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学 > 其它 >

旧时江南 人们如何过个讲究的新年


    文/谭昔
    新春装饰
    农历正月初一,万象更新,是为元旦,俗称新年。作为一年生活的开端,江南地区的老百姓们装点家居,祈求神灵与祖先的赐福,携手走亲访友、馈赠礼品、享受美食,尽情游玩取乐。在这些欢乐、吉祥的日子里,老百姓们虔诚地遵循着一套代代相传的习俗,都希望为新年纳个好彩头。
    新年的装饰又有祈福、保平安的效用。除了最为常见的贴门神、春联,还有许多小物件也流行于江南地区,如“节节高”。初一这天,人们取来芝麻梗插在屋檐角上,或者用红纸包裹竹子、甘蔗等安置在门前,皆取节节高升之意。
    
    “百事大吉”
    室内的装饰则更多,如柏枝,明人田汝成在《西湖游览志余》中记载:“签柏枝于柿饼,以大橘承之,谓之‘百事大吉’。”这是分别取柏、柿、桔等字的谐音来讨个好兆头。《浙江通志》说:“元旦姻里交贺,家折柏枝肖凤形,系橘、柿于中,俗呼‘百事吉’,悬中堂”,说的是浙江有的人家将柏枝折成凤鸟的造型悬于堂中,上面放有桔子、柿饼,亦取其谐音。
    与“百事大吉”类似,“善富灯”、“欢喜团”等拥有吉祥名号的小物件亦寄托了人们的新年心愿。善富灯以竹枝制成,权当灯盏使用,须成双购置。北方的欢喜团是零食,用糯米、饴糖和成团状食用,南方的欢喜团指的却是炭炉。除夕夜人们将它放在室内,取巨炭置于其中,点燃后徐徐加以香料,让室内香气氛氲、温暖宜人。清代杭州诗人吴锡麒作诗道:“开炉重得彩,余喜复余欢。火色明通夕,春光聚一团。几人先附热,举室不知寒。笑指青红意,还将儿女看。”可见其对欢喜团的喜爱。
    
    用花卉装饰房间
    用花卉装饰房间,于新年期间亦是一道风景。《红楼梦》第五十三回描写贾母花厅的新年装饰,写到:“又有八寸来长、四五寸宽、二三寸高,点缀着山石的小盆景,俱是新鲜花卉;又有小洋漆茶盘放着旧窑十锦小茶杯,又有紫檀雕嵌的大纱透绣花草诗字的缨络。各色旧窑小瓶中,都点缀着‘岁寒三友’、‘玉堂富贵’等鲜花。”
    
    剪裁花纸
    像荣国府这样富丽又古雅的装饰,寻常百姓家自然难以想象。虽然旧窑小瓶和绣花缨络是没有的,民间却有其他的替代品。每逢初一,江南民家便用瓯兰花、柏子花、元宝花来装饰家居。所谓柏子花,就是用柏叶扎成花朵状;元宝花是用通草染成金黄色后扎成元宝状;瓯兰花则是地地道道的鲜花,一茎一花,香气浓郁。还有些人家无力购置花卉,便剪裁花纸,悬挂于室内,也能给家庭带来节日的喜气。
    接灶敬祖
    初一这天清晨,人们早早地起床,准备好果品水酒,迎接灶神回家。相传灶神于腊月二十四日上天奏报家里的好事,到元旦这天奏毕回家。老百姓们感谢灶神的照顾,尊灶神为一家之长,故将“接灶”作为新年的头一件事来做。
    “接灶”以后,一家人便要祭拜一切神祇,感谢他们过去一年的照顾,同时祈请新年赐福。祭拜完神祇,接下来是祭拜祖宗。
    
    接灶敬祖
    过去,人们将祖宗的容貌绘成图卷,称为“神子”或“神姿”,平时小心珍藏,到了年底才挂起来瞻仰。初一,一家人整衣正冠,依次瞻拜先祖。有的家族则将祖宗遗像藏于祠堂内,家族中人便在自家接灶以后陆续前往祠堂拜祭,称为“拜喜神”。这都是宗法社会尊重先祖的表现。
    供奉神祇和祖宗,在牲醴之外还要备上汤圆、春饼。过去汤圆有圆、尖两种造型,初一一概煮圆形的,早上吃上一碗汤圆,取团圆之意。而春饼从腊月里就开始制作销售,立春、元旦、人日(初七)都有吃春饼的习惯,称为“咬春”。同时,春饼也是新年期间人们互相馈赠,表示心意的吉祥礼品。
    拜“神子”发展到清初,突然笼上了一层别样的色彩。明朝末年社会动荡不安,李自成攻破北京,思宗自缢。清军乘乱破关南下,问鼎中原。南明小朝廷在江南地区组织了短暂的抵抗,但很快便土崩瓦解。清军接管江南后,曾血腥镇压江南军民的抵抗,强迫百姓变换衣冠,“嘉定三屠”、江阴屠城等血腥事件在百姓心口上留下了巨大创伤。而祖先的“神子”在新年到来之际提醒着人们旧世界已经一去不复返。明朝遗民领袖黄宗羲推崇钱塘诗人金介山,称他将“雷霆焚槐、天地大骇”的时代巨变“一一写之”。在清初文字狱的重压下,金介山将悲慨的心情寄托在隐曲的诗句中。《落灯夜收神子诗》云:“若非除夜何能见,才过灯宵不可留。”“落灯夜”就是正月十八的晚上,至此人们要将“神子”收好,重新珍藏起来。看着图卷上祖先们的华夏衣冠,摸摸脑后细细发辫,金介山心中滋味定如胆汁一般苦涩。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