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学 > 儒学研究 > 其它 >

汉代孔子世家特殊继承制


    摘要:汉代孔子世家有着特殊的继承制度。孔子第八代孙孔谦生有三个儿子:长子鲋,中子腾,小子树。到了汉代,长子孔鲋一支继承殷统,受封为殷绍嘉公;中子孔腾一支继承宗统,奉祀孔子,先后受封为奉祀君和褒成侯。小子孔树一支不在继承序列。孔鲋一支承袭的殷绍嘉公,与周承休公并称为殷周二王后,被尊为“汉宾”,无论爵位还是食邑,都明显高于孔腾一支。这种特殊的殷统与宗统的继承制度,与汉代孔氏宗庙祭祀制度有关联。孔腾一支奉祀孔子,承接宗统;孔鲋一支奉祀弗父何,承接殷统。 
    关键词:孔子世家 殷绍嘉公 褒成侯 孔氏宗庙 
    司马迁是第一个为孔子作传的历史学家,他撰写的《史记.孔子世家》给予孔子两个定位:一个是“至圣”,一个是“世家”。其时,被称为圣人的不知凡几,司马迁惟独推崇出身平民的孔子为至圣;孔子是诸子之一,司马迁却对孔子高看一眼:诸子入“列传”,孔子入“世家”。司马迁给予孔子的“至圣”和“世家”的定位,后世沿用两千余年,充分表现了大历史学家的远见卓识。
    孔子世家是司马迁推崇的惟一不是靠血统和军功而是靠“立德”与“立言”获得成功的“世家”,是《史记》三十“世家”中一个特殊类型。与其他“世家”比较而言,孔子世家的特殊性,不仅在于起家的方式与路径不同,影响的深远程度不同,而且延续到了汉代,还实行着特殊的继承制度。
    一、特殊的继承制度 
    孔子之后,瓜瓞绵绵,子孙绳绳,到司马迁时代,已传至十四世。《史记.孔子世家》记载了历史上第一份完整的孔子世系,其中,与孔子世家继承制度有关而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八、九两代:
    (七代)子高生子慎,年五十七,尝为魏相。 
    (八代)子慎生鲋,年五十七,为陈王涉博士,死于陈下。 
    (九代)鲋弟子襄,年五十七。尝为孝惠皇帝博士,迁为长沙太守。长九尺六寸。 
    孔子第七代孙孔穿,字子高,生了一个儿子叫作子慎。子慎是孔子第八代孙,不知何故,司马迁只记了他的字,未提及他的名。所以,后世关于子慎的名有多种说法,仔细统计一下,竟然有六种之多:武、微、斌、胤、谦、谨;而且,他的字,除了子慎以外,还有子顺一说。名与字如此之多,容易混淆弄错,我们姑且采用比较常见的《孔子世家谱》的说法,称其名曰谦。《史记?孔子世家》记载了孔谦的两个儿子:长子,名鲋;次子,即孔鲋的弟弟,字子襄。而据《连丛子?叙书》记载,孔谦除了长子、中子以外,还有小子,即其第三个儿子。孔谦以后,其三子分成了三支:
    家之族胤,一世相承,以至九世相魏,居大梁,始有三子焉。长子之后承殷统,为宋公;中子之后奉夫子祀,为褒成侯;小子之后彦以将事高祖,有功封蓼侯。 
    这位官拜魏相、生有三个儿子的“九世”是谁?考《史记》、《汉书》的记载,战国末年,孔子后世子孙中担任过魏相的只有孔穿的儿子孔谦一人,由此可以确定此“九世”必指孔谦无疑。只是这里的“九世”,就世系而论,是以叔梁纥为孔氏第一代计算其世系,才能够成立;如果以孔子为第一代计算其世系,则为第八代。我们自然认可和接受以孔子为第一代的孔子世系。
    孔谦在孔子世家的繁衍与传承上具有特别的重要性,原因在于他生了三个儿子,一个广泛流传的说法认为,他自此改变了自孔子以后孔氏“七世单传”、命悬一线的局面;而在我看来,更重要的是,孔谦的三个儿子,长子继承殷统,中子继承宗统,自此,孔子世家实行着两个统系的继承制度。这是从周代到汉代所有世家大族中仅见的特例,其何以如此?殷统、宗统的由来及实际情形如何?值得我们做一番研究和讨论。
    孔谦的三个儿子,分别是长子孔鲋(字子鱼)、次子孔腾(字子襄)、三子孔树(字子文)。从孔谦的这三个儿子开始,孔子世家分为三支:长子之后、中子之后、小子之后。在宗法制条件下,由于人口繁衍,宗族分支立派是正常的,可是,孔氏宗族分立三支之后所确立的继承制却极不寻常:
    长支(长子之后)继承殷统。
    第二支(中子之后)主持孔子祭祀,接承孔氏宗统。
    第三支(小子之后)不在殷统、宗统继承之列。
    《连丛子.叙书》的作者,是一位慎终追远的孔氏族人,他记载的汉代孔子世家的继承制度,从《史记》、《汉书》、《后汉书》的相关记载中可以得到证明,其可信度无可质疑。
    从时间上说,孔氏宗族实行如此特殊的继承制度,应在上述三支分立之后。代表三支的孔鲋、孔腾、孔树兄弟三人,生活于秦末汉初,他们的子孙在汉代都十分活跃。三支分立的时间应该在汉初;与此相应,其继承制度亦应随之在汉初确立。据说,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刘邦由淮南经过鲁地,封孔腾为奉祀君(一曰奉嗣君,一曰奉圣君)。其时,长支的孔鲋已死,他的儿子尚在;第三支的孔树,其本人情况不明,他的儿子孔藂(字子彦)追随刘邦打天下,是有名的将领,军功卓著,后被封为蓼侯。刘邦既没有按照嫡长子继承制的通例封长支,也没有根据立贤的变例封第三支,却偏偏封第二支的孔腾为奉祀君,让第二支主持孔子祭祀。由谁来主持孔子祭祀,本来是孔子世家的内部事务,国家政权可以不干预。然而,由于孔子地位特殊,奉祀者的身份需要孔氏宗族和国家政权的双重承认。这从刘邦封孔腾就已经开始了。
    孔腾被封为奉祀君,应该是一个标志性事件,表明孔子祀事不是由孔谦之后的长支而是由第二支来主持,与此相联系,亦表明孔子世家的特殊继承制度的初步确立。
    二、孔腾一支(中子之后)奉祀孔子继承宗统 
    孔腾以“中子”身份被封为奉祀君之后,其子孙世代相传,主持孔子祭祀。《汉书.孔光传》记载:孔腾在惠帝时成为博士,担任长沙太傅。孔腾生孔忠,孔忠生孔武与孔安国,孔武生孔延年,孔延年生孔霸。孔霸曾教授元帝读经,元帝即位当年(公元前48年)封其为关内侯。孔霸随后上书请求奉祀孔子,元帝批准,赐号褒成君,并让其仍然享受关内侯的爵位与待遇。
    孔霸请求奉祀孔子,显然是按照孔子世家已经形成的继承惯例行事,元帝准其所请,不过是尊重孔氏继承惯例,给予国家政权的正式承认而已。孔霸生有四个儿子,他让长子孔福回曲阜故里主持孔子祀事。孔福生孔房,孔房生孔莽。汉平帝元始元年(公元1年),晋封孔莽为褒成侯。稍后,孔莽因避王莽名讳,改名孔均。从褒成君到褒成侯,是一步登侯的跨越,这既是奉祀孔子者爵位的擢拔,也是孔子祀事规格的提升。此前,孔霸封关内侯,是因为他为帝师而封,不是因为奉祀孔子而封。因为奉祀孔子而封的是褒成君,所以孔霸一身二任:既是关内侯,又是褒成君。奉祀君、褒成君大概属于荣誉封号,待遇甚低,与一般平民无甚差异,所以,当时人曾对此有议论,说:
    今仲尼之庙不出阙里,孔氏子孙不免编户,以圣人而歆匹夫之祀,非皇天之意也。”(《汉书.梅福传》) 
    孔腾以降,奉祀君、褒成君虽然由孔子子孙主持祀事者专任,但还没有形成世袭的格局。褒成侯属于高等爵位,与诸侯同列,孔均之后开始世袭:光武帝建武十四年(公元38年),孔均的儿子孔志袭封褒成侯;汉明帝永平十五年(公元72年),孔志的儿子孔损袭封褒成侯;汉和帝永元四年(公元92年),改封爵号曰褒亭侯,仍由孔损袭封;汉安帝延光三年(公元124年),孔损的儿子孔曜袭封褒亭侯;汉灵帝建宁二年(公元169年),孔曜的儿子孔完袭封褒亭侯。孔完没有儿子,死后,由其弟孔讚的儿子孔羡于魏文帝黄初二年(公元221年)袭封宗圣侯。
    可见,两汉时期,孔腾一支奉祀孔子的传承世系十分清楚(见下表),从孔腾到孔均,共传七代,只有不世袭的奉祀君、褒成君的荣誉封号;从孔均到孔完,共传五代,有可以世袭的褒成侯的高等爵位。
    两汉时期孔腾一支奉祀孔子传承表
    

    世系
    

    名
    

    字
    

    封  袭
    

    品秩
    

    俸 禄
    

    9代
    

    腾
    

    子襄
    

    高祖十二年(前195)奉祀君
    

    

    

    10代
    

    忠
    

    子贞
    

    

    

    

    11代
    

    武
    

    子威
    

    

    

    

    12代
    

    延年
    

    

    

    

    

    13代
    

    霸
    

    次孺
    

    元帝永光元年(前43)封褒成君
    元帝初元元年(前48)封关内侯
    

    爵19等
    

    食邑800户
    

    14代
    

    福
    

    

    

    

    

    15代
    

    房
    

    

    

    

    

    16代
    

    均
    

    长平
    

    平帝元始元年(1)封褒成侯
    

    爵20等
    

    食邑2000户
    

    17代
    

    志
    

    

    光武帝建武十四年(38)封褒成侯
    

    

    

    18代
    

    损
    

    君益
    

    明帝永平十五年(72)封褒成侯
    和帝永元四年(92)改封褒亭侯
    

    爵20等
    

    食邑1000户
    

    19代
    

    曜
    

    君曜
    

    安帝延光三年(124)封褒亭侯
    

    

    

    20代
    

    完
    

    

    灵帝建宁二年(169)封褒亭侯
    

    

    

    汉代以后,孔腾一支仍然继承孔氏宗统而持续繁衍发展,经过了历朝历代,也经过了两次分立南北宗和一次几乎灭宗的危险,不绝如缕,顽强地走到了今天,成为举世公认的“天下第一家”。
    三、孔鲋一支(长子之后)继承殷统 
    孔子世家什么时候设立了殷统?由于两汉文献没有记载而不能确知。明代学者王世贞(1526-1590)曾经指出:孔鲋的儿子孔随“承殷后为宋公”,认为孔鲋父子时已设殷统。这一说法不知其根据何在。
    孔鲋一支继承殷统,与孔腾一支奉祀孔子一样,也得到了国家政权的承认。据《汉书?成帝纪》记载,汉成帝绥和元年(公元前8年)二月下诏曰:
    “盖闻王者必存二王之后,所以通三统也。昔成汤受命,列为三代,而祭祀废绝。考求其后,莫正孔吉。其封吉为殷绍嘉侯。”三月,进爵为公,及周承休侯皆为公,地各百里。    
    按《阙里志》所记载的孔子世系,孔鲋之后,五传即至孔吉,所以,孔吉属于孔鲋为首的“长子之后”。汉成帝封孔吉为殷绍嘉侯,一个月后又升爵为公,说明汉朝承认孔鲋一支继承殷统,并授予殷绍嘉侯的爵位以示支持与鼓励。 
    汉成帝封孔吉为殷绍嘉侯,肇始于匡衡、梅福的先后动议。汉元帝时,匡衡提议封孔子之后以承汤统:
    《春秋》之义,诸侯不能守其社稷者绝。今宋国已不守其统而失国矣,则宜更立殷后为始封君,而上承汤统,非当继宋之绝侯也,宜明得殷后而已。今之故宋,推求其嫡,久远不可得;虽得其嫡,嫡之先已绝,不当得立。《礼记》孔子曰:“丘,殷人也。”先师所共传,宜以孔子世为汤后。(《汉书.梅福传》) 
    汉元帝以为此议荒诞不经,没有采纳。不料,到了汉成帝时,梅福再次提出“封孔子之世以为殷后”的建议:
    孔子故殷后也,虽不正统,封其子孙以为殷后,礼亦且之。何者?诸侯夺宗,圣庶夺嫡。传曰:“贤者子孙宜有土”,而况圣人,又殷之后哉!(《汉书.梅福传》) 
    成帝的诏令和匡衡、梅福的建议,构成了为什么封孔吉为殷绍嘉侯的一个完整说明。原来,这缘起于一个悠久的、伟大的革命传统。
    在改朝换代的革命发生之后,新政权如何对待旧政权?有斩尽杀绝、羁押、流放、贬为平民等若干选项,每一个选项都有其人道主义的和道德的指数。然而,有一个选项迄今却鲜为人知,此即:至少从周代开始便已形成的让旧政权继续封邦建国的模式。周武王发动革命,推翻了殷商王朝,原地册封商纣王的儿子武庚,让其继续享国,维持其族群,延续其文化。武庚发动叛乱被镇压后,又改封商纣王的哥哥微子启为诸侯,建立了宋国。孔子的先祖就是宋国公室贵族。除此之外,还有虞夏两代的后裔和其他异姓诸侯国,周王朝或者一仍其旧,或者予以重新封立,于是有了虞舜之后的陈国、夏禹之后的杞国,以及姜姓、子姓、任姓、己姓、风姓、曹姓、妘姓、姚姓、姒姓、漆姓等数以百计的异姓诸侯国。对于殷商奉行革其命而不灭其国的原则,对于虞夏和其他异姓奉行“兴灭国,继绝世”的原则,这是何等的胸襟,何等的仁厚!有了善后的宽容仁厚,以暴易暴的革命减少了丛林法则的残忍,增添了人性化的光辉。
    汉代追述这一革命传统,辅以其时十分流行的《春秋公羊传》的“通三统”学说,《春秋公羊传》的“通三统”学说,指夏商周三代各代表一统,“三统”指黑统(天统),白统(地统)、赤统(人统),三统循环变化,夏商周三代彼此交替。每个王朝的“统”受之于天,表现在典章制度上亦有相应的变化。汉代《春秋》公羊学十分兴盛,人们对“三统说”多有阐述,如《汉书.楚元王传》指出:“王者必通三統,明天命所授者博,非独一姓也”;《汉书.律历志》:“三统,天施、地化、人事之纪”,等等。汉代“三统说”的实质在于论证汉代政权受命于天的合法性。],于是朝野上下慢慢形成了仿效王者故事,重建“三统”的共识。汉成帝诏令中说的“盖闻王者必存二王之后,所以通三统也”,即是这一共识的明确表达。汉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访得周的后人姬嘉,封为周子南君。汉元帝初元五年(公元前44年),将周子南君升格为周承休侯;接着又四处寻访殷的后人,结果从已亡的宋国族群中找到了十余姓,却不能分辨谁为正宗。这时,匡衡提出孔子的后人可以承接殷统,因为孔子自称是殷人,由孔子后人承接殷统,名正言顺。殷统也就是汤统。汤是商人的先王,他推翻夏末暴君桀的统治,建立了商朝;周武王是周人的先王,他推翻了商末暴君纣的统治,建立了周朝。商汤和周武王的革命壮举,在历史上并称为“汤武革命”。汤、武因此被看作是商周“二王”或商周“二王”的代表性人物。封周承休侯是继周人的先王,封殷绍嘉侯是继殷人的先王,两者合起来就是匡衡、梅福和汉成帝所说的“存二王之后”。以周承休侯继承周统,以殷绍嘉侯继承殷统,加上汉代自身为一统,这就完成了“三统”的重建工作。
    由于匡衡、梅福以及成帝接力式的努力,孔吉被封为殷绍嘉侯,几个月后又升爵为公,孔子后世子孙孔鲋一支得以正式继承殷统。从此,世代相传,王莽当政时,于汉平帝四年(4年),改称殷紹嘉公为宋公。王莽始建国元年(9年),又改封宋公孔弘为章昭侯。到了东汉,光武帝建武五年(29年),封孔吉之后孔安为殷绍嘉公。这是重建的汉代政权对孔子后世子孙继承殷统的再次确认。建武十三年(37年),改称殷绍嘉公孔安为宋公。此后殷统的传承,史无记载,不知终结于何时。
    两汉时期,孔鲋一支继承殷统的情况,《汉书》、《后汉书》仅记四人,传四代,爵位则有从殷绍嘉公到宋公的变化。据此,列表如下:
    两汉孔鲋一支继承殷统表
    

    世系
    

    名
    

    字
    

    封袭
    

    品秩
    

    俸 禄
    

    13代
    

    孔  吉
    

    

    成帝绥和元年(前8)封殷绍嘉侯
    旋即晋升为殷绍嘉公
    

    位在诸侯王上
    

    食邑1670户
    

    14代
    

    孔何齐
    

    

    平帝元始四年(4)改称为宋公
    

    

    食邑2602户
    

    15代
    

    孔  弘
    

    

    王莽始建国元年(9)改封为章昭侯
    

    

    

    16代
    

    孔  安
    

    

    光武帝建武五年(29)封为殷绍嘉公
    建武十三年(37)改封为宋公
    

    

    

    比较而言,孔鲋一支受封承殷统,地位高于孔腾一支。论爵位,孔鲋一支起点是侯,旋即晋升为公;孔腾一支起点是君,后来晋升为侯。论食邑,孔鲋一支初受封是1670户,后增加为2602户;孔腾一支初受封是800户,后增加为2000户,不久又减至1000户。更重要的差别是,孔鲋一支世袭的殷绍嘉公,与周承休公在汉代并称为殷周“二王后”,尊为“汉宾”,待以宾礼,表示不以其为臣,这是孔腾一支世袭的褒成侯所享受不到的崇高地位和待遇。
    四、殷统与宗统继承制的由来 
    应该说,刘邦封孔腾以承宗统和汉成帝封孔吉以立殷统,绝非任意而为的政府行为。我们看其封立殷统的论证过程,经历了从匡衡到梅福两代人几十年的时间,即知当时中央政府是如何的慎重。政府行为介入孔子世家的继承问题,没有别的目的,完全是在承认并尊重孔子世家原有的继承制度的基础上踵事增华,以求政府与孔子世家相互利用的双赢。那么,孔子世家原有的继承制度究竟如何?其与政府加封的殷统与宗统有何关联?这很值得我们探究一番。
    在宗法社会,一个家族或宗族最重要的权利是宗庙祭祀权。宗庙祭祀权永远归宗子所有,由宗子世袭继承,这是最重要的继承权,他人不得分享。宗庙—祭祀—继承,构成一种递进说明的关系。循此思路,我们首先考察一下汉代孔子世家的宗庙制度。
    汉代孔氏宗庙共有两庙:一是夫子之庙,一是弗父之庙。
    夫子之庙,即孔子庙。司马迁曾经亲临曲阜考察孔子庙,《史记.孔子世家》记曰:
    故所居堂、弟子内,后世因庙,藏孔子衣冠琴车书,至于汉二百余年不绝。 
    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 
    司马迁考察的孔子庙,由孔子故居稍加改造而成,庙中收藏了孔子生前使用的衣、冠、琴、车、书等物。郦道元《水经注》卷二十五《泗水》条下记孔庙在周公台南四里左右:
    周公台,高五丈,周五十步,台南四里许,则孔庙,即夫子之故宅也。宅大一顷,所居之堂,后世以为庙。……汉武帝时,鲁恭王坏孔子旧宅,得《尚书》、《春秋》、《论语》、《孝经》,时人已不复知有古文,谓之科斗书。汉书秘之(宋本作汉时秘之),希有见者。于时闻堂上有金石丝竹之音,乃不坏矣。庙屋三间,夫子在西门东向(宋本作西面东向),颜母(旧本作征母)在中间南面,夫人隔东一间东向。夫子床前有石砚一枚,作甚朴,云平生时物也。鲁人藏孔子所乘车于庙中,是颜路所请者也。郦道元的记载更为详细,不仅有孔子庙的具体方位,还有其“庙屋三间”的规模与布置。司马迁和郦道元都认为孔子庙是后世所为,由孔子故宅稍加改造而成。他们所说的“后世”,应离孔子去世之年不远,司马迁说“后世因庙,……至于汉二百余年不绝”,从孔子去世(公元前479)到汉朝建立(公元前206年)不过273年,正合“二百余年”之数。这期间,为孔子立庙的,或为孔子弟子,或为孔子的孙子孔伋。《孔丛子?抗志》篇记孔伋说:“鲁,父母之国也,先君宗庙在焉”,说明孔伋时代已有孔子庙。孔传《东家杂记》认为孔子庙在孔子去世第二年(公元前478年)即已设立。此说广泛流行,官修史志,如1736年《山东通志》、1994年《山东省志?孔子故里志》都采纳了这一说法。
    孔伋所说的“先君宗庙”, 应该不单单指孔子庙,而是指整个孔氏宗庙。秦末孔鲋提及孔子庙,往往称“先君之庙”或“夫子之庙”。孔子庙与孔氏宗庙有区别,《孔丛子?独治》篇记孔鲋对陈胜说:
    是故臣之家哭孔氏之别姓于弗父之庙,哭孔氏则于夫子之庙。 
    这条资料第一次透露了一个很重要的信息:曲阜阙里孔氏除了孔子庙以外,还有弗父之庙。弗父之庙和夫子之庙,合起来就是孔氏宗庙。换言之,孔子庙只是孔氏宗庙的一部分。弗父,指弗父何,曲阜孔氏的先祖,西周时宋国湣公的长子,因为有让国之德而被视为圣人。《左传》昭公七年记鲁僖子临死时嘱其两个儿子拜孔子为师学礼,说:“吾闻将有达者曰孔丘,圣人之后也,而灭于宋,其祖弗父何以有宋而授厉公。”孟僖子明确指出弗父何是孔子的先祖。弗父何是宋湣公的长子,本来可以继承君位,可是他放弃了继承权,他和他的子孙最初仍属于宋国公室成员,后来才从宋国公室中分立出来,别为一族,于是有了孔氏。传至孔子,已经到了第十一代。其间,除了孔氏一系以外,还有若干支裔流亚,被称为“孔氏之别姓”。孔氏是大宗,别姓是小宗。孔氏及其别姓既出自弗父何,弗父何自然也就成了孔氏及其别姓共尊的始祖。所以,孔氏所立的弗父之庙,乃其始祖之庙。
    弗父之庙不知立于何时。自从孔氏有了两庙之后,随之也就有了两个祭祀场所和祭祀系统:一个是弗父之庙,祭祀孔氏及其别姓的共同始祖弗父何,参与祭祀的是弗父何的后裔;一个是孔子庙,祭祀孔氏的“先君”孔子[ 孔子不是孔氏从所由来的始祖(始祖是弗父何),也不是孔氏之氏得以确立的祖先(孔氏之氏应该来自孔父嘉),所以,从孔伋到孔鲋,多称孔子为“先君”、“先君子”。],参与祭祀的是孔子后裔。那么谁来主持两庙祭祀呢?这在孔子第八代孙孔谦以前似乎不成其为问题,因为孔谦以前,孔氏即便不是“七世单传”,也是人丁不旺,合而不分,宗庙祭祀一代一代轮换主持。到了孔谦以后,由于三支分立,问题就来了:宗庙共两庙,如何延续祭祀的传统,是一仍旧贯,还是分开祭祀?这在三支分立的孔氏宗族那里一定成了大问题。我们不知孔氏宗族是如何协商解决这个大问题的,但是,我们可以推断出他们解决这个大问题的结果:
    第一,孔子庙的祭祀,由孔腾主持。这可以从公元前195年刘邦封孔腾为“奉祀君”一事合理推断出来。刘邦只是路过鲁地,他对孔氏宗族内部事务不会有多少了解,他之所以封孔腾为“奉祀君”,让孔腾主持孔子祭祀,惟一合理的解释是,他在以太牢祭祀孔子时发现了孔腾,进而了解到孔氏内部主持孔子庙祭祀的是不是别人,而是孔腾。他承认这一既成事实,尊重孔氏宗族已经形成的祭祀制度,在孔腾已经实际主持孔子祭祀的情况下,封其为奉祀君,给予了国家政权的正式承认而已。
    第二,弗父之庙的祭祀,由孔鲋一支主持。祭祀权是一项很重要的宗族权利。按照宗法制的原则,一个宗族的始祖,只能由大宗主持其祭祀,小宗无权参与。弗父何是孔氏及其别姓的共同始祖,自然由大宗孔氏主持其祭祀。到了孔鲋、孔腾、孔树兄弟三人这一代,孔氏一分为三,即《连丛子?叙书》所说的“长子之后”、“中子之后”和“小子之后”,大宗属于孔鲋一支。弗父之庙的奉祀权,无论如何,只能归孔鲋一支!这是理之必然,势之必至,事之必成。
    这时的孔氏,还不是以孔子为始祖,而是以弗父何为始祖;其大宗不是奉祀孔子的孔腾一支,而是奉祀弗父何的孔鲋一支。明代学者程敏政(1446-1499)早已指出了这一点,他说:
    鲋、腾之后分为两宗。鲋六世生何齐,成帝时,梅福上书言:孔子殷人,宜封其后以奉汤祀,遂封何齐为殷绍嘉侯,寻进爵为公,地满百里,此一宗也。腾四世生霸,元帝时赐号褒成君,奉孔子祀,此一宗也。然则绍嘉公乃大宗,褒成君乃小宗。 
    大宗孔鲋一支,到了东汉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其所世袭的殷绍嘉公被改封为宋公以后,不知所终,史无记载。在一个我们今天不能确知的时候,子孙兴旺、传承不已的孔腾一支来了一个华丽转身,由孔氏小宗变成了大宗,随之整个孔氏宗族也发生了变化:以前的孔氏宗族,以弗父何为始祖,族人包括孔氏和“孔氏之别姓”;孔腾一支变成大宗以后,孔氏宗族不再奉弗父何为始祖,而是奉孔子为始祖,以孔子为第一代计算世系,“孔氏之别姓”不再列入孔氏宗族谱系。
    如果以上推断不误的话,可知孔氏宗庙祭祀在“三父”之后一分为二:孔鲋一支主持弗父之庙的祭祀,孔腾一支主持孔子庙的祭祀。所谓殷统和宗统,就是在孔氏宗庙两个祭祀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孔腾一支作为小宗奉祀孔子,世代相承,已经形成了小宗宗统。待到孔腾一支由小宗变为大宗以后,原先的孔氏谱系完全改写,始祖变了,世系变了,宗统也变了:小宗宗统一变而为大宗宗统。这就是汉代孔子世家宗统的由来。
    至于殷统的情况,比较复杂。如前所述,殷统乃政府所设,设立殷统的本意,是为了建立商、周、汉“三统”以论证汉继商、周而兴的合法性,这与孔子世家并无关联。只是在寻找殷统合法继承人的时候,才将目光转到了孔子世家。而这时的孔子世家,有资格承接殷统的,是大宗孔鲋和小宗孔腾两支,比较而言,大宗孔鲋一支更适合承接殷统。理由是:
    (1)大宗孔鲋一支奉祀的弗父何是宋国人,是真正的殷遗民。奉祀弗父何,实质上是延续殷遗民的血脉。而孔子虽然临终之际自称殷人,但这只是他的慎终追远之言,毕竟孔子先祖由宋奔鲁已历四世,身份发生了变化,不再是殷遗民,而是的的道道的鲁人,并且是有对鲁国有了感情、视鲁国为父母之国的鲁人。两相比较,奉祀弗父何的孔鲋一支比奉祀孔子的孔腾一支更接近于殷统,这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2)殷统是国家所设,承继殷统者的地位明显高于奉祀孔子者的地位,在此情况下,由大宗孔鲋一支承继殷统合乎情理,反之,由小宗孔腾一支承继殷统,致使小宗地位高于大宗,有违宗法原则。
    (3)孔腾一支早已承接了宗统,其小宗地位决定了它不可能再兼及殷统;孔树一支居三支之末,已被排除在宗统和殷统之外。这样一来,三支之中就只剩下孔鲋一支了,殷统的承继者非孔鲋一支莫属。
    大概正是基于以上三条理由,汉成帝最后选定了孔鲋一支承接殷统。
    孔鲋一支承接殷统,一身二任,一方面属于国家事务,一方面属于宗族事务。就其属于宗族事务而言,这标志着汉代孔子世家在宗统之外又增加了一统:殷统。殷统与宗统的关系,与大、小宗关系并不完全对等。大、小宗关系是纯粹的血缘宗法关系,殷统与宗统的关系则掺杂了国家的因素,这使得殷统与宗统彼此有了更多的相对独立性。《汉书?外戚恩泽表》记殷绍嘉公孔何齐居沛郡(治所在今安徽淮北市相山区),褒成侯孔均居瑕丘(今山东兖州市东北),两统继承人相距较远,几乎没有什么往来。宗统与殷统一段时间内的并存,是汉代孔子世家区别于当世其他世家、也区别于后世孔子世家的一大特色。
    (作者:王钧林,男,1956年生,山东莱阳人,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中心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哲学、思想、文化研究。)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