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清官的三重品格对当今官员有何用(2)
http://www.newdu.com 2024/11/01 10:11:46 中国少年国学院 佚名 参加讨论
(二)清明:对待工作的品格 《周礼·天官·小宰》对“廉”作如是解:“一曰廉善,二曰廉能,三曰廉敬。”“廉能”指遇事能够明察,有解决困难的能力,故又有“廉明”的说法。有些官员,虽然能做到不贪不腐,显得清廉,却疏于职事、怠政懒政,自然算不得清官。故以清官情结为代表的传统廉政文化,要求官员对待工作事务要做到清明。遇到工作上的困难、棘手的案件,要迎难而上,发挥聪明才智,做到明察秋毫、明辨是非,还老百姓以清明世界,树领导干部以清明形象。清明的文化品格可和“昏官”相对。 历代衙门正堂上,往往会悬挂一个牌匾:“明镜高悬。”来源于《西京杂记》卷三中所记载的“秦镜”,有的官员为了标榜自己的清明,就在公堂上挂起“秦镜高悬”的匾额。由于人们对“秦镜”的典故不太熟悉,后来就将“秦镜”改为“明镜”。这种设置表明,历代统治者对各级官吏清明的能力有着很高的期望值。唐朝考核官吏,有一条法律规定:“清慎明著”。即为官清明的升官;不清明的降级。正是有了这些要求,所以历史上涌现出众多为官清明的典型。人们熟悉的狄公狄仁杰、包公包拯,他们都以办案如神著称,被老百姓称为神探,其实这都是为官清明的文化品格的表现。如何才能做到为官清明? 首先,要有一颗为民办事的公心。 《荀子·不苟》篇里有句话叫“公生明”。这句话又被后来的官箴所援用:“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廉则吏不敢慢,公则民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该碑文现藏于西安碑林博物馆。个人以为,“公生明”就是要求领导干部首先要有一颗公心,然后遇事才能产生明察。古人所谓“以天下为己任”“天下为公”;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毛泽东同志倡导的“为人民服务”;党的十八大报告要求“清廉、为民、务实”,都是要求领导干部要有一颗公心,一颗为民之心。只有这样,才能开动脑筋、克服困难,明辨是非。 唐朝咸通(860—874)初年,江阴县令赵和是个著名清官。与江阴县隔江相邻的淮阴县发生一桩案件。“东邻”农民向“西邻”农民借钱万缗,同时以“庄券”(即地契)做抵押。后来,东邻农民先还八千缗钱给西邻农民,没有打收条。再后来,东邻归还剩下的两千缗时,西邻农民矢口否认已还八千缗的事实,且拒不归还地契。东邻无奈,只好诉诸公堂,然因“既无保证,又无文籍”“诉与州县,皆不能直”。无奈转而求助于江阴县令赵和。和曰:“县政甚卑,且复逾境,何计奉雪!”意思是自己是江阴县令,管不了淮阴县的案件,否则便是超越管辖权。东邻泣曰:“此不得理,无由自申。” 赵和见东邻冤屈难伸,便为他苦思对策。依照大唐法律,凡在江中犯罪,两边的县都有管辖权。江阴与淮阴隔一条江,为了受理东庄农民的案件,赵和给淮阴县去了一纸公文,说本县在江中破获一起“寇江”(江洋大盗)案,同案犯供认,贵县有个西邻农民也参与了此案,望贵县协助缉拿,押送本县听审。淮阴县衙旋即将西邻农民押送江阴县。赵和审问西邻为何参与“寇江”,西邻否认。又令其如实申报家中财产,西邻为解脱自己与“寇江”的干系,答曰:“稻若干斛,庄人某人者;绸绢若干匹,家机所出者;钱若干缗,东邻赎契者。”赵和见西邻说出实情,再叫出东邻对质,西邻只好承认还钱的事实,问题遂得妥善解决。(《棠阴比事》下篇) 赵和作为江阴县令,本无义务为东邻申冤,但他心里装着一颗为民做主的公心,所以才会采用巧妙的方法智断此案,留下千古美名。 其次,要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官清明,除了要有“为民”的态度之外,还要有超强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遇到困难,要开动脑筋,多想办法,甚至加班加点,“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如此才能真正做到为官清明。 在传统社会,我们的祖先摸索出一套解决疑难问题、审理棘手案件的系统方法,叫作“五听”,又叫“五声听狱讼”。具体操作办法为:“观其言辞,不直则烦。观其颜色,不直则赧。观其气息,不直则喘。观其听聆,不直则惑。观其眸子,不直则眊。”(《周礼·秋官·小司寇》)即通过观察言辞、脸色、呼吸、听聆、眼神这五个方面来判断真伪,发现真相。这样的方法,对我们今天有效地开展工作仍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三)清正:对待压力的品格 《广雅》曰:“廉,稜也。”意指正直、刚直、品行方正,故而常有“廉直”的说法。传统社会以清官情结为代表的廉政文化之第三层含义,就是要培养官员廉直的操守,对待人为压力,要有正直、正气、刚正的品格,要讲原则,做到刚直不阿、公正执法。清正的文化品格正好和“庸官”相对。 东汉初年,69岁的董宣做了洛阳县令,在办理一桩“苍头白日杀人”案时遇到了极大的压力。当时的“苍头”,代指家奴。该案凶手是湖阳公主刘黄的苍头,而刘黄正是当朝皇帝刘秀的亲姐姐,权势炙手可热。此苍头光天化日之下杀人,躲在公主府,没人敢去抓捕。董宣不顾压力,带着十几个狱卒,在公主的车队中发现苍头,正欲缉拿,遭到湖阳公主的强力阻拦。没想到董宣竟然“以刀画地”,强行拦住车队,将凶手缉拿下车,就地正法。那场面令人荡气回肠,大快人心!(《后汉书·董宣传》) 董宣身上所展现的,正是传统廉政文化中“清正”的文化品格。历史上,民间关于“南瑞北拯”的说法,更是这方面的典范。北拯指的是包拯,南瑞则指海瑞。传说包拯担任开封府尹,有三口铡刀:龙头铡专铡皇亲国戚、凤子龙孙;虎头铡专铡贪官污吏、祸国奸臣;狗头铡专铡土豪劣绅、恶霸无赖。该说法虽见于文学作品《三侠五义》,不能作为信史,但包拯公正执法、不畏权贵的品质则是妇孺皆知。海瑞任户部主事时,眼看嘉靖皇帝不理朝政,整日沉迷于长生方术,严嵩父子把持朝政,祸国殃民;官场昏暗不堪,民不聊生,遂准备好棺材,与家人一一告别,冒死上书:“嘉靖者,言家家皆净而无财用也。”(海瑞《直言天下第一事疏》),建议嘉靖皇帝下台。被激怒的嘉靖皇帝将其下狱,直到穆宗继位的时候,海瑞才得以释放并官复原职。 清正的文化品格虽然为世人所赞扬,然而要真正做到这一点,是很困难的。 一方面,是因为人的本性。 人生在世,难免有各种各样的欲望,物欲、色欲、权势欲、名利欲,如此等等,原本无可厚非。但是,凡事总要有个尺度。只有懂得克制自己的欲望,才能做到清正。欲望多了,往往被迷住心窍,难以做到刚正。有这么一个故事,在一桩案件中,原告为了打赢官司,给县太爷送了五两银子;被告为了打赢官司,给县太爷送了十两银子。开庭审理时,原告一说话,县太爷就说:“你不老实,给我大刑伺候。”原告心想,我给他送了礼,怎么还要打我呢?于是举手叉开五指说:“老爷,我可是有理(礼)的呀!”一语双关,意思是我可是给你送了五两银子的礼的,怎么还打我呀!没想到县太爷也伸开五指,先用手心指着原告,再翻一下掌,用手背指着被告,说:“你有理(礼),他比你更有理(礼)。给我打!”暗含的意思就是你才送五两为礼,人家可比你翻了一倍。这个县官为物欲所奴役,自然也做不到公正。一个领导干部被这样的欲或那样的欲所控制,就难以做到清正。 另一方面,是因为社会关系。 人是社会意义上的人,不是孤家寡人,有着纷繁复杂的社会关系。有道是“树欲静而风不止”“牵一发而动全身”。遇到问题,你想公正办理,别人往往会通过你的同学、亲友,甚至家人来说情。在各种关系的牵制之下,有的人就难以摆正自己的心态了;如果完全不顾这种种社会关系,恐怕在社会上乃至家庭中,就难以被人认同。 比如海瑞在出任南京右都御史时,老朋友何以尚前去拜见。这是何许人也?前面提到海瑞因得罪嘉靖皇帝而被打入死牢,何以尚上书为他求情,因此被打了一百板子,并关进监狱。可见两人关系非同一般。结果海瑞接见他时,把他座位安排在一个最不起眼的角落里,以示自己公正无私。何以尚看到如此场面,觉得海瑞这哥儿们太不近情理,气得当场离去,并发誓说:“不及黄泉,无相见也。”要想做到清正,老朋友都容不得你,况其他人乎! 如何才能做到清正?“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这是林则徐任两广总督,查禁鸦片时在自己的府衙写的一副对联。我认为领导干部就是要有这种“无欲则刚”的态度,才能做到清正。“无欲则刚”源于儒家经典。“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论语·公冶长第五》)人的欲望太多,是很难做到刚强正直的。 古人说:“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海瑞敢于批评皇帝,那是把求生之欲看淡了,才有这份勇气;董宣面临湖阳公主的干涉,宁愿不要乌纱帽,也要顶住压力、坚持原则,那是把权势之欲看淡了,才有这份担当。一个人只有能克制自己的私欲,才能像孟子说的那样:“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有了这样的大丈夫人格,才能锤炼出为官清正的文化品格。 包拯 传统廉政文化的成因与启示 在中国历史上,以清官情结为代表的廉政文化,是受什么思想影响而形成的呢?对我们今天的廉政建设又有哪些有益的启示? (一)传统廉政文化的思想成因 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活跃,文化繁荣。诸子百家,各领风骚。说是百家,其实主要有十几家,比如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纵横家、兵家等等。其中儒、法两家的思想,对后世政治法制建设影响最大。那么,在这两家之中,清官文化主要是受了哪家思想而形成的呢? 两家的区别,主要在于对“人与法”谁最重要的问题意见不同。 法家认为,治国安邦,法最重要,人的作用微不足道。提倡“垂法而治”“以法而治”;只要法律制定好了,官员们只要有“中人之智”(《慎子逸文》),就能把国家治理好。这是法家代表人物慎到的观点。 儒家认为,治理国家,法固然重要,但法需要靠人来运行,“徒法不足以自行”(《孟子·离娄上》),所以人最重要,提倡“为政在人”(《礼记·中庸》),强调人在政治法治实践中的作用。既然人在政治法治实践中最重要,所以不能选道德品质很一般的“中人”出来做官,而要“举贤才”,要选个人修养好、品格高的人出来做官。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儒家“举贤才”的思想成为历朝历代选拔官吏的重要原则。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揭秘古代各朝普通话:古代普通话是什么
- 下一篇:"衣冠"为什么对于"礼义"如此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