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观点争鸣 >

胡波:阅读经典 安身立命


    
    说来奇怪,被冷落被遗弃了许久的“国学”,在当今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似乎又获得了新生。“国学堂”、“国学课”、“国学院”和“国学读本”的兴起,虽然不是时下“国学热”的全部,但“国学”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已是不争的事实。活跃在孙中山先生的故乡的中山市国学促进会,就是最有说服力的例证。
    
    “国学”受到重视和热捧,文化的发展自然有了自己的血脉和根基,文化软实力的增强也就有了明确的希望。但诚如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引用古代禅宗的两句话“一片白云横谷口,几多归鸟尽迷巢”所说的那样,人们往往被表面美丽的现象所迷惑,因不正确的指引而迷失前进的方向。国学的范围极其广阔,从时间而言,有上下纵横五千年的历史与文物,有一脉相承的文化与礼俗,有薪火相传的家族和社会;从空间上说,涵盖三江五岳的人文和生活经验,蕴藏着中华民族的哲理与智慧。一部二十五史就令人生发出从何说起的浩叹,更何况国学的范围比中国的历史范围更广阔,内容更丰富。因此,研究国学、传承文化、弘扬精神、延续血脉,需要整体的把握,深刻的领会,全面的认识和创造性的转化。
    
    “国学”一词始于清代,指的是中国学术,与“西学”相对。晚清时期,张之洞崇尚洋务,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其所说的“中学”就是人们所讲的“国学”。“国学”,涵盖古今,包罗万象,举凡中国的一切学问,皆包括其间。经学、子学、史学、文学、语言学、文字学等著述,均列在中国学术的范围之中,可谓体大思精,湛深博大。它凝聚了先民生活的经验和民族特有的智慧,散发出东方文化特有的光彩。“国学”在清乾隆年间的姚鼐那里,有义理之学、考据之学、词章之学,而在晚清曾国藩的学术视野里,则还包括经世之学(又名经济之学)。他说:“有义理之学,有词章之学,有经济之学,有考据之学。义理之学,即宋元所谓道学也,在孔门为德行之科。词章之学,在孔门为言语之科。经济之学,在孔门为政事之科。考据之学,即今世所谓汉学也,在孔门为文学之科。此四者,阙一不可。”姚鼐和曾国藩之后,中国人习惯上把学术分为四大类,即义理之学,包括经学、文学、玄学、佛学、理学、现代哲学等;考据之学,包括语言学、文字学、声韵学、训诂学、目录学、校勘学、考古学、金石学、敦煌学等;经世之学,包括天文学、地理学、历算学、博物学、医学、兵学、政学,以及今日的自然科学。词章之学,包括文章学、文法学、修辞学、诗学、词学、散曲学、戏剧学、小说学、俗文学、文学批评以及文学和艺术等。不过,这些对国学范围的划分,往往因时代的不同和社会的需要而不断地向外扩大;同时,学术的领域日益拓展,学术的分类日益精细,有系统的新科目不断增多,研究国学的视野因此自然而然地日益开阔,研究的方法因此也更加丰富多样。
    
    研究国学,自然离不开国学经典,也就是冯天瑜先生所说的要回到“元典”。浩瀚的典籍是中国文化的载体,也是中华文化的“元典”,其中那些百代流传的经典便是中国文化的精神所在。有人认为,《老子》有人生的大智慧,《庄子》是哲学的寓言,《论语》有了人的发现,《孟子》强调心性的修养,《尚书》是帝王的教科书,《周易》是占卜的哲学,《韩非子》是法治的源头,《孙子兵法》是战争的艺术,《左传》是诸国争雄的时代记录,《战国策》是中国的说辞艺术,《诗经》是先民的歌唱,《楚辞》是士者的悲歌,《山海经》是中国最古老的神话,《黄帝内经》是中国最早的医书,《史记》是中国第一部通史,《齐民要术》强调的是国以农为本,《抱朴子》主要是研究养生之道的,《世说新语》可谓名士的逸闻,《坛经》则为禅的化境,《李太白集》有诗仙的气象,《杜工部集》应是诗者的楷模,《东坡七集》是失意文人的情怀,《四书集注》是对儒经的权威解读,《梦溪笔谈》是中国科学史上的笔记,《五灯会元》乃禅宗历代祖师的语录,《三国演义》是三国志士争天下的故事,《水浒传》展示的是中国的绿林文化,《梦书》反映的是中国文化中的叛逆意识,《阳明全书》是道德良知的新诠释,《红楼梦》则是大观园里的命运悲欢图……这种对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价值评价也许有些偏颇,甚至过于武断,但并不影响文化经典的品质和特性。对于这些文化经典,相信每一位阅读者都会在自己的阅读中获得意外的发现,都会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更会在内心深处与先哲产生许多共鸣。
    
    诚然,阅读经典与弘扬国粹、推进国学并不能完全等同,但是,回到经典或文化的元典,至少可以尽量避免出现像南怀瑾先生所说的那种“一片白云横谷口,几多归鸟尽迷巢”的现象。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趋同化的今天,回到元典、阅读经典、研究经典,也许是发展国学、弘扬国粹、传承文化的最有效的途径。人们常说一滴水可以映出太阳,一粒沙子可供想象世界,我们从中国文化的经典里同样可以把握中华文化的精髓,同样可以领悟中华文化的奥妙,同样可以窥见中华历史的全貌,同样可以找到安身立命的真谛。比如一部《黄帝内经》,大家都以为它只是中国上古传统的医药之书,但是今天的人们不仅较少认真阅读,而且也很少有人看到它的价值与意义。其实,它不只是一部医书,还是一部医世医人医国的心医之书。其中在《举痛论篇》所说的“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善言古者,必有合于今”、“善言人者,必有厌于己”、“如此,则道不惑而要数可极,所谓明也”,就强调了做人做事的言行举止都要符合天人合一、知行合一、身心合一的法则。其宗旨和内涵已经超出了医药的范围。因此,阅读经典,不仅要细,而且要深。
    
    历史已经证明,未来的陷阱不是过去,而是人们对过去的不屑;走向未来,需要的不是与过去决裂,而是妥善地保存和创造性地利用。如果无视传统,抛弃历史,丢掉文化,一味地求新求异和不加甄别地“拿来”,那么所走向的不是民族国家的未来,而是民族特性和国家软实力的丧失。东汉王充曾说:“知古不知今,谓之陆沉”;“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今天横亘在我们面前的不是王充时代古今贯通的问题,而是古今中外学术文化交汇下的融合与创新的挑战。当今的每一位中国人,也许有自己应对挑战的方式方法,但回到元典、拓展国学、保存国粹,经典常读,依然是我们面对现实、走向未来的明智选择。
    (作者:广东省中山市社科联主席 胡波博士)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