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民间工艺 >

敢于创新的中华技艺——台湾布袋戏


    
    布袋戏在台湾经历了挣扎、失意,也享尽了光荣与骄傲。有一项传统艺术创造绝无仅有的时代意义,至今仍吸引着新一代的年轻人观赏,也算是中国传统剧种的奇迹吧!     
布袋戏自从清代发展以来,日趋普遍,尤以泉州、漳州一带为甚,无论在戏偶、戏曲、戏台都自成一格,艺师辈出,将原本的江湖小艺,蜕变为老少咸宜、雅俗共赏的民间娱乐。     
直至十九世纪中期,布袋戏在福建一带蓬勃发展,泉、漳、潮俨然成为掌中戏重地,戏班的组成,也渐由个人转为师徒相承。此间,有不少福建艺师或自台湾前来习艺的艺师返台,将掌中戏流传到台湾,广受民间欢迎。自此,布袋戏更加发达,演出形式更为丰富,直至今日,成为中国最受欢迎的偶戏。   
台湾俗称“布袋戏”之由来,大约有四种原因: 一、 因传统戏偶本身除头部、手掌与脚的下半段以外,躯干部分、手肢与腿部,都是用布缝成的,其形如布袋,谓之。  二、 最早的布袋戏演出,艺师习惯将一身行当装进布袋内,一只布袋行遍天下,而称之。 三、 艺师常在演出时,将用过的戏偶,随手丢进挂在戏棚下的布袋中,因而得名。 四、 早期演出的戏棚形状类似布帐,因此称为布袋戏。     
布袋戏最早传入台湾的演出形式类似“耍苟利子”,是由明末清初的小戏棚杖头傀儡戏演变而来,其特征为单人演出,有简单的锣鼓配合,仅为短剧,没有完整的全剧目。     
然而,自乾隆以来,福建地区戏曲特别发达,布袋戏逐渐采用地方戏曲,遂形成“戏曲布袋戏”。当时除扩大戏棚,并改良为精致的木雕戏棚外,也采用了弦管乐器来充实曲目。而脚色方面也随戏目有了丰富的变化,采用雕绘精美的戏偶。此时,大陆艺师渡海来台组班受徒,并将闽南演出形式传入,戏曲方面也多沿袭,奠定台湾布袋戏日后演进的基础。     
台湾的布袋戏逐渐发展以后,将北管、平剧转入布袋戏后场,并将历史故事、章回小说、民俗演艺改编为曲目。此时戏班急剧增加,手法推陈出新,更甚者采用武侠小说或自编剧本来吸引观众,而才有“剑侠戏”、“金光戏”的产生。     
特别是金光戏打破传统演出形式,前后场有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后场舍弃传统的锣鼓曲目,改用唱片配乐﹔剧情也脱离历史范畴,改为迎合社会与感官需求的自创剧本﹔而主角方面也因班底的不同,各有不同的主角人物。但是好景不常,金光戏因戏班的大量增加,导致良秀不齐,许多剧情偏于光怪陆离,在低俗浮滥的印象中,逐渐衰退。虽然金光戏因此式微,但在布袋戏史中仍占有大胆前进的时代意义。    
    
    当时台湾社会正从农业社会转型为工商业社会,纯朴的民风在物质生活的提高下逐渐崩溃,随着新时代的来临,传统的娱乐方式已无法满足感官需求,起而代之的是声光效果的电影与电视。而传统的北管布袋戏也跟其他民间戏曲一般,面临改革与衰颓的命运。然而艺师们选择了迎合时代脉动的方式来延续布袋戏的生命,如:“新世界掌中剧团”的陈俊然,“宝五州”的郑一雄,“真五州”的黄俊雄。   
后由于倡导“例行节约,改善民俗”,采取一连串禁止措施,外台戏的演出也因此遭到禁演的困境。原为酬神性质的布袋戏,顿时失去生存的空间,许多戏班为求生计,纷纷走向戏院演出“内台戏”。     
所谓“内台戏”就是戏班以租金包下整个戏院,从演出、卖票、宣传都由戏班负责,演出的收入全归戏班所有,因此盈亏也由他们承担,所以不论在戏的品质或内容上,无不卯足了劲来迎取观众的喜爱,以期场场爆满。当时在剧本上也着手编写较为引人入胜的连续剧情,许多戏也因场场叫座,造成欲罢不能的景象,像西螺的“新兴阁”、云林的“五州园”、关庙“美玉泉”、台北“赤宛然”、“小西园”……等剧团都有连续上演半年以上的纪录。     
在金光戏沉寂了一段时间之后,布袋戏并未因此消失,“电视布袋戏”成为布袋戏史最重大的转变。由“真五州”黄俊雄所主演的“云州大儒侠史艳文”在台视播出引起一阵骚动,连演583集,缔造了空前绝后的纪录。     
在此布袋戏的全盛时期,黄俊雄布袋戏享誉全台,可谓“轰动武林,惊动万教”。此时,外台戏班虽有增无减,但在品质及故事情节远比不上电视布袋戏。造成内台戏与外台戏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     
台湾布袋戏演变至今,仍是电视布袋戏独霸一方,但随着传播媒体的日新月异,其播出型态也有所改变,目前可见的有录影带租售、有线电视系统、卫星电视播送等方式,预料以后更会藉由电影、网路、电子游戏来拓展更新的视野。     
除电视布袋戏外,传统布袋戏也在有心人士的推展下,努力薪传,在一阵文化保存的呼声中,文建会也创造薪传奖及民族艺师的指定,诸如艺师黄海岱、李天禄都得过该类奖项,并应邀演讲,致力于发扬传统艺术的神圣使命。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