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民风民俗 >

广西丝弦戏焕发生机 年轻一代留住乡愁


     
    图为宾阳丝弦戏小艺人们在梳妆打扮。 
    轻施粉黛,绮罗披身,少女踏着轻盈步伐,摇曳着婀娜的身姿款款走来……2月25日(农历正月初十),“中国炮龙之乡”广西宾阳县启动具有千年历史传统的炮龙节系列活动拉开序幕,由当地中学生组成的丝弦戏展演团队非常抓人眼球。
    “丝弦戏是宾阳县保存较为完好的传统民间戏剧之一,从2016年起,丝弦戏开始融入校园课堂,在年轻一代中继续传承发展。”广西宾阳县宾州二中党支部书记谢俊茂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说。
     
    图为丝弦戏小艺人们在交流水袖的表演方法。 
    宾阳丝弦戏又称“宾州戏”,多用桂柳官话演唱,相传于清乾隆年间传入宾阳县,一度风靡桂中。2008年,丝弦戏入选广西壮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谢俊茂说,随着社会现代文化不断发展,自上世纪中叶以来,宾阳丝弦戏传承发展逐渐式微,遭遇断层危机,熟悉且能传唱丝弦戏的民间艺人及“粉丝群”呈现老龄化,“大多丝弦戏老艺人已年逾70岁,青壮年传承人稀少。”
    为挽救宾阳丝弦戏发展,当地官方和民间传承人合力引导丝弦戏进入校园,培育年轻一代丝弦戏“新粉丝”。
    谢俊茂介绍,从2016年起,其所在的学校开设丝弦戏培训班,在课堂中融入丝弦戏说、唱、文化知识普及等内容,目前该校丝弦戏教学、练习已逐步走向正规化。
     
    图为丝弦戏小艺人。 
    “丝弦戏课程面对初中一、二年级的学生开放,邀请民间老艺人及音乐专业教师共同教授课程,希望通过戏曲文化的教授,让年轻一代留住‘乡音土调’,留住乡愁。”谢俊茂说,目前丝弦戏在学生群体中的接受度很高。
    他说,为让丝弦戏焕发新生机,目前学校方面及丝弦戏老艺人正在谋划改编传统剧目,将符合时下精神,将京剧、粤剧、流行音乐等戏曲文化元素巧妙融合其中,为丝弦戏的“粉丝”们带来全新的体验。如今,每逢当地举办重大节庆活动,丝弦戏不仅有更多“露脸”的机会,也有更多年轻面孔出现。
    原标题:丝弦戏融入课堂 让乡音土调锁住乡愁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