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下的四川竹编出路
http://www.newdu.com 2024/10/30 03:10:08 中国竹编网 佚名 参加讨论
(一)国家财政的补贴、地方政府扶持 作为传统民间艺术,以及很常见从而被人们忽略的命运是竹编技艺存在的最大问题,加之若要把它推广并不是某个人的事,更是社会,政府的事。另个传统习俗的复归也使竹编技艺的存在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电视已经在广大农村地区普及的今天,不管民俗的重要性在如何光大,从演出的角度来说,零散的乡村演出方式和娱乐游客的方式在农村正逐渐萎缩,他们只能期待着在城市、甚至国外寻找生存空间。在这种大环境的背景下,国家在相当长的时间段里持续发放给这些竹编技艺传承人们的补贴成为他们继续发扬竹编、传承竹编这门民间技艺的主要生存途径。生存问题不仅体现在竹编艺人的生活现状,更关切到民间艺术的传承问题,一旦出现断代、没有继承人,那也就等于对这门艺术判了死刑,哪怕有再多的竹子也无济于事。于是为了让竹编这样的民间艺术能够继续流传下去,也为了给那些民间艺人们足够的时间去进行竹编创新走上自力更生的发展道路,由国家出资,通过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这样的项目,让更多的真正的民间艺术传承人得到资助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途经。 充分发扬民间文化,利用竹编艺术打造旅游是目前地方政府扶持的主要途径。越是民族的、民间的,也越是世界的,古城青神在这一点上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他们在古城里专门建立了以竹编为特色的民俗客栈,吸引游客增加旅游收入的同时也把青神“王竹编”打造成了城市一张文化名片,随着游客的增加,竹编的种类,难度也逐渐增加,经济效益得以显现。保护了传统民间艺术的同时又提供了发展机遇,只是一种值得推广借鉴的模式。竹编作品类别很多,如竹编楼、年节庙会竹编塔、旅游景点为游客售出许多竹编小工艺品、开业庆典用的竹编花台等等。由于绝大多数的竹编高手都来自农村,他们自己的联络能力是非常有限的,因此地方政府要做好牵线搭挢工作。现在我们已经能够在民俗节日庙会、文化古街、电视媒体甚至是奥运会的开幕式上看到竹编作品等的民间艺术,相信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深入贯彻下去,竹编艺术会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人民群众的文化视野中。 (二)竹编艺术自身的创新 民间艺术都是起源于民间来源于生活的,现实生活是其生存与发展的土壤,政府的扶持与保护只能起到辅助的作用。虽然现代传媒对竹编的冲击非常大,但这种冲击究竟是致命一击还是能够起到推进它进一步创新发展走向新的春天也还未可知。不论是国家财政的补贴还是地方政府的扶持这些外在的努力都是为了一个目的,那就是激发出民间艺术自身的源动力——创新。目前来看对竹编艺术的创新主要存在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雕刻的竹编造型以艺术品、民间工艺品的形式流传。虽然精美的竹编造型能够博得很多群众的喜爱,但是脱离了先代年轻人的喜爱也就失去了它原有的生命力和本真;二是活态的竹编艺术传承,作为一门古老的民间艺术它是造型与技艺的结合体,二者密不可分。传承的灵魂不仅是造型特点的继承和发扬,更重要的是竹编的实践,包括地方竹编创新和完善的技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重点保护的也是活态竹编艺术的传承人。创新要在继承优秀传统精髓的基础上紧跟时代的要求要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来使这门古老的艺术焕发出新的青春。因此对受众群体的培养是活态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成都的一些中小学已经在开设竹编艺术欣赏课程、在学生中成立有竹编兴趣小组,我们不奢望所有喜欢竹编的孩子们以后都成为传承人,但是只要这种活动能够延续下去,我们就是在为竹编戏的现在和未来培养新生力量。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中国传统漆器在创新中传承
- 下一篇:揭秘古老的手工造纸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