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本期荐书活动,孔子研究院儒学文献收藏中心邀请到孔子研究院特聘专家、山东省泰山学者、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林存光,孔子研究院原副院长、二级研究员、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中国孔庙保护协会名誉会长孔祥林推荐他们心中的好书。 林存光教授推荐《德与礼:亚洲人对领导能力与公众利益的理想》 《德与礼:亚洲人对领导能力与公众利益的理想》(以下简称《德与礼》)是美国著名汉学家、中国思想史研究巨擘狄培理的最新出版的力作。 狄培理(William Theodore de Bary,又译作狄百瑞,1919-2017)是前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东亚语言与文化系教授,中国思想史专家,著有《东亚文明:五个阶段的对话》《中国的自由传统》《儒家的困境》等30多部专著,主持编译《中国传统资料选编》。2016年以其在儒学传播中的“开创性贡献”被授予第二届“唐奖汉学奖”。 【推荐语】 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召开,其中报告提出,要建设一支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所谓育才造士,为国之本。《德与礼》一书正是狄培理在面对当代复杂多变的社会时,思考何为“真正的领袖的本质”,思考“如何维持有组织的生活”的理论成果。狄培理坦言:“本书并没有为当前的问题提出精确的解决方案,但是面对现代社会急于为当前的困境寻找现成的但往往过于简单化的技术答案时,它可以起到通识教育的作用。”他认为“幸存的亚洲理想”,特别是“德”与“礼”这两个概念,不仅可以为亚洲,也可以为世界提供思想给养。 狄培理坚持文化多元主义,《德与礼》中跨越了中国、日本、印度等多个文明和数个历史时期,在梳理、诠释亚洲经典文本及其历史语境的基础上,探讨了领导能力的本质、掌权者的责任等重要问题。其首章总结了孔子的君子观,认为中国古代传统社会的君子,也就是“士”作为精英领导阶层享受了精英阶层的特权,相对应地就要承担公共服务的责任,要对人民的幸福负责。君子若要称职地履行起领导职责,“德”与“礼”是其必备的政治品德,学习和教育则是其必不可少的条件。 孔祥林研究员推荐《论语译注》 《论语译注》是中国著名语言学家杨伯峻古籍译注的代表作。他在古汉语语法研究以及古籍整理和译注方面均有卓越贡献,著有《论语译注》《孟子译注》《春秋左传注》《文言语法》《文言文法》等专著。 【推荐语】 战国初年,孔门弟子将孔子嘉言懿行编定成《论语》,自汉代开始列为国立学校教科书,成为中国人的必读书,对中国思想文化的传承发展,对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的构建和道德修养,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时移世易,语言也随之不断变化,孔子的语言变得越来越不好理解。为使读者更好理解《论语》的微言大义,自《论语》问世以来,不断有学者为其注释解说,民国间福州程树徳编辑《论语集释》征引四百八十余部,日本学者林泰辅《论语年谱》著录更多达三千余种,而现代新解、新编、今读、今释、导读等更是汗毛充栋。注释者、解说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议论纷陈,即使研究者也觉如入大海,汗漫不知归趋,何况初读者? 对于初读者,我推荐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 之所以推荐杨伯峻先生《论语译注》,是因为该书有原文、有注释、有译文,特别适合于初学者。正如该书《例言》所说:“在本书中,著者的企图是:帮助一般读者比较容易而正确地读懂《论语》,并给有志深入研究的人提供若干线索。同时,有许多读者想藉自学的方式提高阅读古书的能力,本书也能起一些阶梯作用。”因此译文在诠释准确的基础上力求流畅直白,注释较少使用专业和冷僻术语,更便于普通读者学习。在注重通俗性的同时,作者还注意专业性,广泛征引前人著作,征引历代《论语》注释之作26种,《左传》《史记》等相关著作100余种,涉及到“字音词义、语法规律、修辞方法、历史知识、地理沿革、名物制度和风俗习惯”等不同内容考证,具有相当的学术价值。 《论语译注》虽然由杨伯峻先生编著,但初稿经著名语言文字学家杨树达先生逐字审读批改,著名语言文字学家王力教授审阅,第二稿又经著名哲学家、新儒学代表冯友兰教授审阅,书后还附有著名语言文字学家吕叔湘先生建议另册出版的《论语词典》,本时期语言文字学和儒学最高水平的学者几乎都参与其中,学术水平是很高的。 读《论语译注》,既有助于修身养德,又能学习古汉语知识,何乐而不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