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塞腰鼓:穿越千年的战鼓
http://www.newdu.com 2024/11/29 01:11:20 网络 佚名 参加讨论
导语:安塞腰鼓是源起于民间的一种舞蹈形式,它源于军营,扎根民间,已有2000多年历史,古时是边关战士必不可少的装备。文化艺术界权威人士认为,安塞腰鼓是没有渗透进任何西方元素,最能体现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勇往直前之民族精神的民间舞蹈。 体现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安塞,位于陕北高原的边缘。它北临长城,秦直古道穿县而过,是中原农耕文化与草原牧猎文化的结合部,历史上多铁马兵戈的惨烈征战。从周朝起,白狄、匈奴、怀胡、鲜卑、羌、突厥等近20个少数民族先后占据过这里或在这里与汉人杂居。多民族融合与交流中的陕北,以血与火的代价吸收了南方、中原以及草原等地区的文化艺术精华。 腰鼓的产生与发展和安塞人的生活休戚相关,它源于军营,扎根民间,已有2000多年历史。相传秦汉时戍守长城的边卒,把腰鼓同刀枪、弓箭一起作为战斗必不可少的装备。遇偷袭,便击鼓告急,请求援助;两军对垒交锋,便击鼓助战,威慑敌人;克敌制胜,庆贺胜利,则敲鼓取乐助兴。 如今,安塞腰鼓已经成为一种成熟的民间舞蹈形式。这种由一群地地道道的农民表演的民间舞蹈,让许多从事舞蹈的艺术家叹为观止。 文化艺术界权威人士认为,安塞腰鼓是没有渗透进任何西方元素,最能体现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勇往直前之民族精神的民间舞蹈。 安塞腰鼓 源于自卫和宗教 著名作家陈忠实说:“其实我们现在看到的安塞腰鼓不是真实的安塞腰鼓,因为腰鼓秧歌不会在山顶、山坡上表演。” 安塞腰鼓的真实意图究竟如何? 安塞处于战争的拉锯之处。千百年来,由于杀戮和兵匪掳掠,出于自卫和宗教的双重目的,陕北人借助庙宇、神的玄妙和当时人的迷信心理,产生了“会”这种组织。一般的“会”由5个到40个村的村民组成。 “会”的活动围绕着庙来展开。每年腊月,各“会”将自己“会”里的年轻人集中起来进行秧歌排练。腰鼓就是秧歌中必不可少的艺术形式。 安塞腰鼓 腰鼓手由本会身体强壮、身手敏捷的青年人充当。他们的主要作用是展示本会的战斗力。千百年来,头戴盔缨马刷,身着羽巾战裙,脚蹬马靴,一副古代武士装扮的安塞后生,紧随秧歌队的头领“伞头”,遇到别的秧歌队时立即以斗士的姿态,在跳跃腾挪中,与对面过来的秧歌队争夺道路。队形乱了即为败者,就得站到路两边让道给对方;胜者则耀武扬威地从中间走过。 作为腰鼓手,在学习腰鼓技艺时会学到些武艺。解放前的安塞腰鼓里高难度动作很多,比如“二起脚”“三脚不落地”“无底洞”等动作。打上几年腰鼓的好鼓手,个个都成了身手不凡的汉子。 安塞腰鼓 逐渐走出秧歌队 解放后到上世纪70年代中期,腰鼓一直是秧歌中的一个表演类别,名称也只是叫腰鼓、花鼓或陕北腰鼓。70年代末期,有文艺工作者将腰鼓单独编排成文艺节目,出现在省、市的舞台上。 1984年5月,陈凯歌、张艺谋拍摄的电影《黄土地》,首次将腰鼓拉到山坡上表演;1986年2月,中国、日本合拍大型电视系列片《黄河》时,又将600余名腰鼓手集中到山顶上表演;1986年12月,央视举办的首届全国民间音乐舞蹈大赛上,以安塞腰鼓手为主组成的演出队首次将节目直接叫成“安塞腰鼓”。从此,安塞腰鼓走出了农家院落,走出了秧歌队,逐渐成了和秧歌并列的民间艺术形式。 如今,安塞腰鼓主要用于欢度节日。 安塞腰鼓 表演时,鼓手们多着宽松的素色衣裤,脚蹬白色运动鞋,鞋面缀以艳红彩球,头拢白羊肚子毛巾。每一腰鼓队多为40名至80名壮后生,每人一鼓二槌,另有4人至8人擂击两到三面大战鼓在场外指挥,伴以激越的锣声铙钹声唢呐声,气势磅礴。鼓手们的动作和队形变化复杂。路鼓边走边打,有跑有跳,把古代英雄为克敌制胜而精诚团结的情景表现得淋漓尽致。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侗族妇女染制传统布料
- 下一篇:“90后”女孩追梦 传承手工旗袍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