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红雷:儒家的商道智慧
http://www.newdu.com 2024/11/26 08:11:34 中国孔子网 newdu 参加讨论
编者按:12月28日,以“儒家商道智慧与现代企业管理”为主题的“博鳌儒商论坛”2016年会在琼海博鳌亚洲论坛会址隆重举行。中华孔子学会儒商委员会主任、中山大学教授黎红雷做题为《儒家的商道智慧》的演讲,全文如下: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朋友: 大家好!我首先代表博鳌儒商论坛组委会,并以我个人的名义,欢迎大家来到美丽的海南岛,来到我本人的家乡,美丽的万泉河畔,参加博鳌儒商论坛2016年年会,共同见证这么多的企业家和专家学者济济一堂,共同推进我们的儒商事业、儒学事业的发展,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次年会的主题是:儒家商道智慧与现代企业治理。我受大会组委会的委托,就本次论坛的主题作一个简单的介绍,我跟大家报告的题目是《儒家的商道智慧》。这个问题恐怕要从三年前我的哈佛之行说起,2013年5月中下旬,我受哈佛大学的邀请,在那里做了几场报告,其中重要的一场就是《中国企业家的国学教育》,主要以我提议创办的华商书院为例,讲的是中国企业家怎么进行国学教育的。期间,有一位麻省理工学院企业家精神研究中心的主任罗伯茨教授,提了一个问题,他说,据他的观察和了解,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成长起来的企业家,特别是民营企业家,在他们创办企业之前,基本上没有受过什么现代管理科学的训练,没读过什么MBA、EMBA——读也是后来的事情了。那么他的问题是:中国的民营企业家靠什么来办企业?他把这个问题提出来,我当时愣了一下。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们还真的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开放是向欧美开放、向欧美学习,学市场经济、学企业管理,我们一般都自然而然地认为,我们的企业家管理企业所依靠的当然就是欧美的这一套。但是,罗伯茨教授的问题显然不能这样回答,我大概停留了差不多1分钟,最后,回答了四个字:“文化资本”,英文叫“capital culture”。什么意思?我们办企业需要投资,那是金融资本,但是,投资是要钱生钱的,谁来生钱?人。而人是文化的产物。中国民营企业家有个很好的文化传统,流传了几千年的文化传统,这就是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尽管一百年来大传统被打倒了,但是,小传统还在。什么叫小传统?我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从小教我们怎么做人,怎么做事,这些“老人言”就是我们的小传统,与生俱来的文化基因。比如老人言:“在家靠兄弟,出门靠朋友”,我们办企业,就会把员工当兄弟,抱团打天下;老人言:“上梁不正下梁”,我们当老板的,就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还有老人言:“和气生财”、“善心有善报”,如此等等,这些,就是我们的从小就接受的做人做事的“小传统”,我们的企业家就是靠这个去做企业的。 小传统连着大传统。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根据我的观察,中国的民营企业家,起码接受过三个老师的教导:一个是老人言,就是家风家教;一个是圣人言,就是国学经典,再一个是前人言,就是传统商道。第一个是老人言,所谓“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当然老人言也有过时的东西,但是几千年的家风家教传下来,肯定是好东西传下来,不好的东西自然就淘汰了。第二个是圣人言,很多企业家还是想读书的,早在“国学热”之前,很多企业家自己都读了四书五经、诸子百家。近十几年来,各个高校都办了很多国学班,我们是2006年办了华商书院,专门探讨如何运用国学经典治理企业。最后,前人言。毕竟我们是企业家,古代就是商人,在商言商。中国有悠久的经商传统。以前有一个朝代叫商朝,为什么叫商朝,是因为周朝灭亡了以后,它的后代找不到谋生手段,他们就去经商,经商一词就是这么来的,所以,我们有悠久的经商传统。各位可以看这次会议的文件袋,上面有两行字:“陶朱事业,端木生涯”。很多人只知道子贡,不一定知道端木。其实子贡就是端木,端木赐,复姓端木,名赐,字子贡。“经商不损陶朱义,货殖何妨子贡贤”。从司马迁的《史记?货殖列传》,直到明清时期流传的《陶朱公商训》,这些都是传统中记载的商道。 当然,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21世纪,面对的是全球化的大环境,我们不可以只躺在老祖宗的遗产上吃饭。所以,我提出现代商道,要重铸中华商魂。重铸之路:儒学为道,西学为术,以道御术,中西合璧。任何文化都有道和术,30多年来,我们中国人学习西方管理科学技术,学的是人家的术,但要提醒大家的是,西方企业也有自己的道,就是德国思想家韦伯讲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但是,我们中国人学不到,因为我们不信基督教。虽然现在有很多人信基督教,但是,大多数中国人不信基督教,我们信的是几千年的优秀传统儒学之道。至于术,我们在恢复传统的同时,不能固步自封,要把西方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科学融合进来,这就是我们要走的路。我观察三十多年来成功的中国民营企业家,最后,总结出了适用于当代企业治理的儒家八大商道。具体来说,就是:组织之道——拟家庭化的企业组织形态;教化之道——教以人伦的企业教化哲学;管理之道——道之以德的企业管理文化;经营之道——以义生利的企业经营理念;品牌之道——诚信为本的企业品牌观念;领导之道——正已正人的企业领导方式;战略之道——与时变化的企业战略智慧;责任之道——善行天下的企业责任意识。 第一,组织之道——拟家庭化的企业组织形态。中国是世界上最重视家庭的民族,而家庭是人类社会组织最基本的形式,儒家对家文化的影响相当深入,所以家国一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没有国就没有家,当然没有家也就没有国。《论语》有言:“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后来到北宋,张载提出:“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天下的兄弟姐妹都是我的同胞,都是同一个父母,就是天地所生的。有人会奇怪,天地怎么会是父母?而现代科学的发现,恰恰证明了儒家这个论断的正确,地球上的人是怎么来的,如果相信进化论的人都知道,人是猴子变的,是一条很长的生物链,最后追溯到了海洋中最早的无机物,在海水中碰碰撞撞变成了第一个有机物的细胞,这大概就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父母”。现代进化论,用儒家的话来说,就是天地生人。现在不少企业家把儒家的家庭观运用到了企业管理当中,比如苏州固锝公司的幸福企业大家庭建设,老板把自己当成“大家长”,员工则把企业当成自己第二个家。这就是所谓“拟家庭化的企业组织形态”。 第二,教化之道——教以人伦的企业教化哲学。儒家提倡教育,特别强调教化,教育与教化有什么不同?教化,就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儒家讲言传身教。当父母要教化子女、当老板要教化员工,都要以身作则。孔子曰:“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草上之风,必偃。”老板的品行就像风一样,员工的品行就像草一样,风往哪边吹,草往哪边倒,这就是企业文化的概念。什么叫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家精神的体现。老板准备办什么样的企业,准备让企业有什么样的风气,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这就是企业文化。孔子说过:“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这里讲的就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君子是老板,学了这个道理,关怀你的下属;员工学到了,企业才能够把他们组织起来,进而实现企业的目标。 第三,管理之道——道之以德的企业管理文化。儒家强调“德”字,但并不否认法治,而是德法并济,以德为主。关于儒家的管理理念,孔子说过一句著名的话:“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如果光靠政治、法律、刑法的手段来管老百姓或者管理员工,老板规定做到的就不罚你,没规定到的呢?有人说,中国人最会钻空子,“见到绿灯赶快走,见到黄灯抢着走,见到红灯绕着走。”因此,光靠法律和规章制度是管不好中国人的。儒家提出“礼治”,这里的“礼”,既包括道德规范也包括法律制度。“耻”是懂得羞耻,不好意思做坏事。这里的“格”字有两种解释,一个是革除,去掉不好的东西,一个是人心归服,我觉得这两种解释并不矛盾。一个企业家、一位领导者,推行善的文化,员工自然向善,当然就把恶隔除掉,就与你同心同德了。如海航陈峰所说:“以德平天下人心,大家就会无怨无悔地跟着你走。” 第四,经营之道——义以生利的企业经营理念。现代人对儒家的义利观存在很多误解。比如,经常挂在人们嘴边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其实讲的是在上位的执政者与在下位的小民百姓,对于义与利的不同态度,而不是讲义利之间的关系。根据我的研究,真正体现儒家义利观精髓的,是《春秋左传》中孔子本人讲的这句话:“义以生利,利以平民。”讲道义必然产生利益,而利益则要满足老百姓的需求。我们现在做企业,应该提倡“利他主义”。正如阿里巴巴马云所说:考量一个企业是否成功,不能只看你这个企业有没有成功,而是要看你的客户有没有因为你而成功。放弃自己的利益,让别人先成功,最后自己也成功,这才是最佳的经营哲学。 第五,品牌之道——诚信为本的企业品牌观念。一个企业从小到大,要逐步形成自己的品牌。现在一讲品牌塑造,就是西方的营销技术。其实,中国传统商道有一句老话:“酒香不怕巷子深”,首先把自己的产品做好,自然就会有人来买,在这个基础上再去推销,品牌就树立起来了。企业靠什么树立品牌,就是诚信。孔子说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信用是人的第二张脸皮,一个人、一个企业如果不讲信用,大家就不知道如何跟他打交道了。而外在的信用来源于内心的真诚。《中庸》上说:“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方太茅忠群提出“人品、企品、产品,三品合一”的理念,就是儒家诚信观在企业品牌塑造中的运用。 第六,领导之道——正己正人的企业领导方式。中国的领导文化,它不是管人的,而是理人的,怎么理?以身作则,引导他们。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中国企业的教父式人物联想柳传志说得好:“以身作则不是企业管理的第一要素,而是唯一要素。” 第七,战略之道——与时变化的企业战略智慧。企业的战略要适应时代的变化,《周易》有言:“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我在华商书院上课时问学员,如果只用一个字来描述孔子,你们认为哪个字最合适?很多同学都提到德、仁、道等等。那么,你们知道孟子用什么字吗? “时”。孟子说:“孔子,圣之时者也”。很多人说儒家保守落后,其实真正的儒家是与时俱进的。不跟着时代前进,是陋儒小儒,跟着时代前进就是大儒伟儒。《中庸》有言:“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儒家的时变观对于现代企业的战略变革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海尔张瑞敏的“五次战略变革”就是生动的例子。 第八,责任之道——善行天下的企业责任意识。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越来越引起学界和企业界的重视,遗憾的是,直到目前为止,西方的企业社会责任理论还相当不完善,并没有形成共识。其实中国人很早就有深刻的责任观。孔子曰:“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孟子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这就是很好的责任意识。企业讲责任不是做秀,而是要发自内心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把身边的人照顾好,不断扩展,最后兼善天下。大连万达的王健林提出八个字“共创财富、公益社会”作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万达要求所有员工,在入职时就要签订合同,每年要为社会义务的做一件好事。这是把慈善变成企业的文化,发自内心地做,持续不断地做,最后成为一种习惯。 以上约略讲了我所理解的儒家商道智慧。我的研究成果已经完成,即将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我的结论是:当代企业管理理论,从对物的研究转向对人的研究,从对企业本身的研究转向企业与环境关系的研究,从管理科学转向管理文化,从刚性管理转向柔性管理,从集权管理转向参与管理,从常规管理转向创新管理。当代中国企业家的儒商实践及其所形成的“儒家商道智慧”,正好超越了上个世纪西方管理理论的教条,引领着当代世界管理理论发展的新潮流,在企业的组织、教化、管理、经营、领导、品牌塑造、战略变革、社会责任等方面,提供了鲜活的经验和深刻的启迪。 总的来看,过去一个世纪以来世界上的企业治理方式,可以说有三种经验、三个版本,美国经验是管理1.0版,以简单的组织应对简单的环境;日本经验是管理2.0版,以简单的组织应对复杂的环境;现在我们的中国经验是管理3.0版,以复杂的组织应对复杂的环境。我在思考,当代管理理论正在面临着根本性的“范式转移”,曾经引领风骚的西方管理理论,已经不能独自应对当代世界经济全球化、企业国际化、文化多元化、信息网格化背景下的企业治理实践的需求,东西方管理理论的相互补充与不断融合已成为必然的趋势。因此,中国企业家的儒商实践及其理论结晶“儒家商道智慧”,必将为当代世界管理学的发展,做出伟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