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解码“慈孝文化”
http://www.newdu.com 2024/11/27 03:11:38 中国少年国学院 佚名 参加讨论
一个民族的原创性的制度、信仰、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在代代相传即形成“传统”的过程中,能在代与代之间、一个历史阶段与另一个历史阶段之间保持其某种连续性和同质性,个中之奥秘,就是存在于传统中的所谓“文化基因”,又称之为“文化密码”。解开“密码”,才能把握“传统”,自觉地弘扬“传统”。 一 作为中华民族具有强大凝聚力的传统的“慈孝文化”,通过存续了几千年的宗法式家庭或家族制度代代相传而保持其某种连续性和同质性,个中之奥秘同样在于其内在的“文化密码”。这一“文化密码”,本质上可称为“人文密码”,这就是血缘亲情、“亲子之爱”以及内在于其中的亲情“双向交往”伦理关系的心理机制,她是人类最基本、最淳朴、永恒的“人性真情”和“人性美”。所谓“父慈子孝”,只是这一“人文密码”或血缘亲情“双向交往”伦理关系的规范形式。这就是说,我们今天要继承、弘扬传统的“慈孝文化”,从根本上说,就是要解码“慈孝文化”,激发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亲情之爱,呵护内在于亲情关系中的“双向交往”的心理机制,大力弘扬这种人类最质朴的“人性美”,让这种“人性美”充溢于每一个家庭,成为构建和谐家庭的精神纽带和文化基础。 二 “规范”不就是“道德”,父慈子孝作为调节父子人伦的道德规范,不就是慈孝本身。老子有言:“大道废,有仁义。六亲不和有孝慈。”(《老子》第十八章)又说:“绝仁弃义,民复孝慈。”(《老子》第十九章)这前后两章所说的“孝慈”是不同的,前者是指“规范”,后者是指“规范”背后的孝慈本身,即发自于内心的亲情之爱,也就是今天我们常说的一种人性美,一种“人文精神”。这种内在与外在之别,古人用“本”与“末”(或“名”与“实”)这两个哲学范畴加以概括,作为质朴的内在的亲情之爱、“人文精神”,是“本”;而作为行为规范的“孝”、“慈”,是“末”。“本”如树木之根系,“末”如树木之枝叶,无根系则无枝叶,反之,无枝叶,只有根系,则也成不了树木,而根深才能叶茂,一棵树木必然是根系与枝叶的统一;同样,名以指实,离开了实的名,就成了空洞的东西。对于道德文化,也是本与末(德性与规范)的统一。“慈孝文化”,如果丧失了亲情之爱,孝、慈的规范就成了技术性的工具或无真情实意的虚名。老子批评说“六亲不和有孝慈”,这种孝慈就是用来调节父子关系的技术性工具,只是一种形式,甚至可能沦为虚名、虚伪。孔子说: “今之孝者,是谓有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 无孝敬之心,只是供父母衣食之养,虽符合“孝”的规范要求,但这与牛马的有养没有本质的不同。孔子认为这不是“孝”,“孝”作为道德,应是“爱心”与赡养的统一,而且重在“爱心”。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甘肃:今年再补幼师将近5000名
- 下一篇:兴国改善农村教师住宿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