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国学大师 > 古代人物 >

关西孔子杨伯起


    
    杨震(公元?一124),字伯起,东汉弘农华阴人。他出身名门,八世祖杨喜,在西汉高祖时因诛杀项羽有功,被封为“赤泉侯”。高祖杨敞,汉昭帝时为垂相,因功被封安平侯。父亲杨宝,因刻苦攻读欧阳生所传授讲解的《今文尚书》,而成为当时名儒。历任荆州刺史、涿郡太守、司徒、太尉等职。安帝乳母王圣及中常侍樊丰贪侈骄横,他多次上书切谏,被樊丰所诬罢官,愤而自杀。其子孙世代任公卿,“弘农杨氏”成为东汉著名的世家大族。
    杨震从少年起就特别聪明好学,拜桓郁为师,深钻细研《欧阳尚书》。通晓经传,博览群书,对各种学问无不深钻细研。当时家住华山脚下的牛心峪口,利用其父授徒的学馆收徒传业。坚持有教无类,不分贫富,因此,四方求学者络绎不绝,学生多达2000余人。学馆如市,书声朗朗,规模很大。当时牛心峪槐树很多,故当时人称牛心峪为“杨震槐市”。所以,当时人们就称杨震为“关西孔子杨伯起(后人亦称其为‘关西夫子’)”。后因杨震“暮夜却金”的事,古今中外,影响很大,后人因此称杨震为“四知先生”。
    
    杨震博览经书,人称“关西孔子杨伯起”。典出《后汉书•杨震传》:
    杨震字伯起,弘农华阴人也。……震少好学,受《欧阳尚书》于太常桓郁,明经博览,无不穷究。诸儒为之语曰:“关西孔子杨伯起。”常客居于湖,不答州郡礼命数十年,众人谓之晚暮,而震志愈笃。
    后人亦称杨震为“四知先生”。
    明万历《莱州府志》载,“府署大门内,西为杨公(杨震)祠,大堂后为四知堂”。
    杨震在荆州刺史任中,曾荐举才华出众的秀才王密为昌邑县令。数年后,杨震调任东莱郡太守,路经昌邑县时,王密迎之郊外。夜里,王密前往馆异拜见杨震,见室内无外人,便从怀里取出黄金十斤相赠。杨震拒受,并语重心长地说:“我知君,君何不知我?”王密趋前低声说:“暮夜之中无人知晓。”杨震正色道:“天知、地知、我知、你知,怎能说无人知晓呢?”王密羞愧而去。后人为褒扬这种为官清正、不受贿赂的高风亮节,而建“四知堂”。
    典出《后汉书•杨震传》:(杨震)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者?”密愧而出。
    杨震淡泊名利,教书20余年,从未接受过朝廷的征召,年50始仕州郡,接连升任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后又被调任涿郡太守,升任司徒、太尉。杨震为官公正廉洁,生活俭朴。他为官多年,却从未给自己置办过任何产业,也从不营建私邸,其子孙在他的影响下,也常常只吃些蔬菜粗粮,出门也是步行而不乘坐车马,生活十分简朴。有人劝他为自己的子孙考虑,置办一些产业,可杨震坚决不肯,说:“让后世的人们知道我的子孙是清白官吏的后代,这样的美誉要远远超过丰厚的产业。”足见其清廉。
    杨震不但浩身自好,而且还力图肃清官场腐败的恶习。汉安帝永宁元年(公元120年),杨震升职担任司徒后,不畏强权,仗义执言,上书抨击贪官污吏们的无耻行径。
    安帝的奶娘王圣因对安帝有养育之恩,便依仗安帝的恩典,为所欲为。王圣的女儿伯荣利用着自己能够出入皇宫的特权,从事串通贿赂的勾当,影响极坏。杨震直言不讳地向安帝提出要将其奶娘王圣赶出宫外,切断伯荣和宫廷的联系,并主张治理国家应当任用贤能的人才,铲除奸恶的小人。安帝将杨震的奏章交给王圣等人传看,使得王圣那一帮人大为恼怒,对他心怀怨恨。
    朝阳侯刘护的堂兄与伯荣通奸,后娶她为妻。靠着这种裙带关系,他的官位升到了侍中,并继承刘护的爵位。杨震上书说:“臣看到陛下颁布的诏书,命令已故朝阳侯刘护的远房堂兄继承刘护的爵位。按照常规来说:父亲去世后,爵位由儿子继承;兄长去世后,爵位由弟弟继承,这么做主要是为了防止篡位。现在刘护的亲弟弟刘威还在人世,刘护的爵位本应由刘威继承,可他的堂兄毫无功德却凭借自己娶了皇上奶娘的女儿而官运亨通,又是升官又是封爵。大家都在议论纷纷。陛下应该以史为鉴,遵从帝王的制度啊!”安帝听后很不高兴,没有同意他的要求。
    汉安帝延光二年(公元123年),安帝任命杨震为太尉。大鸿胪耿宝受中常侍李闰之托,亲自去见杨震,向他推荐李闰的哥哥,说:“我今天来是传达李常侍的意思。如今,李常侍在受皇上宠信,他想让他的哥哥当官,还请太尉……”话还没说完,杨震就说:“不必多言,皇上想要征召官员,会让尚书发出征召的敕令,我没有这个权力。”耿宝吃了个闭门羹,十分恼恨地离去了。执金吾阎显向杨震推荐自己亲近的人时也被杨震拒绝了。司空刘授听说后,便立即征召被杨震拒绝的这两个人作为自己的下属官吏。从那以后,这些人更加怨恨杨震。当时安帝下诏派遣使者为王圣大修宅第,而中常侍樊丰及侍中周广、谢恽等人趁机勾结,祸乱朝廷。杨震深感忧虑,多次向安帝上书予以抨击,但安帝不肯听取他的意见。樊丰、周广、谢恽等人见杨震接连进谏却没有被采纳,因而更加无所顾忌,甚至私自伪造诏书,从大司农那里征调了不计其数的钱粮、木材,为自己修建豪宅。杨震再次上书劝谏安帝将这些骄傲奢侈之臣治罪,但依然没有被采纳。
    恰好在这个时候,河间男子赵腾上书分析批评朝廷得失,安帝发怒,将赵腾逮捕,被扣上欺君之罪。杨震上书营救赵腾,安帝不听。赵腾终于被处死,尸体在京城街市上示众。等到安帝外出巡视,樊丰等人因皇上在外而竞相大修宅第。太尉部掾高舒把大匠令史叫过来,经过询问核查,得到了樊丰等人伪造发下的诏书。杨震将樊丰等人的全部罪行详细地写在奏书上,准备等安帝回京后呈上,樊丰等人大为惶恐。为了保全自己,樊丰等人等安帝一回京城洛阳,便一同诋毁杨震,说他是邓氏家族的旧人(杨震最初是由外戚大将军邓骘征召为官的),而且跟赵腾是一伙儿的,对朝廷有怨恨之心。安帝听后非常气愤,二话不说立即派人收回杨震的太尉印信。樊丰等人仍不死心,又指使大鸿胪耿宝上奏说:“杨震竟然不服罪而心怀怨恨。”安帝又下令将杨震遣送回原郡。临行前,杨震满怀慷慨地对他的儿子、学生们说:“死,本来就是正直臣子的平常遭遇。我蒙受皇恩身居高位却既不能惩罚狡诈的奸臣,又不能禁止淫妇作乱,还有什么面目活在世上!我死以后,你们千万不要祭祀我,也不要将我归葬祖坟!你们只要拿口劣等棺材,用单被包裹,仅够盖住身体就可以了。”于是服毒自杀。
    杨震墓及家族成员的墓葬群在华阴县公庄(今改属潼关县辖区)村北。据《雍胜略》载:“关西夫子墓即汉杨震墓也。在华阴县东公庄村官道北。”据《华阴县志》记载:杨震墓西第一冢为震长子、汉富波侯杨牧墓;第二冢为震次子汉黄门侍郎杨里墓;第三冢为震四子汉司徒杨让墓;第四冢为震五子汉黄门侍郎杨奉墓;第五冢为震孙汉沛相杨统墓;第六冢为震六世孙晋陵亭侯杨济墓;第七冢为晋驸马都尉杨番墓;其次,墓侧还有震五世孙金城侯杨亮及震父汉靖节先生杨宝墓,杨宝初与弟杨并同葬于冯翊(今大荔一带)西望塬,后改葬在杨震墓东北隅,相去一百三十六步。汉侍中杨奇墓在杨震墓西南。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