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学 > 儒学研究 > 儒家文化总论 >

殊途而同归:先秦儒道民生思想之比较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战乱频仍,民生多艰,儒道两家学者基于对民生疾苦的深切感知,都从自己立场提出了成熟至臻的民生关怀思想。
    民生指的是人民的生计。自人类出现之始,伏羲驭兽,教人桑麻织锦,人民得以蔽体;遂人钻木,采集火种,免除百姓生食之苦;有巢造屋,百姓得以挡风避雨,有安居之所;神农尝百草,试水泉,制耒耜,始教民耕种五谷,创医药,开市交易,制琴作乐;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等等这些神话传说就反映出了远古部落首领对百姓生活的关怀,民生关怀初具雏形。及至先秦时期,中国文化进入第一个盛世,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民生思想日渐成熟,其中尤以儒道两家为最。比较先秦儒道民生思想的源起、诉求路径以及终极目标,能为我们当今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益的启示。
    源起:“仁者爱人”与“无为而为”
    “仁者爱人”是先秦儒家民生思想的滥觞。先秦儒家的民生思想起源于创始人孔子,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孔子所说的“仁”就是爱人,“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孔子还详细解释了“仁”的具体含义:“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的“仁”,就是一种要求统治者推己及人的爱,是一种博爱众生的爱,“仁”的思想蕴涵着对民生的深切关怀。自孔子以后,儒家的代表人物孟子、荀子相继提出了自己的民生关怀主张。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仁”的思想,进一步指出,儒家的大爱就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推己及人的爱,是对百姓民生深切的关怀。孟子之后的荀子对于统治者应该如何重视民生的问题,更是尖锐指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无为而为”是先秦道家民生思想的起源。道家的创始人老子,具有强烈的爱民重民情结。由于老子处于“史文阙轶,考古者为之茫昧”的春秋战国变动时期,切身体会到各国兼并、征战频仍、百姓困苦种种社会现实,所以他指出“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生存于宇宙之中,与“天”“地”“道”一样,都是宇宙中最伟大之物,统治者应该以民为上,爱民重民。老子反对统治者任意妄为,主张让天下百姓像宇宙万物一样自然、安逸地生活。他提倡要效法天地,无为而治,不要对万物的本性及发展规律横加干涉,要做到“以正治国”,“无为而无不为”。庄子是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主要思想是“天道无为”,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在庄子看来,真正的生活是自然而然的,因此不需要去教导什么,规定什么,而是要去掉什么,忘掉什么,儒家的那一套宣传、教化、劝导,都是人性中的“伪”,要摒弃它。
    诉求路径:养民富民与“无事而民自富”
    虽然同样关注民生,但在如何达致民生富足安定的路径上,儒道两家的选择与诉求却截然相反。前者力主君王竭力养民、富民,后者则提倡王侯“无事而民自富”。
    儒家继承血缘宗法时代的原始民主和原始人道遗风,切合春秋战国时代谋求安定生活的普遍社会心理,并为之设计了易行的实践手段。“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孔子认为,君主应该与民同乐同忧,一切物质和精神的财富均“与民同之”,“制民之产”,让民众生活无忧。而要做到养民、富民,不与民争利,就要求君主厉行节俭,“节用而爱民”。孔子从两方面论述节俭:一是从国家的角度,《论语·学而》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二是从个人角度,“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君王要轻徭薄赋,爱惜民力,杜绝横征暴敛。否则,等待统治者的最终结果就是“天禄永终”。孟子认为,统治者要关注民生,爱惜民力。他指出,“诸侯有三宝:土地、人民、政事。宝珠玉者,殃必及身”,如果诸侯不把人民、土地和政事看做他们的宝贝的话,无异于引祸上身。因此,统治者应该“易其田畴,薄其税敛”,以富民为本。对于如何富民,孟子主张“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蓄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具体来说,就是要君主给百姓创造安居乐业的条件。这鲜明地表达了孟子的民生关怀。在提到君民关系时,孟子提出君民之间首先是君依存于民。统治者要关心“民”的社会地位、生活状况,不能对人民过度役使,不能竭泽而渔。掠夺式的统治不仅会产生民怨,伤害到统治阶级的根本,而且还会伤及国家社稷的根本和君王的安定。他强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为天子”。要想本固邦宁,就要把民生作为君主治理国家的第一要务。对于统治者应当如何养民、富民、安民的问题,荀子提出的主张是“罕兴力役,无夺农时”,要根据农作规律来安排百姓的劳役。除此之外,荀子还提出了“以政裕民”,要求统治者减轻民间赋税和劳役,保证农业生产,遵循农时,以达到国家百姓上下富裕,政通人和,天下归心的效果。
    “无事而民自富”是先秦道家民生诉求的实现途径。道家以超然的态度来对待尘世的纷争,因而主张王侯远离妄为,以使“无事而民自富”。因此,道家在基本的政治理想方面与儒家相冲突。老子认为,统治者要效法自然,不妄为,让百姓自由发展,王侯“无为而民自化,好静而民自正,无事而民自富”;统治者要顺应民心、随民性情,不过度役使人民,不干扰他们的生活与生产,让他们有一个自由自然的生存环境,给人民休养生息的机会。老子对现实社会的混乱以及战争给百姓造成的深重灾难的批判是十分深刻的。“大军之后,必有凶年”,无论是战胜国还是战败国,每一次战争都造成民力衰竭,民生凋敝,对社会经济和社会生产造成极大的破坏。因此,统治者要想得到百姓的拥护,就要顺应规律,无为而治。老子认为,统治者若要使百姓生活富足,不劳民伤财,需恪守两条戒律。其一,要做到崇俭抑奢。老子把俭视为国家之根本,“我恒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节俭为三宝之一。执政者注重节俭,就不会搜刮榨取、残民自肥,国家则会长治久安。其二,要轻徭薄赋。老子认为“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民之所以会有不足,皆因为统治者通过苛捐杂税对老百姓进行掠夺,所以统治者应当“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体察民情,关怀民生,收敛自己的聚敛财富的行为。庄子对世俗社会的礼、法、权、势进行了尖锐的批判,提出了“圣人不死,大盗不止”,“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的精辟见解。他认为从本质上说,圣人其实就是国家中的最大的强盗,圣人就是大盗的同义词。那些小偷小摸的人被逮到了要被判死刑,但是那些大到偷窃整个国家的人却不但不会被治罪,反而能成为诸侯称霸一方,受世人供奉,统治阶级是多么的虚伪。要想真正实现民众的安居乐业,就要反对统治者违背自然规律的肆意妄为。
    终极目标:“本固邦宁”与“以无事取天下”
    “本固邦宁”是先秦儒家民生关怀的终极目标。先秦儒家关怀民生是行仁政的客观需要,其最终的落脚点在于维护当时统治阶级的统治能够长治久安。“以无事取天下”是先秦道家民生诉求的终极目标,即先秦道家的民生关怀最终也是为了实现统治阶级的社稷永固。道家提倡无为而治,要知足,统治阶级不要逆规律去打扰人民的日常生活,不要压制人民的谋生之路,否则就会招致灾祸,这对统治阶级的危害程度将是难以想象的。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尽管儒道两家的诉求不同,但在终极目标上是一致的,即以民生为工具,达到君王的社稷安定与国家的长治久安。所以,虽然先秦儒家的民生思想与道家的民生思想在源起、展演和实现路径上有着明显的异质性,但是他们有着相似的源起背景和共同的终极目标,儒道两家的民生思想最终殊途而同归。
    (胡俊修,三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副教授;朱子夏,湖北省当阳市人民检察院)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