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成书院
http://www.newdu.com 2024/11/23 10:11:22 未知 佚名 参加讨论
康成书院坐落于山东省青岛市崂山风景区北麓三标山西侧的朝阳坡下,北倚巍峨屹立的铁骑山,南临风光秀丽的墨水河,四周松、竹相抱,果树互掩,春天百花盛开,清香扑鼻;夏秋杏红柿黄,万紫千红;数九严寒,松绿竹翠,红梅舞雪! 汉代的康成书院,距今已有1700余年,历尽沧桑,早已倾圯无存,初建时之规模、结构、布局已无可考。但明正德七年(1512年)重建的书院遗迹仍在,建筑格局与规模至今犹存:房舍坐北朝南,占地1.2亩,屋外砌有院墙,院内向阳开门。院内植松栽柏,枝繁叶茂,高耸云天;三边墙根,密栽竹、梅、秋菊,清雅幽静。房舍3间,高约5米,宽约12米,重梁起架,檐下四根木柱撑顶,柱基基座为青石鼓形,木质门窗平开,并雕有流云图案,具有十分完善的墙、梁、栋、枋、斗拱起脊屋顶。这在当时,可以算得上为高大的建筑了。 汉灵帝末年,黄巾大起义,徐州黄巾军攻破北海,郑玄同他学生一起逃到不其山(崂山铁骑山)避难,在山中建书院一座,人称“康成书院”,收徒讲学议经,著书立说.“康成”是郑玄的字。因为是郑玄修建和执教的场所,所以被人们称作“康成书院”。据史书《三齐记》记载,从学者有万人之众,影响很大。此后,崂山的书院历代兴建,可达五六家之多。它们分别是青峪书院、石屋书院、下书院、劳山书院和华阳书院等等。崂山众多书院的建立,是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延伸。至今,崂山还有一个村庄名叫“书院村”。所以明末清初的大学者顾炎武,在看了崂山的康成书院之后写道:“荒山书院有人耕,不记山名与县名。为问黄巾满天下,可能容得郑康成?” 2001年,青岛市委主要领导同志视察崂山风景区,提议恢复"康成书院"。按照以高等学府为依托搞好书院建设的思路,崂山风景区管委会与山东大学经磋商,决定共同恢复康成书院,并迁址于崂山南麓,更名为"崂山康成书院"。2002年5月崂山康成书院挂牌成立。书院理事会和学术委员会分别由共建单位主要领导、国内外著名学者组成。书院自恢复以来,先后举办了“中国道教科学技术史学术研讨会”、“海峡两岸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讨会”、“易学与儒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美学与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崂山养生文化国际研讨会”、“儒学与和谐世界学术研讨会”等一系列学术研讨活动,对加强东方文化研究,深入挖掘崂山文化内涵,促进国内外文化交流与合作发挥了积极作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