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校园国学 > 师道尊严 >

传统文化:解码“慈孝文化”(2)


    舍本求末,不是真正的孝、慈道德。例如,有的子女每月、每年可以给父母一笔钱,以为这就尽了作子女的“孝”,当然,这也是应然之举,是值得肯定的,不过,现在的老人,尤其是生活在城市中的老人,并不缺钱,缺的是“天伦之乐”,是精神上的慰藉,而作子女的恰恰不能满足老人最需要的“敬”,不能给老人以亲情之爱。所以上海市妇联在其所倡导的家庭美德“十要”中,强调“孝敬父母要贴心”,突出了“孝”之“本”。这种给老人以心理慰藉的孝,即是精神赡养。一位老人写信给《新民晚报》表达了这种心声:儿女们即使没有时间常回家看看,隔三差五打个电话问问、聊聊也好,哪怕只是“天冷了注意保暖”、“最近身体好吗”等片言只语,足矣!老人渴望精神赡养。据报道,江苏海安一位老母亲就精神赡养权将儿子告上法庭,要求判儿子定期上门探望。法院对此做出判决:每月探望不少于两次,每次探望不少于一小时……这是一场罕见的诉讼。且不论其实际效果如何,但它把精神赡养权提升到法律的高度,让全社会都来重视老年人的精神生活。何为精神赡养?简言之,就是重视、关心、满足老人的精神生活的需求。相对于物质生活而言,老人恐怕更看重精神赡养。他们年迈体衰,行动不便,闭门独居,寂寞难忍,于是更渴望经常有人来拉拉家常,嘘寒问暖。而如今不少做儿女的恰恰忽略了老人的精神需要,以为满足了老人的吃、喝、穿、住就是孝,殊不知“厚养身,薄养心”不是真正的“孝”。对于“慈”也一样,也有“本”与“末”的关系,现在是重“末”而不求“本”;重“物质”而不重“精神”,重“知识增长”而不重“人文品德”。这不是对子女的真正慈爱,还有可能会害了子女。所以上海市妇联在“十要”中强调“教育子女要重德”,也可以这样说:“慈爱子女要重德。”这就突出了“慈”之“本”。
    魏晋时期的天才哲学家王弼曾讲过两句话,一句叫“崇本以抑末”;一句叫“崇本以举其末”。前一句话是说,要振兴道德,应该崇尚道德之根本,而不能专注于道德的枝末,总是用规范(工具)来约束人们的行为,其结果可能会适得其反。因此他反对“弃其本而适其末”。后一句话是说,要崇尚道德之根本,激发起人们内在的爱心,这样,人们就会自觉自愿地践履道德规范,就会“举其末”。这对于当今的道德建设仍具有现实的意义。解码“慈孝文化”,其义正在于此。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