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遗成功”还有更多考试
http://www.newdu.com 2024/11/25 06:11:41 光明日报 佚名 参加讨论
去年,中国又有了一个“申遗成功”的项目——土司遗址,这就意味着我国世界遗产总数已达48项,位列世界第二。和此前登封的“天地之中”及6省参与的“中国丹霞”申报成功类似,土司遗址也是采用“打包申遗”的“战略战术”。这种方式在国外并不多见,中国之所以屡试不爽,是因为中国符合《世界遗产名录》要求的“项目多”,按相关名额限制,中国现在的项目要是“排队等批准”预计需要百多年,所以“打包申遗”具有一石多鸟、事半功倍的能效。 但是“搭车申遗”有利有弊,由于遗址不在同一个区域,各地的重视程度、经济能力以及文化认识也不一样,在后续的保护与开发上自然也会出现偏差。比如对有经济价值的文化遗产一路绿灯,积极投入,而缺乏经济价值的文化遗产往往得不到重视,保护乏力。这就埋下了某种隐患:由于“申遗成功”不是一件一劳永逸的事,如果保护不力或遭受破坏的话,可能会被“摘牌”,所以你得经受住“回看”。 “申遗”与否,应该根据国情、市情、地情,予以综合考量和慎重选择。尤其是大体量的物质文化“申遗”,它是需要大量资金来保护原态或修旧如旧的。例如,像上海外滩这样的“可能申遗项目”,很多专家并不建议马上申遗,因为一旦步入申遗轨道,很多商业业态就得重新洗牌,即便是与外滩建筑“和谐共舞”的商业品牌,也得退出外滩建筑群。利弊如何,得全面衡量。说到底,申遗只是一项保护活动,一种程序,假如做得很好,保护与发展相得益彰,又何必在乎一种“说法”? 当然,已经申遗成功,自然需要好好利用,最常见的方式就是作为旅游资源。可是需要提醒的是,“旅游资源”也是一把双刃剑,首先需要处理好“申”与“护”的关系:是为了抢救和保护人类文明成果,还是放在商业利润的追求上?按照《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文化精神功能是世界遗产的主要属性,旅游只是遗产的附带功能。联合国对“世遗”赚钱早有“紧箍咒”,规定遗产地禁止商业化,不准搞过度旅游开发,否则黄牌警告,直至取消世遗称号。 2014年,大运河与丝绸之路被列入世遗名录后,《中国青年报》曾做过相关调查,结果显示,有83.7%的受访者担心一些地方可能将世界遗产当作摇钱树,导致破坏性开发。此外,还有网友担心,旅游旺季到来后,前往秦陵兵马俑、敦煌莫高窟等地参观的游客数量过多,会超过文物承载能力而造成永久破坏。不过,比较了解情况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早些年中国入选世遗的一些文化遗产确实有遭受破坏的现象,但现在这种情况已经大大好转了,“通过政府部门、媒体的宣传,大家也认识到,为了一时经济利益破坏文化遗产不仅是对祖先的亵渎,在经济发展方面也是不可持续的”。 王巍建议,“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可以因地制宜,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好的保护、展示利用方式。”他认为北京故宫是一个比较好的典范,可以借鉴其在经费投入、数字技术展示等方面的经验。他其实提出了一个如何“开发利用”的议题,这是一个大课题,谁都知道其中有较大提升空间,但在保护与开发的和谐互动、有机融合上,真正高水平、有前瞻的大手笔,目前还不多,这是一场全方位的考试。 (刘巽达作者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顾农:汉乐府的雅、郑之争
- 下一篇:“古不墓祭”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