快乐。杜甫对好友的欢迎辞是:“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交朋友贵在交心,杜甫怀念李白的诗非常感人,“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诗中充满了对李白的理解和同情,对李白才华的欣赏,念念不忘和李白当初一起归隐的约定。 朋友有两种,一种朋友“雪中送炭”,另一种朋友“锦上添花”。“雪中送炭”的朋友是人生至宝,要好好珍惜;“锦上添花”的朋友也不错,在你辉煌的时候给你更多光彩。 应该交什么样的朋友,哪些朋友是好的?孔子给出了答案:“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对自己诚实,能指出自己错误的朋友;能包容自己不足之处的朋友;知识广博的朋友都是好的,值得交往的。 ![]() 聊天之乐(资料图 图源网络) 聊天之乐 有选择地与人适度聊聊天,是一种积极的休息方式。聊天中,古今中外,天南地北,天下大事,社会趣闻,无所不谈,往往能得到书本上得不到的东西。有了忧愁,与人一谈,一席倾吐,可以减轻痛苦和烦恼,得到心理平衡。 古人的生活节奏没有今天这么快,他们经常“神聊”,聊出了个性和神采,聊出了文化。 清代诗人龚自珍是个放荡不羁的人,他去扬州见朋友魏源,暂住在魏源家里。他没有靴子,借了魏源的靴子穿。靴子大很多,前面空出一大块。龚自珍就拖拉着靴子走路。 一天,有朋友来访,两人谈得高兴。龚自珍一时兴起,跳上书桌,一边嘴里滔滔不绝,一边手舞足蹈,跳个不停。等到送客时才发现脚上的靴子不见了,两人到处找也没找到。 聊天聊得嗨的时候,竟然看不到靴子没了,两个人都非常人。直到龚自珍离开扬州,仆人打扫房间,在床帐顶上发现了两只靴子。 ![]() 童心之乐(资料图 图源网络) 童心之乐 儿童是容易快乐的,因为他们心思简单。“童心”在字典里的解释为:孩子气,儿童般的心情。“童心”这个词早在《左传》中就有了。 孩子有童心再自然不过,如果少年老成那才不正常呢。如果成年了,甚至人到中年、老年还能保持一颗童心,那这人才真正是一个有趣的人,是一个可爱的人,是能一直保持“童心之乐”的人。 宋朝陆游的《园中作》:“花前自笑童心,更伴群儿竹马嬉。”诗人以自得的心情写自己的“童心之乐”。 苏东坡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描写自己的“童心之乐”,“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jì)卷平冈。”(其实当时苏东坡也不过四十岁) 李贽在《童心说》里面把“童心之乐”升华到哲学本体的高度,认为“童心”就是赤子之心,“一念之本心”,实际上只是表达个体的真实感受与真实愿望的“私心”,是真心与真人得以成立的依据。 从李贽的观点来看,保有“童心之乐”,就是体味大道,与自然冥合,类似于老子说的“复归于婴儿”。 ![]() 空闲之乐(资料图 图源网络) 空闲之乐 《水浒传》上说:“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人生多是忙忙碌碌,空闲下来的时间并不多,所以偶尔能够得以空闲,应该好好珍惜,追求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空闲之乐”。 闲暇时或唱歌跳舞,或下棋钓鱼,或栽花养鸟,或练字作画,或旅游采风,自找乐趣,不仅怡心怡志、陶冶情操,又从中获得无穷的乐趣和享受。 唐代李涉《题鹤林寺壁》:“终日错错碎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 人生不免庸碌琐碎,乃不得不偷得半日空闲,听听野僧闲话,其中半是无奈、半是欣喜的心情,被股市和房子弄得焦头烂额的现代人也许有更多体会。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 (空闲的时候,缓缓散步,漫无目的,到处转悠。每天与同伴爬高山、钻深林,迂回曲折的山间小溪,深幽的泉水,怪异山石,无论多远,我们都去。一走到那些地方,我们便拨开野草,席地而卧,倒酒痛饮,不醉不罢休。喝醉后便相互枕靠着睡在地上,很快就进入梦乡。凡是心中能想到的,睡梦中都能出现。醒来之后就回家。) 人世白云苍狗,而大自然亘古不变,亲近大自然,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优哉游哉,或许是现代人最渴望的一种“空闲之乐”。 ![]() 助人为乐(资料图 图源网络) 助人为乐 古人说:“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帮助别人而不求回报,把帮助别人当作最大的快乐,自然而然会有福报,“与人方便,自己方便。” 古代助人为乐的事例很多,值得我们学习。 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书法天下闻名,但是他轻易不肯给人写字。有一天,王羲之在路上遇见了一位贫苦的老婆婆,她提着一篮竹扇在路边叫卖,却没有几个人去买。 王羲之看到后很同情老婆婆,于是就每把扇子上都题上字。大家一看扇子上面的字是王羲之的,都纷纷围拢来抢着购买,一篮子竹扇很快被抢购一空。等着买米下锅的老婆婆对乐于助人的大书法家感激涕零。 北朝魏、齐时,有位叫李士谦的人,家庭非常富有,但是崇尚节俭,为人慷慨,常周济老百姓。 有一年春荒,许多人家都断了粮,李士谦就拿出一万石粮食给乡里的缺粮户。到了秋天又遇年成不好,庄稼欠收。借了粮的人都要求延期偿还。 李士谦说:“我借粮给你们是为了帮大家度荒,不是为求利。既然年成不好,借的粮就不用还了。”于是他请来一些欠粮的人吃饭,在吃饭时当着大家的面烧毁了全部借据。 第二年粮食丰收了,许多人挑粮来还,李士谦坚决不收,还粮的人只好又挑了回去。李士谦乐善好施三十年,在隋文帝开皇八年去世。他所在的赵州一带有一万多人为他送葬,哭声动地。 ![]() 人间十乐在心头(资料图 图源网络) 转自丨“儒风大家”公众号(ID:rufengdajia) ![]()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人可以不聪明 但不能没智慧
- 下一篇:达到智慧至高境界:心无旁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