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民间工艺 >

希望核雕技艺能走向世界


    
    明代散文家魏学洢笔下的一篇《核舟记》让世人惊叹,在《核舟记》中,技艺精湛的核雕大师王叔远,用一枚小桃核雕刻出一艘小船,船上有五个人,此外,八扇窗户,船篷、船桨、炉子、茶壶、手卷、念珠等清晰可见,而桃核的长度还不足一寸。《核舟记》在课本中曾留给年少的我们,以无数关于“鬼斧神工”字义的想象空间。但是对我们来说,幸运的是大连核雕大师韩志耀以惊为天人的技艺,将失传了近500年的《核舟记》中所描写的天工之作重现人间,并最终让大连的核雕成功跻身非遗“国字号”。日前,记者来到了大连市西岗区市民文化活动中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馆,听韩志耀讲述他的核雕故事。
    惊世人 再现失传500年《核舟记》
    
    一把雕刻刀、一颗核桃,在韩志耀的手下,精致的图案慢慢显现,一直存在于神话中的《核舟记》终于现身人间,结束了“只闻其文道神奇,未见其物数百年”的历史。在2001年举办的中国第二届民间艺博会上,《核舟记》一鸣惊人,获得了民间文艺“山花奖”,该奖与电影“百花奖”、电视“金鹰奖”、戏曲“梅花奖”、舞蹈“荷花奖”等同属我国文艺界的最高奖项。而凭借精湛的技艺,人们称他为“核雕韩”。
    我们家做核雕,可以说有上百年的历史了吧。打我记事起,我姥爷就在不断的鼓捣核雕,我常常看到他雕刻一些花篮啊小动物什么的。后来我姥爷把他的石雕、木雕、核雕的技术都传给了我母亲。我从小就跟着母亲学习雕刻,天天舞刀弄锤的,当成了童年游戏,七八岁时就学会了核雕,这一辈子就这么做下来了。
    听我姥爷讲,历史上的核雕是风雅之物,备受文人墨客喜爱。可传到姥爷那一辈时,很多精湛的技艺已经失传了,雕刻出来的都是一些比较简单的东西。因为这桃核雕属于民间艺术中的杂项,也属于雕刻艺术中难度最大的一种,所以干这一行的人不多,能雕刻出精品的更是少之又少。
    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做过钳工,搞石雕、木雕、浮雕,到现在也有三四十年了。在十五六年前,我决定选择桃核雕作为突破口。当时主要是觉得搞核雕的人比较少,创作空间比较大,对技艺研究也有兴趣,就专心开始做核雕,陆续做出来一些作品。
    2000年,我带着自己的核雕作品到沈阳参展,碰到一位大学教授,他看了我的核雕作品之后很感兴趣,问我能不能把《核舟记》中所讲的内容用核桃微雕重现出来。我当时都没读过魏学洢的《核舟记》,答应他试一试。从沈阳回来后,我先找到文章来读,越读越有兴趣,文章里描述的明代核雕名家王叔远的桃核微雕“核舟记”难度很大,因为桃核体积小,可雕面积非常有限,要在一个小小的桃核上完成这样一件作品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我天生就是个不服输的人,这件事引发了我极大的好奇心和热情。我开始找资料,研究明代船舶、服装、家具等实物的造型,而确定核舟高度也颇费了一番工夫。《核舟记》原文载,“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长容易确定,那“二黍许”究竟是多高呢?我查资料得知魏学洢和王叔远都是南方人,由此推断文中所说的黍应为南方黍。随后找到了农学专家,得知黍就是我们俗称的大黄米,南方黍比北方黍略大,二黍摞起来大致有3毫米。总共用了半年时间,前前后后雕废了九个桃核,每一个都多多少少有败笔,到第十个终于成功地还原了《核舟记》。那一刻,我内心里是无比轻松而高兴的。
    2001年,《核舟记》获得了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这对我鼓舞很大。随后,我又创作出了《画舫》、《扬帆》等作品,可以说是我核雕技艺上的重大突破。其中《画舫》取材于中国古代文人墨客乘船出游的典故,我在不到4厘米的桃核上,刻画了18个古装人物,他们有吹箫的、有弹琴的、有品茶的、有挥毫泼墨的,我根据他们的动作刻画了他们不同的动态。窗户也由《核舟记》中的8扇增加为24扇,不仅窗户数量多,而且每个都可以活动。窗户不足两毫米,能够打开。核舟中的茶壶盖也可以开启,壶心是中空的。有了这些作品打底,我的一组组合微雕“核舟大观”也顺理成章出炉了,由100艘桃核舟组成,我国历朝历代的船型都被收录其中,可以说是桃核版的中国造船史。做这些作品虽然很耗费心血,但我乐在其中。
    艺精进 “上河图”再获“山花奖”
    很多人都因为桃核版《核舟记》而认识韩志耀。其实在位于大连市西岗区市民文化活动中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馆中,韩志耀很多作品让人目不暇接。《核舟记》之后,要说韩志耀更著名的作品,就数《上河图》了。2013年,韩志耀凭借这组气势磅礴但又毫丝毕现的核雕作品《上河图》获得“山花奖”。这是他继2001年的《核舟记》之后,再次获得此奖项。
    《上河图》是我引以为傲的作品,也是核雕历史上的里程碑。其实,创作《上河图》是很难的,因为张择端的画作《清明上河图》场景磅礴,说实话冒出这个念头时我自己也吓了一跳,但是内心又确实想挑战一下。我去图书馆找到《清明上河图》的图册,并购买了一套印刷品,反复研究画面中的场景和人物动态服饰特点,仔细揣摩构图。把平面图立体化,这属于二次创作了。最后,我在69只桃核上精雕细刻出100多个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为创作这一作品,一共耗时三年,每一个人物都是从画作中精心提炼出来,根据历史情景进行“再创”演绎。这三年里,光桃核就用掉了2000多个,反复雕琢,反复构思,雕刻过程中的辛苦和疲惫,只有我自己知道了。
    《上河图》雕刻完之后,我又雕刻出了“四大名著”系列作品,将四大名著中那些耳熟能详的人物都通过微雕还原出来,这是我另一组比较重要的作品了。有时候我自己欣赏自己的作品,回想创
    作过程中的点点滴滴,都会觉得一种幸福感,这一点相信任何一个进行艺术创作的人都会有这种感受吧。
    《核舟记》获奖之后,我成了“名人”。但在创作上我精益求精,对自己的羽毛也珍惜有加。2005年,我携带《核舟记》参加大连赏槐会,一个老外,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高校副校长,他看到我的《核舟记》之后目瞪口呆,被我的微雕技艺所震惊。他对《核舟记》简直爱不释手,非要带回美国去。他当场表示愿意拿50万美元买我的《核舟记》,我当时就拒绝了——自己的作品就像我自己的孩子,不舍得啊!再说,桃核微雕是一种艺术,也是民间技艺对历史文化的传承,这不是金钱能够量化的。
    我的作品现在在欧美、日本、东南亚一些国家都有收藏,这是一种中国民族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有核雕收藏投资者单纯以金钱上门求购,均会被我婉拒。好的东西就应该留给历史,留给子孙后代,进行更多的文化交流。
    选桃核 用的是大连桃核
    雕刻出一件满意的核雕作品不仅需要有高超的技巧,挑选核桃也有大学问。上哪儿才能找到适合微雕的桃核呢?
    “我微雕所用的桃核均为大连产的桃核,大连的桃多,黄桃、油桃、黄金桃、水蜜桃、菠萝水蜜桃等,应有尽有,其中菠萝水蜜桃桃核最适合做微雕。同时,桃核必须是9月份之后产的秋桃桃核,这个时候的桃核硬度和密度最高,最适合雕刻了。桃核微雕讲究因材施艺,一枚桃核到了我手里,我看一眼就能知道它是不是可造之材。我用的桃核都是平时一点点积攒起来的。我自己上市场上买的桃,亲戚朋友知道我是干核雕的,吃完了桃之后都会把桃核给我送过来。
    话传承 高层面核雕后继无人
    能把一颗颗本是废弃物的桃核,经过一双巧手刻进国家级“非遗”,仅仅还原一个“核舟记”显然是不够的,还需要有技艺的传承和文化的延续和提升。在韩志耀看来,像皮影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的是陈列式抢救性保护,而剪纸更适合发展成群众文化寓教于乐。核雕则需要在技艺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突破,随着时代的进步达到更高的艺术水准。
    桃核表面上坑坑洼洼,纹路非常复杂,割开之后横断面上有很多暗孔,实际上是一个网格状的东西,可雕面积非常小。所以,桃核雕刻非常讲究构图,需要雕刻者有很高的艺术修养,有极强的审美能力和想象力,能够用艺术创造去弥补桃核本身的缺陷。核雕构图需要顺势而动,随形而变,根据桃核的天然纹理,雕出你想要表达的东西。所以千百年来,核雕被称为神话般的雕刻艺术。搞核雕不但需要刻苦勤奋耐得住寂寞,还需要有很高的艺术天分和文化修养。
    不同的人看到我的作品,会有不同的感受,有的人觉得这没什么难的,只要细心雕刻就能搞出来。其实不是这样的,核雕属于民间艺术中的杂项,因为细微,所以是雕刻艺术中难度最大的一种,能雕刻的虽然大有人在,但是能雕出精品的更是少之又少,怎么让核雕传承下来,我也有很多思考。我已经59岁了,以前经常被亲戚朋友、街坊邻居说“有病”,说我成天就捧着个桃核雕刻,简直是走火入魔了。现在很难有人像我一样,有一个几代传承的家风,有一定的天赋和极大的热爱。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面临这样一个传承困境,我做的核雕艺术也是如此。
    艺术的传承是勉强不得的,不是说谁想学就能学好。这种事情要顺其自然,看缘分也要看天分。做核雕讲究遵材施艺,现在肯钻研的年轻人不多喽。桃核微雕技艺本来从艺人员就少,到现代更有萎缩的趋势,高层面的桃核微雕现在已是后继无人。在过去的十几年间,我收过不少徒弟,但遗憾的是这些人都不能让我满意,不少人都在学习的途中宣告放弃。不过,我并不认为这是坏事,没有学成,说明他们并不适合走这条路。就像之前的王叔远,在他之后的近500年才有人破解他的手艺与精神。所以我会一直等着合适的传承人出现,将核雕文化发扬光大。如果有年轻人上门学艺,我会毫无保留教授技艺,希望这项技艺能走向世界。
    停留在过去是一种悲哀,任何一种艺术和文化的传承都需要创新。因此我也希望自己能够不断突破,在非遗的传承上绝不仅仅做一个复制者,而是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继续创新,继续开拓核雕世界那些未知的技艺领域。我希望自己能以一个创造者的姿态,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起到积极的引领作用,使核雕文化更具有时代精神和现代气息,这么多年,我也一直在思考并在探索。
    人物名片
    韩志耀,1956年出生,辽宁大连人,家传几代酷爱核雕艺术,师承家艺,潜心研究,创作核雕数十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核微传承人。
    2000年,经过六个多月的考证、揣摩、研究,按照《核舟记》文章中写到的细节,在桃核上成功地还原出《核舟记》。2001年在中国第二届民间艺博会上,《核舟记》获“山花奖”。随后,他还实现了雕刻技艺历史性的突破,达到了转动的人物、转动的多层球的新境界。2010年5月,作为辽宁代表参加了上海世博会辽宁文化周展演。2011年5月,辽宁省文化厅命名韩志耀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核雕代表。2013年他的作品《上河图》再次荣获“山花奖”。
    2014年7月,韩志耀被文化部推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核雕代表,大连核雕入选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名片
    沿革
    核雕
    桃核微雕技艺是一项源于西汉时代的中国传统民间艺术。至明代,桃核微雕艺术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至清代,桃核微雕曾兴盛一时,并成为西洋人的猎奇之物。二十世纪20年代,我国的桃核微雕作品曾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过奖。二十世纪50年代,山东核雕艺人的作品曾作为礼品赠送给毛主席和几位外国元首。北京、广东、陕西、天津等地曾有为数不多的几位艺人从事这艺术,但皆无大作。
    桃核微雕源于民间吉祥艺术,它寄托着民间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追求。因“桃”与“逃”谐音,加之核雕小巧玲珑,方寸之间蕴涵着巨大的艺术空间,因此在民间具有禳灾避邪、吉祥如意的寓意。
    大连西岗区桃核微雕艺人韩志耀自幼师承家艺,酷爱这门艺术,潜心研究数十年,创作再现出《核舟记》,随后创作的《画舫》《扬帆》,把中国的核雕历史记录推向新的高度。《上河图》、《核舟大观》、《四大名著》等作品添补了中国核雕历史上没有长篇组雕的空白,作品《自然美》、《戏球》再创历史技艺新境界。
    项目名片
    传承
    手工制作
    桃核微雕是民间艺人以桃核为原料精雕细刻而成的工艺品。桃核质地坚硬,表面花纹变化无常,中间空心,而且桃核的横截面有许多不规则的空眼,几乎就是个无规则的网状体,在桃核上施艺实属不易,难度极高。桃核的雕凿无固定的技法,它集各种雕刻手法于一体取众家门派艺术之长。从中国桃核微雕断断续续的发展过程来看,桃核微雕是少数人能掌握的技艺,能达到技艺精湛的就更为凤毛麟角了。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