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其它文化 >

李四光和他的地质力学


    中华民国存在的近四十年,中国人民进行了反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英勇斗争,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这种血与火的时代烙印,必然在文化领域得到反映。文化领域也不断发生着光明与黑暗、革命与反动、先进与落后的冲突。
    李四光字仲拱,原名李仲揆,1889年10月26日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市的一个贫寒人家。李四光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地质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是中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的奠基人之一和主要领导人。他自幼就读于其父李卓侯执教的私塾,14岁那年告别父母,独自一人来到武昌报考高等小学堂。在填写报名单时,他误将姓名栏当成年龄栏,写下了“十四”两个字,随即灵机一动将“十”改成“李”,后面又加了个“光”字,从此便以“李四光”传名于世。
    李四光在英学习期间,在导师W.S.包尔顿教授的指导下一面博览群书,一面实地调查,不仅在学术上造诣日深,而且在文字语言上提高也很快。英、日、德、法各国文字,均可运用。他视野辽阔,信息敏捷,基础知识深广。1918年6月,李四光在伯明翰大学通过了毕业论文《中国之地质》的答辩,获自然科学硕士学位。毕业后,他婉谢了国外的高薪聘请,于1919年考察欧陆地质后,接受了国立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先生的聘书,在1920年5月回到了北京,出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他一面为祖国精心培育人才,一面积极参与北京大学一些重要的校务活动。在不少重要的科学研究工作中,取得了创造性的成就。1927年冬,应蔡元培邀请,南下到上海参加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的筹建工作。1928年1月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成立,李四光任所长,一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为止。
    李四光的最大贡献是创立了地质力学,并以力学的观点研究地壳运动现象,探索地质运动与矿产分布规律,他确立了新华夏构造体系的概念,分析了其特点,并运用这些理论概念探讨了中国的地质条件和石油形成条件。早在20世纪40年代,我国地质学家潘钟祥就明确提出了陆相生油学说,说明中国广布的陆相地层一定有石油,从理论上反驳了西方所持的中国贫油的观点。
    李四光一生经历了祖国几次伟大的社会变革,由一个朴素的爱国主义者,参加了民主主义革命,走上了“科学救国”的道路,最终成为一名共产主义战士。他毕生为繁荣中国近代科学事业,提高地质科学水平,发展地质工作做出了光辉的业绩。他留下了数百万言的科学论著和丰硕的科研成果以及他创造性的治学精神、治学方法和奉献精神,这些都是祖国科学文化宝库中的重要财富。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