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贝雕:化平凡为神奇
http://www.newdu.com 2025/02/05 02:02:23 网络 佚名 参加讨论
导语:贝雕也是一门古老的民间传统手工技艺。贝雕就是选用那些有色贝壳,巧用其天然色泽和纹理、形状,经剪取、车磨、抛光、堆砌、粘贴等工序精心雕琢而成。贝雕是一个十分费心费神的过程,所以学贝雕一定要心灵手巧。 贝雕 早就听说过北海贝雕,也早就听说过一幅贝雕作品是由数百上千个贝壳在一双巧手精心打磨、粘合下拼组而成。日前,我们走进北海恒兴珠宝有限责任公司,一睹贝雕师们是如何将平平凡凡的贝壳,化为精美艺术品的。 学贝雕首先要心灵手巧 走进打磨车间,看到一麻袋一麻袋的蚌、贝、螺,嗡嗡作响的飞转砂轮和飞溅起来的粉末——眼前的一切似乎与印象中精美闪光的贝雕画搭不上关系。 据负责人介绍,贝雕看起来精细到比头发丝还细的雕刻纹路,全都是贝雕师在飞转的砂轮上手工打磨出来的。粗加工用大的像盘子一样的砂轮,细致的地方则用的是像头发那么细的一根磨条。 需要打磨的贝壳部件有的非常小,像是直径5毫米左右的孔雀羽毛,拿在手里打磨,一个不留神就被飞转的砂轮拉一个口子。只有熟悉雕磨的学徒才能继续学习组装,因为不过“制作关”就很难了解图纸上的每一个小零部件,这样就会影响拼接起来的效果。 原来,贝雕就是选用那些有色贝壳,巧用其天然色泽和纹理、形状,经剪取、车磨、抛光、堆砌、粘贴等工序精心雕琢而成。它不但具有贝壳的自然美,还包含着雕塑的技法美和国画的格调美。 “学这个首先要心灵手巧,有的人一生都无法掌握其中的技巧。”该负责人说。 最重要的是因材施艺 见到已年逾六旬的“广西工艺美术大师”张其凤时,她正埋头制作一幅《锦绣前程》的贝雕。张其凤是个地道的北海人,18岁从事贝雕工作,如今从业时间达44年,其作品常作为国内外重要活动的礼品。 张其凤向我们介绍说,贝雕画是通过数百上千个不同色泽、不同种类的贝壳雕刻,组合成一幅色彩斑斓的立体画。“接到设计图纸后,要把图纸上的元素拆开来,编号,描线,再根据颜色、大小、弯曲度,挑选适合的贝壳进行加工雕刻,再用白胶组合。”张其凤说,整个过程很精细、繁琐,纯手工制作,关键是要体现层次感,把握好光线明暗。 “一幅贝雕作品主题设计出来后,最重要的就是选料,要因材施艺。”张其凤一边指着手中的作品,一边向我们解释说,“按照贝雕传统,做贝雕画的选材贝雕师有自主决定权,而用什么材料,用哪一部分,最终效果全都依靠贝雕师的经验和感觉。一般来说,有斑痕的贝壳,锯成带疤痕的树木躯干;具有螺丝旋纹的贝壳,切成仕女的发髻;利用江瑶贝、银壳贝,制成树叶。还有,葡萄是用贝壳内层的紫色制作的,衣裙是利用江贝的层层纹理表现的。”张其凤说,“可以说,国画有多少种表现形式与构图,就有多少种贝雕画。并且贝雕画装框后灿烂华美,永不褪色。” 古老技艺重放光彩 贝雕题材传统上分为人物、山水、花鸟和博古四类,北海贝雕主要以“山水和花鸟”而著名。 《称心如意》是北海贝雕画中的经典题材,画面规格虽然不大,整幅画部件多、色彩杂、形态奇,在用料和做工上要求都非常高,整个作品至少要几十种贝壳。为了展示北海贝雕画的特有魅力和百分百原生态,工艺师坚持全部色彩都用原色贝壳来完成。 “为了采购这幅作品的原料,我们跑遍了广东、广西以及海南沿海,其中牡丹花用的是红口螺,菊花用的是白口螺,葡萄用的是猪仔螺,花瓶用的是兰海红和茶海红,龙、如意铜钱用的是白珍珠贝和黑珍珠贝,等等。”公司负责人说,“按照工艺要求,这些贝壳只能取其一小部分作为原料,整幅画仅仅材料原料就花去几万元,贝壳用料就达半吨多。” 几位老艺人用了将近3个月时间,终于完成了这幅北海贝雕的经典之作。2009年6月,在第10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上,《称心如意》一举夺得中国工艺美术最高奖“天工艺苑·百花怀”金奖,北海贝雕从此站上了新的高度。 如今,北海贝雕已经成为全国工艺美术界两大会展上的“获奖专业户”,这个有着悠久传承历史的民间手工技艺成为广西的骄傲。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河南民间艺术——棚口
- 下一篇:唐卡的制作与绘画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