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民间工艺 >

潘仁官:“制秤不仅是手艺活,更是良心活”


    
    每天早上7点半,在浦东新区书院镇农贸市场门口,潘仁官总会雷打不动地出现在4平方米的亭子间里。戴起老花镜,然后聚精会神地做秤。店铺只有三四平方米,但里面挂满了大大小小的杆秤。在这其中最大的秤一人高,可以称170公斤的重量,最小的秤,可以精确到一克,能秤黄金。
    
    小小店铺里放着大大小小近百把杆秤
    
    潘仁官家中最大的杆秤可称一百七十公斤
    早在民国初期,潘仁官的爷爷潘耀官拜师学艺,开启潘家第一代制作杆秤的历史,传承至今已有100多年。现在,潘仁官的儿子已是第四代传人,只是儿子现在也已经转业做装潢,孙女读的是服装设计。他空闲时,不禁常和老伴叹气:“爷爷传下来的手艺,万一在我手里中断,多可惜!”
    
    杆秤的木料都来自马来西亚
    潘仁官从16岁还是学,做到现在,做了一辈子的秤,虽已是古稀之年,做起秤来一丝不苟:刨秤杆、定重点、力点和支点、包铜、定尺寸、测准星、分刻度……用他的话来说,制秤不仅是手艺活,更是良心活,在别人眼中,“斤斤计较”是贬义词,到了制秤匠嘴里,“锱铢必较”就是褒义词。不仅如此,最精确的度量单位比锱铢更小——书院镇上的中药店,用的都是老潘做的秤,精确到一克。有记者采访时,拿了一粒葡萄试验,重量称出来,恰好一克,不多不少!
    
    一粒葡萄重一克,这是潘仁官家中最小的杆秤称出的
    潘仁官说,不管大秤小秤,制秤的关键步骤都在定星、刻星。挂上标准砝码标出一杆秤最大秤重刻度和最小秤重刻度,然后用等分法在秤杆上作好标注,再用专用工具打眼,塞铝丝,很费功夫,一般一天只能做一杆大秤,小秤也只能做两三杆。而精确到一克的秤最花功夫,全部用黄铜打造,要花上5天时间才能做成。
    “不识秤花,难以当家”,说的是一杆秤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打铁还需自身硬”,是打铁人悟出的处事道理。而制秤人打出来的不仅仅是一杆秤,更是一片秤心。潘仁官的秤铺,以前每年也可以制作销售1500杆左右,但如今,每天卖不到2杆秤。潘仁官说,现在浦东地区已没几人还在制秤了,这门手艺也快失传了。 好在,制秤申请到了区非遗物质遗产,希望如此民间手艺,能够保存,并且愈来愈好。
    其实,秤有“称心如意”之寓意,即使有了电子秤,乔迁之时买来一把百多块的铜秤收藏于家里,也能给新居带来一个好意头。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