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学 > 其它 >

吴小如先生和我的师生缘


    
    吴小如 (资料图 图源网络)
    国庆长假期间,我去吴小如先生府上拜访。先生虽然显得有点衰弱,但兴致不错,仍然十分健谈,不知不觉就聊了两个多小时。临告辞时,先生说:“还记得我写给你的诗吗?我觉得和你特别投缘,所以聊起来总是忘了时间。”先生说的诗,是2003年3月,他在上海寄赠我的绝句两首,其中有“晚岁逢君大有缘”之句。当时读到这样的诗句,非常感动。对我而言,能成为吴先生的学生,最多的感受则是幸运和感恩。
    追溯起来,我和小如先生的师生缘分,应该是始于1980年,当时先生给七七级学生讲授“唐宋词研究”专题课。当时还没有和先生有课余的个别交流,但先生讲课的风度,对词史的高屋建瓴的认识,对作品深入细致的分析讲解,都对我们产生了很深的影响。在这之前,我们学习文学史时,使用吴先生在游国恩先生指导下编注的《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和《两汉文学史参考资料》作为教材。这两部书,选目精当,注释详尽,资料丰富,解说准确可信,而且对一些疑难问题,总有高屋建瓴的公允论断,学术水平之高,学界公认。因此我们都知道吴先生功力深厚,学问非常渊博,非常期待继续听吴先生讲别的课程。可是在此之后,先生再没在中文系开过课。到1982年我本科毕业念研究生时,才知道先生已经离开中文系,再听先生讲课的愿望就一直没有机缘实现。在我念研究生期间,业师赵齐平教授要我认真研读吴小如先生的著作,多次跟我说,吴先生的学问,就古代文史之学涉猎的深广和文学史研究领域的全面而言,中文系教师无出其右者。老师还对我说过好几次,“要是吴先生还在中文系就好了”,虽然具体的场合和事由记不清楚了,但老师真诚的惋惜之情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后来老师在长期重病之后遽归道山,我也一直没有机缘向吴先生当面请益,但先生的著作一直是我常备常读的案头书,也是我经常向学生推荐的必读书。
    真正向吴先生见面请教,是在1995年。我向北大《国学》杂志投了一篇论文,《从“白体”到“西昆体”》,为《国学》编稿的孙静老师对我说,《国学》编辑部请吴先生匿名评审你的论文,吴先生评价很好,《国学》准备采用,不过有一些地方需要修改,嘱我拜访吴先生聆听具体的修改意见。因为早就听说吴先生性格耿介,对治学要求非常严格,我到中关园吴先生家拜访时,心里有点忐忑。谁知见面之后,吴先生对我非常亲切热情,正所谓“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先生问了我的学习工作情况,谈了对我的论文的修改意见,还聊了别的很多话题,涉及到治学的方向、路径、方法,还聊到了他和齐平师交往的往事,为齐平师英年早逝表示痛惜。吴先生谈兴很高,不知不觉就聊了很久。从这以后,每次拜访请教,先生总是侃侃而谈,谆谆教诲,令人心悦诚服,师生之间,总有很多共同的话题,所以后来吴先生赐我一封信中说:“足下与僕有共同语言。”我想这应该是先生许我列于门墙、为门下弟子的原因,也是先生赠我的诗中说“晚岁逢君大有缘”的由来。
    从1995年之后,我和先生的交往就越来越多了,学习上碰到疑难问题,首先想到的就是请教吴先生,读书有了心得,首先想到的也是向吴先生汇报。每逢节假日,我都会去先生府上拜望;林庚先生在世时,每年春节,我都会陪他去燕南园给林庚先生拜年。1999年,我在中文系主管研究生工作期间,征得中文系的同意,请吴先生回来给学生讲授了一个学期的“经史举要”课程,在此之前,先生很少回中文系,更别说回中文系开课了,但吴先生特别支持我的工作,陈熙中老师和我去向吴先生提出这个请求,先生很爽快就答应了。那一年,吴先生已经77岁高龄。我曾跟那一年听过先生讲课的学生说,你们真是有福。
    我从蓝旗营搬走之后,因离得较远,登门的次数少了,但每次拜访,先生都要留我聊上两三个小时。一谈到学问,先生总是兴致非常高,记忆力惊人,而且总有新见胜解,总能启人思考,解人疑惑。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