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国学组织 > 历代书院 >

白鹭洲书院


    
    白鹭洲书院的创建
    江万里为使吉州士风雍醇,乡俗质厚,淳祐元年(1241年)即着手创建吉州最高学府白鹭洲书院。他说:“某自入境以来,允为教化,为政先务……惟学校之化滋、春华秋实。”认为只有培育人才,才能推移风情。他把办教育列为自己施政的一项措施。江万里是位造诣很深的学者,自幼生长在理学兴盛的社会环境里。他来守吉州时,正遇上宋理宗大倡理学,诏以周敦颐、张载、程颢、邵雍、朱熹六人从祀孔庙。因此,他也决意创立书院,将书院辟为阐扬理学的基地。南宋淳祐元年(1241年),新任吉州知府江万里见赣江中心一绿洲上花木扶疏,青翠雅静,令筑精舍,设讲堂,兴教育,创立“白鹭洲书院”,自任山长,讲学其中,“载色载笑,从容于水竹间,忘其为守,”本郡九邑俊秀在这里求学,如沐春雨,如坐春风。南宋淳祐六年(1246年),江万里离任后仍对白鹭洲书院很关心,还聘请了他的门生,吉安县永和名儒欧阳守道出任书院山长,欧阳守道不负先生厚望,执掌讲席十年,从严治院。虽然当时条件很差,但在名师欧阳守道的指导和管理下,仍旧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推动了吉安文化教育的发展,如著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邓光荐、爱国诗人刘辰翁皆出其门。在他主持下,白鹭洲书院声名大震。
    白鹭洲书院的规模
    白鹭洲书院在当时的规模也相当可观,该书院记中说:“在宋则前有泮池,中秋石为桥,升阶为书院,大门悬理宗卸匾,进前则有棂星门,有文宣王殿,有道心堂,堂上有楼日风月,后有山长厅,厅上有阁日云章,日峻极,阁之上书籍备藏,环纵栏杆……阁旁道舍森立,皆诸生肆上所,最后有浴沂亭。”又在《建置》条中说,书院立有“文宣王庙,棂星门,云章阁,道心堂,石竹堂,风月楼,浴沂亭,斋舍,庖福具备。置田租八百石有奇,绕十成濠池岁入租银五十两赡学。又建祠祀二程夫子,益以周、张、邵、朱为六君子祠”,“此洲之书院,可容诸生数百。”又征集了许多图书资料,还抄录《白鹿洞书院揭示》于道心堂侧。
    白鹭洲书院的特点
    据史料记载,白鹭洲书院的办学宗旨是敦教化,兴理学,明节义,育人才;办学特色突出,教学质量、学术水平都很高。宋代白鹭洲书院有何特点呢?首先是传习理学的阵地。江万里是朱熹的再传弟子,所办的白鹭书院,自然以传习朱理学为主。刘辰翁在江文忠公祠堂记中说:“自鹭洲兴,而后斯人宿于义理;白鹭洲兴,而后言义理者畅。”第二是崇祀先贤。白鹭洲书院一建立,就上祀至至,次及君子,文庙额书“正谊明道”,又摹唐代画圣吴道子手绘圣像于堂中,塑望率诸生习仪祭,春、秋郡县有祭,后改为年祭。通过祭祀以树仪型,鼓励生徒见贤思齐,奋发图强。这种教育形式,有一定的感染力,文天祥就是其中一例。第三择师选生。白鹭洲书院创办后,作为一郡的高等文化教育学府,能否使之成为吉州的教育中心和学术研究重地,关键是对教师的选择。江万里对择师这点十分重视。书院初建时没有选到合适的人任山长,就宁缺不派,亲自为诸生讲学。后离任时又延聘名儒欧阳守道为白鹭洲书院诸生师。此后。接任书院山长的,也都是品德高尚的名硕醇儒,不只山长,邀请到书院讲学的也都是各界大儒名家。由于有名儒讲学,白鹭洲书院在教育界产生了很大影响,吉州文风盛极一时。选生即“集郡中九邑俊秀,受业其中”。第四是培育人才多。自白鹭洲书院兴,庐陵“制科飙举,名硕云蒸,几当宇内之半”。(《白鹭洲书院志》)春秋闱,科甲捷报震四乡。宝祐四年(1256年),金榜601名进士,其中吉州占44名,且大多数为白鹭洲书院学生,几乎占全国录取人数的群体十分之一,为全国之最。21岁的书院学生文天祥独占鳌头,理宗高兴地说:“此天之祥,及宋之瑞也”,亲笔题写了“白鹭洲书院”匾额,悬挂在书院大门上。从此,白鹭洲书院名扬全国,与庐山白鹿洞书院,铅山鹅湖书院并称江西三大书院。
    白鹭洲书院的历史影响
    自江万里创办白鹭洲书院后,白鹭洲书院起了榜样领头作用,使郡州内外书院仿效之,遍及吉州县城乡的千百书院相继建立繁荣起来。在千百书院培育下,庐陵士子科举成名,学者成林,作家成派,仕宦成群,著述成山,志士成仁,使庐陵文化千年昌盛,成为江西文化的重心所在。因而世人称吉安为“文章节义之邦”。
    白鹭洲书院自宋代创建以来,一直延续到清代末年,其间累经修建。据《庐陵县志》记载:“白鹭洲书院,在郡城东白鹭洲上。宋淳祐元年辛丑,知吉州军江万里建。奏于朝,置山长;理宗御书白鹭洲书院,以赐。院内立文宣王庙、棂星门、云章阁、道心堂、万竹堂、风月楼、浴沂亭、斋舍。”后增建“六君子祠”,祀程颐、程颢、周敦颐、张载、邵雍、朱熹等六人。
    元代至元十九年(公元1282年),书院被洪水冲毁,吉安路总管李珏修复。至正十二年(公元1352年),红巾起义军与元兵战于吉安,书院大部被烧毁;时过二年,又遭大水,书院毁坏殆尽。至正十五年重建,恢复旧观。明代嘉靖五年(公元1526年),吉安知府黄宗明又重修。到嘉靖二一年,曾将书院从白鹭洲迁离,在城南仁寿寺址另建新院舍。
    隆庆六年(公元1572年),城南仁寿寺新建的白鹭洲书院改为庐陵县学,又将书院迁建于城北郊。至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吉安知府王可受将书院重新迁回白鹭洲上,并增筑吉台,开鹭池,立桥池上,扩建斋舍百问,其余堂、阁、楼、亭均重修。
    至清代,书院又多次毁于水灾和战争,曾先后于顺治三年(公元1646年)、十二年(公元1655年),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乾隆三十九年(公元1774年),嘉庆十八年(公元1813年),道光三年(公元1823年)、八年(公元1828年)、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等九次重修或重建。至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太平军与清兵激战于吉安,书院又被焚毁,至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经知府曾省三倡修恢复。洲头现存的风月楼、云章阁以及一排排的斋舍,就是同治二年最后一次修建时所遗留下来的建筑。而洲中心现存的鹭池,则是明代万历二十年重修书院所开辟。而洲中心现存的鹭池,则是明代万历二十年重修书院所开辟。白鹭书院自宋代创建,迄于清代,数百年来,造就了大批人才,尤其是培养了像文天祥这样出类拔萃的世代楷模,的确是这所书院的骄傲。清代曾在白鹭洲书院主持讲席的著名学者施闰章有诗赞道:“鹅湖鹿洞寻常事,不信风流限古今。”760多年来,这块对庐陵文化发挥过重要作用的教育圣地一直文风鼎盛,桃李满天下。
    吉安古为庐陵郡地,自宋代以来,这里名人辈出,成为人文荟萃之区,素来享有“文章节义之邦”的盛誉。白鹭洲书院名列江西四大书院之一,是古代吉安的著名学府。白鹭洲书院的创始人江万里,为江西都昌县人,官至宰相。元兵南下进占江西,他在鄱阳家居,坚贞不屈,投水自尽,是历史上有名的忠贞节烈之士。书院的第一任山长(即校长)欧阳守道,是江西宋代知名的学者。《白鹭洲书院志》上有“刘辰翁、文天祥、邓光荐皆出其门”的记载。文天祥《祭欧阳撰斋(守道)先生》一文中也写道:“某弱冠登先生之门……盖有年于兹。”即是说,文天祥于宝祐三年(公元1255年)在白鹭洲书院读了一年书;至宝祐四年丙辰,登进士第一名,被理宗皇帝亲自提为状元。从此白鹭洲书院扬名天下。理宗皇帝亲书“白鹭洲书院”匾额,作为对白鹭洲书院的嘉奖。总之,白鹭洲书院自宋代创建,迄于清代,数百年来,造就了大批人才,尤其是培养了像文天祥这样出类拔萃的世代楷模,的确是这所书院的骄傲。清代曾在白鹭洲书院主持讲席的著名学者施闰章有诗赞道:“鹅湖鹿洞寻常事,不信风流限古今。”近年来,原白鹭洲书院的两座主体建筑风月搂和云章阁已整修一新。洲上设有白鹭洲中学,正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四化建设造就人才。
    白鹭洲书院的现貌
    白鹭洲书院自创建以来,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变迁,曾被洪水战祸圯毁数次,有过兴衰变化,所幸的是历代吉州有识之士,乡宦名贤倡学业,崇诗书,屡毁屡复,学术活动久盛不衰。今天的白鹭洲书院被定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各级政府多次拨款维修。至今,白鹭洲书院现存古建筑除风月楼、云章阁外,尚有中山院、文山院、红楼,均系民国三年重建。此外,还有泮月池、复古亭等。云章阁高8.7米,占地274平方米,是原书院藏书、山长讲学和就寝之处,现仍完好如初。风月楼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博得众人赞叹,它雄踞洲的北端,三层方形建筑,楼高14.7米,占地面积115平方米。底层称为“浴沂亭”,二层名“风月楼”,三层曰“魁星阁”。楼顶雕龙画凤,层楼飞檐,雄伟壮观。登上风月楼顶,极目四望,无限风光尽收眼底。北面远眺井冈山大桥横卧江上,西面与钟鼓楼遥遥相望,南面可见崭新的吉安大桥飞架赣江东西,真是水阔天高,令人心旷神怡。历史悠悠,白鹭洲书院几度沉浮,造就了江万里、文天祥、刘辰翁等历史众星。后人访谒白鹭洲书院,诗文多感慨系之:“自昔庐陵地,名贤史册香,文章宗永叙,节义重天祥,滟滟清波漾,振振白鹭翔,江公风范在,千古仰遗芳”。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