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观点争鸣 >

非遗后继乏人困局怎解?


    
    非遗传承人吕铁智
    在中国悠久灿烂的文明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日常生活中世代相传,成为绝世瑰宝。然而近年来,随着非遗传承人日渐老去,一些瑰宝却逐渐陷入了传承断代的窘境。
    “现在全国有87万项非遗产品目录,一方面看起来数量很多,但是另一方面,有很多传承人在不断离世,传承人一旦没了,很多非遗就没有了。比如北京市的调查显示,非遗传承人的平均年龄大约65岁,这些人的保护、非遗的抢救和传承,的确是个大课题。”9月22日下午,在由民进中央主办的“非遗传承与保护研讨会”上,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这样感慨。
    与此相印证的是,次日举行的文化部第三季度新闻发布会上的数据显示,到今年8月,全国已有250多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相继去世。非遗传承人的培养跟不上趟,形势严峻。
    不如开出租挣钱,传人的儿子都不愿意学
    “作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我自己在经济上是没问题的,有退休金,国家再补助一点就够了,关键是下一代,怎样才能让更多人才脱颖而出,传承技艺。”国家级非遗北京绢花的代表性传承人金铁铃说,他的困惑,也是很多非遗传承人担忧的事情。
    “平阳麻笺是采用古老技艺纯手工制作的,但是制作工艺十分复杂,一张纸要经过12道工序。”平阳麻笺传承人梁虎说,“现在,在推广中我们遇到很多困难,即使我们出高工资也没有年轻人愿意学习,他们不愿意受这份苦。我们社里由我培养出来的最年轻的工人已经50多岁了,社里工人平均年龄在65岁以上,传承问题令我们非常着急。”
    金马派风筝传承人吕铁智说:“靠非遗为生的人并不多,大部分都是有一份工作,作为业余爱好来做。我师父有一儿一女,他们都没有学这个,师父的儿子说,干了半天又刮竹子又画画,还不如开一天出租挣钱呢,干这个养活不了自己。”
    先抢救那些最濒危的、面临失传的
    国家非遗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民协民间文化抢救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刘锡诚认为,对非遗及其传承人应该实行分类保护。
    “传承人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在乡土社会中传承的,另一类是在市民社会中传承的,现在对后一类的关注比较多,而对乡土社会的非遗及其传承人的保护缺乏足够的关注;对与物质文化关系密切的非遗关注较多,而对具有意识形态特点的非遗关注很少。实行分类保护,已经迫不急待。”刘锡诚说。
    保护要有规划。朱永新认为,特别是对于濒危的、面临失传的非遗,应该有一个清单,要做规划,先抢救那些最濒危的、面临失传的,比如一些传承人去世了就没有了的非遗,至少要做纪录片,留下影像资料。
    还得有激励机制。梁虎建议,每一个传承人都是很珍贵的资源,应该建立一套详细的激励机制,分别奖励补助。
    每一个民间文化作品都依附在民俗活动中
    在现代社会中,有的非遗在日常生活已经渐渐淡出,但仍有很高的艺术人文价值。因此,有专家认为,非遗本身也应该走向市场,才能保持其活力。但是,走向市场,本身又面临着传承与创新之间的矛盾。所以,更重要的是,要通过传统教育和社区环境的养成、社会力量的协同参与,让人们从小就对非遗有兴趣和情感,从而成为广义上的传承人群,而不是仅靠着几个传承人去做。
    当吕铁智带着一帮人做出风筝走向市场时,发现商业化之后,他们已经没有时间去做好东西。“因为你的脑子全在市场上,人家喜欢什么你做什么,这样就不会做出更好的东西。而且顾客通常是用钱来衡量东西,所以,我常常困惑,到底是应该把手艺更商业化还是精益求精地去创作。”吕铁智说。
    吕铁智觉得,传统的传承是师父带徒弟,但更重要的还是要做现代传承,应该让孩子们从小就知道,每一个民间文化作品都依附在一个民俗活动中。“一个东西有了普及才能有提高。现在大家都放‘屁帘儿’风筝,你不可能让孩子们喜欢做工精良的沙燕儿风筝。”
    在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民俗学专家萧放看来,如果生活中的一些仪式活动需要某些民俗产品,这些民俗产品自然就有了生存的可能。这就是社会环境的问题,也是社区习惯养成的问题。(本报记者 叶晓楠)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