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民间工艺 >

北京扎燕风筝的传承与发展


    曹氏风筝
    曹氏风筝是根据曹雪芹《南鹞北鸢考工志》复制出来的风筝工艺,起始于乾隆十九年左右。《南鹞北鸢考工志》详细介绍了43种风筝的扎、糊、绘、放技艺,每种都绘有骨架图、彩图,并配有扎糊诀和画诀,图文并茂,实属罕见。是对我国风筝的一个全面的、艺术的大总结,具有极高的思想意义、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2004年,北京奥组委将费保龄设计的“曹氏风筝雏燕”五件作为奥运会指定商品。
    
    北京扎燕风筝这一民间艺术的挖掘、申报经历了八年的艰辛历程。从区级非遗保护项目、市级非遗保护项目再到现在成功申请为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北京扎燕风筝及费保龄一起经历了蜕变。
    风筝在中国的起源,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战争的需要,古人以鸟为形,以木为料,制成可在空中飞行的“木鸢”。同为鲁国人的墨子与鲁班都制作过“木鸢”,由此推断,“木鸢”发源应在齐鲁。后来人们在风筝上系上竹哨,风吹竹哨,声如筝鸣,故称“风筝”。风筝艺术随着纺织业与造纸业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北京沙燕风筝、天津软翅风筝、山东长串风筝、南通六角板鹞与广东灵芝风筝等中国风筝五大流派。
    而居于五派之首的北京沙燕风筝,正是以曹(雪芹)氏风筝里的扎燕儿风筝为代表,其扎制的燕子图案化、拟人化,形神兼备,组成了充满个性与情感的燕子家族。
    风筝分为四种技艺,扎、糊、绘、放。扎是扎架子,首选毛竹,劈成二尺到一丈二不等的竹条,再烘干发汗,做热处理。
    扎燕儿风筝拟人表达真善美
    曹氏风筝的拟人化以扎燕儿为代表,有肥燕、瘦燕、比翼燕、小燕、雏燕,每个风筝都有个典故,有雄的、有雌的、结婚的、订婚的、老年的、小孩的等这么一个美满大家族,共有77种画法,多表达的是真善美。
    费保龄介绍:“‘比翼双飞’,是两个风筝前后叠在一起。比翼双飞,同命相依,‘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把唐明皇和杨贵妃在长生殿里的情调,用画面表现出来了,多美啊!美国的迪斯尼把米老鼠、唐老鸭的拟人化也不过50多年,而我们的风筝拟人化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了。”
    最早风筝谱为宋徽宗所著
    风筝不是仅供消遣的玩物,最早它还用于军事方面、传递信息、民间娱乐、表达爱情等,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世界上公认风筝最早是中国发明的,历史上有两次总结。最早的风筝谱是宋徽宗所著的 《宣和风筝谱》,再就是乾隆年间曹雪芹著的《南鹞北鸢考工志》,他把硬膀和软膀结合起来做成了复式的,结果效果很好啊。我的《曹雪芹风筝图谱》等几本书不是我发明的,是收集了历史资料,主要是把流散了的一些东西集中起来,总结成册,留待启发后人。
    只有曹氏风筝有独立文字记载
    不同地区的风筝做工、特色各有不同,分为不同流派。早期中国风筝有五大产地:北京、天津、潍坊、南通、阳江。北京风筝在汲取各地精华后,主要以文化内涵为主,具有北京特色。有独立文字记载的只有曹氏风筝,也是主流。
    而天津是港口城市,对于我国的风筝艺术向世界各地传送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像现在骨架可以折叠的风筝最早就是为了便于运输而发明的。其制作风筝多以动物、飞禽图案为主,吸收中国画、版画的优点。潍坊是风筝发明人之一墨子的故乡,有着悠久的风筝制作历史。
    人物介绍:费保龄
    
    风筝作为中国传统民间艺术深受北京市民的喜爱。在2008北京奥运会吉祥物中,北京扎燕风筝的代表——福娃妮妮更是走进了千家万户。北京扎燕已经溶入了世界文化的大舞台。而提起扎燕风筝,就不能不提国家级风筝大师费保龄。
    费保龄,民间工艺美术大师,曹氏风筝艺术家。1928年生,籍贯天津,长于北京。曾获首届北京工艺美术展“工美杯”金奖,1996年,鉴于费保龄在民间文化保护、传承和创作方面所取得的卓越成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他一级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
    费保龄多次出国参展、讲学,与孔祥泽同为曹氏风筝代表人物,是到目前为止惟一一位被国家命名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在做风筝的人中,费保龄占据了很多个第一:以个人制作的风筝进全国工艺美术展览会的,他是第一人;在中国美术馆办个人风筝展的,他是第一人;由中国邮票公司出版风筝邮票的,他是第一人;以风筝制作技艺入选北京工艺美术大师的,费保龄是第一个;入选北京特级工艺美术大师的,费保龄是第一个;获得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的,费保龄是第一个,而且是到目前为止惟一的一个。
    自学而成一代大师的费保龄,无疑已是北京风筝制作艺人中的翘楚。2008年,以费保龄为代表的北京扎燕风筝被列入第二批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又进入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公示名单。费保龄也被授牌,正式命名为“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北京扎燕风筝)代表性传承人”。
    不是世家的风筝传人
    在1980年10月5日《北京日报》头版的显要位置上,登载了这样一条消息:“宣武区银行顾全局向风筝艺术公司输送人才,著名风筝艺人费保龄可以发挥专长了”在这条消息旁还配有短评:“用人也要扬长避短。”一个人调动工作,竟然引起这般大的反响,可见此人不凡。1980年以前,费保龄虽然不具有一个正式的风筝艺人身份,但他制作的风筝已经是名扬中外了。
    这还要从1972年的全国工艺美术展览说起。因为当时正处在“文革”当中,很多行业都在停产或半停产中,对外出口贸易不是很正常,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主要以外贸销售为主的工美行业更是雪上加霜。七十年代初,一些外国团体可以到中国来参观、访问,他们想买具有中国特色的手工艺品、纪念品带回去,但是找不到,没有地方去买。外国人向我们的接待部门提出来。问题一层层向上反映。周恩来总理知道了这个情况,提出搞一个全国工美展览,把全国的工艺美术品都组织起来。对于征集参展作品,他讲了三条原则:一是黄色的不展,二是封建迷信的不展,三是丑的不展。这实际上也就是中国工艺美术作品的特点:赏心悦目,雅俗共赏。
    1972年9月3日,第二届全国工艺美术展览会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开幕。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届全国工美展,从开幕到结束,历时4个多月。那个时候,各种展览都不公开卖票,而是通过组织渠道发放免费的参观劵。一个行业内的展览,参观劵大部分都是经行业内部的单位发出去的,行业外的人如果在行业内没有熟人很难得到。费保龄这时还在银行工作。他通过朋友得到了一张参观劵,进到了民族文化宫的展厅里面。这一看,他急了。
    挺大的展厅中不只是没有北京的风筝参展,而且,那些外地参展的工作人员还说北京的好风筝已经见不到了,要买风筝得到他们那里去。
    费保龄心说:那是你们没看见,北京的好风筝就在我这里!他找到展览组委会,要求参展。展会的工作人员问他:你是干什么的?费保龄拿出自己的工作证。工作人员看看工作证,看看费保龄,觉得不可理解。“银行和风筝有什么关系?”费保龄说:“我会做风筝。”工作人员当他是无理取闹。“你要说会数钱我还信,别跟我们说做风筝的事啦。”把他推出门去。费保龄说:“我要见你们领导。”人家把门一关,连理都不带理他的了。
    
    费保龄心里憋了股劲。这展会他还是非要进去不可了。可那个年代跟现在不一样,到处都是高墙,想找个门路都不知道到哪里去找。转来转去,最后找到了在王府井大街上的中国工艺美术服务部。就是现在的工美大楼。当时这里只是一家以接待外宾为主的出售工艺美术商品的小店铺。费保龄至今仍清楚的记得当时工艺美术服务部里接待他的两位经理的名字。他们一个叫苏立功,一个叫姚连生。费保龄说:“我也不让你们太为难。我把我做的风筝拿来,你们给专家看看。他们要说行,我就展;要说不行,那我也就不费这心了。”两位经理说:“好。你拿来吧。”费保龄转身回家就把风筝拿来了。
    两位经理都是做工艺美术商品的买卖行家,清楚什么是好货。看到费保龄拿来的风筝,两个人顿时眼睛一亮。后来看到费保龄风筝的专家们一致的看法是:费保龄虽然是个业余做风筝的,但他做出来的风筝代表了北京风筝的传统,而且是北京风筝流派制作的最高水平。费保龄由此顺利地进了民族文化宫的全国工艺美展的门。展厅里专门为费保龄设了一个专柜,展出他的风筝。
    全国工艺美术展览由于受到各方面的欢迎,在民族文化宫展出结束后,很多作品又被转到全国农业展览馆继续展出。这一展就是三年。三年中,费保龄的风筝一直是最受观众青睐的展出专柜。很多国内外的顾客都来买费保龄的风筝。这一下,费保龄名声大振。
    1973年2月的《人民中国》画报上,特别介绍了费保龄和他的风筝。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张仃院长也对费保龄的风筝赞不绝口。后来,在一些重要的展览和对外工美交流时,张院长总不忘了说一声:让老费参加。带点老费的风筝。1995年,湖北莲花山碑林特别为费保龄的风筝立了17块石碑,石碑每块高60厘米,17块全长共约20米。碑上面的题字原文由孔祥泽提供,碑名题字既是出自张仃院长的手笔。
    1980年,费保龄和哈家、孔家等风筝名家一起,由中国美术馆牵头,成立了北京风筝协会和北京风筝公司。费保龄被推荐为北京风筝协会副会长。费保龄要去专业做风筝了。这成了引起《北京日报》关注的一件新闻。到了风筝公司之后,费保龄真是如鱼得水。风筝公司的产品大部分都用来出口,每年费保龄都会应邀到国外去进行表演,到外国院校进行讲座。
    1980年5月10日,以费保龄绘制的北京扎燕风筝为版制作的风筝特种邮票上市了。这是我国邮电部发行的第一套风筝特种邮票。这套邮票上面一共出现了4种扎燕风筝:雏燕、瘦燕、半胖燕和比翼燕。前三种雏燕、瘦燕和半瘦燕,面额是8分一张的,各印了1500万张;第四种比翼燕,面额是7角一张,发行了100万张。
    扎燕情结:做出风筝中的诗情画意
    
    北京放风筝的人里面有一位叫孔祥泽的。他的手中有一份传说是曹雪芹写的《南鹞北鸢考工志》的手抄本。1963年的春天,刚做过胃部手术的费保龄有了两个月的病假,他天天到广场去放风筝。这天,孔祥泽走到正仰头放线的费保龄身边,对他说:“您这个活真好。”当时,费保龄放的是一个五尺长的半胖燕儿,是按照当年王四的风筝活做出来的。费保龄一听有人夸他的风筝很高兴。他抬头看看孔祥泽手中拉着的线,说:“您这活不是金老爷子的吗?”这是行家夸人,一下子就能说出对方的出处。孔祥泽大喜。他邀请费保龄和他一起来复制《南鹞北鸢考工志》手抄残本上的风筝。
    两个人从此开始了一项历时30多年的伟大工程。
    有过做手工活经验的人都知道,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一件活很容易,想怎么做都成。但要按照别人给的样子做,那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了。手工技艺是一个人思想和材料结合之后的形成体,你要实现的是人家的愿望,你知道人家出这个样子时是怎么想的吗?你了解这样子产生的前因后果吗?都说人心难测,手工艺人的心更是沟壑纵横。要把只是简略写意的扎制歌诀和在30年前用铅笔拓描的图谱,还原成色彩绚丽、撒手就能上天的活物,谈何容易?
    孔祥泽的誊抄版本上面记有21种扎燕风筝的制作方法,其中分为扎糊法和画法。这些扎法和画法都是用歌诀形式表现出来的。这些画诀到了费保龄手里,他一开始并没有觉得有什么难以复制的地方。孔祥泽给费保龄看的那些风筝谱上说到的那些个种类的扎燕风筝,北京的风筝行家们日常也都在做着。画诀上说到的画样,平常的风筝上也都看得到一些散落的样子,只是没有像画诀上要求的那么完整。费保龄在很短的时间里,就照着风筝谱上的扎诀和画诀做出了几只风筝。
    风筝复制工作虽然进行得很顺利,但费保龄并不是那么容易满足的人。他发现,用现有的风筝绘画元素虽然可以再现曹雪芹的风筝谱,但那些画诀中的文字里面所蕴涵的东西,似乎是难以用现成的东西原样照搬的。那是另一种境界。他无法入睡。不论是白天还是黑夜,那些画诀一直在他的脑袋里面盘绕。
    瘦燕扎糊出来了。开始彩画了。“眉心夔纹翠点碧,眸外花颜红润玉。”这句歌诀好理解,是说燕子的眉心要画上夔纹和翠绿色,眼球外睑用红色。“琴瑟凝歇曲似终,降幅缤纷舞又起”这句又怎么理解呢?“曲似终”怎么落实在画面上?多少个夜晚,费保龄的脑袋里的燕子一直没有栖息。一天,当他看着手中的风筝在天空中远去时,他猛然间悟到这句画诀的真谛!扎燕的燕翅和燕尾上的羽纹原本是画成直直的线条的,这不对,应该要改画成曲线形的。就如同美女赵飞燕身上所穿裙子上的花纹。以前人们放的风筝大,在放风筝的时候,会在风筝线上续一些做成锣鼓、风琴这般的小物件上去。它们随着风筝飘飞发出很动听的声音,如演奏乐曲一般。这样,当风小的时候,在瘦燕上带的锣鼓、风琴声音会渐渐弱下去,给人的感觉就如一只曲子即将演奏完毕。而赵飞燕裙子上的花纹随着距离的变化,使人视觉上感觉它们在旋转着一点点收拢,而花纹中那些红色的蝙蝠又如桃花瓣一样犹自盘旋、飞舞。什么叫画意诗情?这就是。
    2008年,已经是八十高龄的费保龄在说到这些画诀和扎糊诀时,仍然出口成章。这些已经成了他身体中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它不是鼻子,也不是耳朵。不是让人看见的表象。它是血液。是神经。是内在的本元。已经无法同他分割了。
    心血凝聚“世界最美的书”
    台湾有一本创办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汉声》杂志,这本杂志一直致力于收集、整理中国传统的民间文化,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1988年,《汉声》杂志的编辑在北京的一次民间艺术研讨会上,见到了费保龄和他绘制的风筝图谱,大为惊异。这也促成了《曹雪芹扎燕风筝图谱》和《曹雪芹扎燕风筝图谱考工志》两书的面世。
    在2006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曹雪芹扎燕风筝图谱考工志》一书的序言中,记述了这两本书的编辑、出版的过程:
    “一九八八年,汉声编辑到北京参加第一届中国民艺学理论研讨会时,结识了费保龄。在翻阅他的扎燕风筝图谱后,大家不只被这精美的风筝画面给吸引住了,还被孔祥泽摹抄的各式扎燕的画诀、扎糊诀所震撼。我们立即展开编辑工作,概括地介绍曹雪芹的风筝艺术,刊登在汉声民间第三十八期《曹雪芹风筝谱》。在与孔祥泽第一次见面之后,我们再多次远赴北京,和费、孔二位先生讨论其中最精彩的扎燕风筝歌诀、图谱,逐句将歌诀翻成白话,按照各式图谱记录其所表达的内涵。为了使歌诀详解能够清楚明白,我们尝试了多种编排方式,最后决定以指示线联结图、文相关之处,展开歌诀、说明文和图解的详解。对于图谱中所用图片,也一幅一幅地参照原作在电脑上仔细修色,使之尽量能表现出原作之美。在一连串搜集、整理、编辑的工作后,终于在一九九九年完成编辑工作,编成《曹雪芹扎燕风筝图谱》及《曹雪芹扎燕风筝图谱考工志》二书。《曹雪芹扎燕风筝图谱》的主要内容是将费保龄所绘制的六种七十三幅扎燕风筝图谱加上说明文字,指出其所表现的吉祥涵义;以欣赏风筝艺术画面为重。《曹雪芹扎燕风筝图谱考工志》则是详细解释孔祥泽提供的画诀、扎糊诀,并记录下费保龄在北京椿树头条为我们制作蓝锅底雏燕风筝的示范;内容以工艺部分为主。”
    这本书在2007年德国莱比锡世界图书博览会上,被评选为“世界最美的书”。
    
    为了这本“世界最美的书”,费保龄真是费尽了心血。当时,他住在北京宣武区椿树头条胡同里的老房子里。房子不大,床上、地下,装衣服的柜子里,放的都是他的风筝画谱。1990年10月17日的下午,就在椿树头条的这座小院里的,费保龄带着他的徒弟,为《汉声》杂志社的编辑们示范了一只扎燕风筝的全部制作过程。
    秋天的北京,天高云淡,裸露在衣服外面的身体已经感受到阵阵寒意。费保龄把他要用的竹篾儿条、麻绳、白胶、宣纸和颜料放在老北京人过去在院子里吃用的那种小桌子上,把劈刀、平刃刀、大钳子、小钳子、尖嘴钳、锉、剪子、锯条、尺子、画笔、蜡烛还有打火机等制作工具一字排开,开始做一只雏燕风筝。《汉声》的社长黄永松负责摄影,编辑吉兆申则在费保龄边示范边讲解的过程中,把全部的制作用文字记录下来。太阳在行走。为了满足拍照的要求,62岁的费保龄不时停下手中的活来移动一下桌子的位置。我问费保龄:“当时觉得很累吗?”费保龄说:“没有,就跟平时做风筝一样。天天做,有什么可累的。只要能做风筝,就是一种享受。只不过平时做的时候想到哪就做到哪,可能会有一些新的想法,改一改画样,但那天因为要拍照,就老老实实地把一套过程都做了一遍。做的更精细一些罢了。”
    在成书的《曹雪芹扎燕风筝图谱考工志》上,费保龄演示的蓝锅底雏燕风筝的制作占了整整8个页码的篇幅。还从来没有一本有关工艺美术的书中,出现过如此详细、完整、直观,并且具有很强的装饰感的风筝制作内容。这种表现方法也成为后来工美书籍出版的一个范例。
    1999年,《曹雪芹扎燕风筝图谱》《曹雪芹扎燕风筝图谱考工志》终于面世。
    有了这次合作,那些一直在争论曹雪芹的风筝是否真的存在的人们,才有幸第一次见到了这个传说中存在的东西的面目。争论肯定还会继续,但这次有了一个实实在在的把子,而不再是几页残稿,三两句口述了。从费保龄第一次接待《汉声》的工作人员,到两本书的出版,历时9年。这其中,《汉声》参与这项工作的人员换了一拨又一拨。费保龄一度曾经以为在今生也见不到书的出版了。当这两册书的编辑之一和摄影师陈密把书交到费保龄的手中时,“老头儿一下就哭出来了。”
    2006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将《曹雪芹扎燕风筝图谱》《曹雪芹扎燕风筝图谱考工志》这两本书由《汉声》的繁体版转为简体版出版时,费保龄事先并不知道这件事。当北京大学出版社的工作人员将100本样书送上门时,老头儿再一次被巨大的惊喜感染了。他已经快80岁的那张脸,真的就像是他笔下画出的小雏燕那般:“双瞳澄似秋水,两颊艳若荷花。眉开眼里含笔,黄口呢喃学话。”他说:“这下有更多的人知道北京扎燕这样的好风筝了。没有比这个更让我开心的了。”
    让风筝装点北京的蓝天
    
    费保龄有个习惯,只要天气好,每天都要出门到天坛里面去转一圈。他的路线基本都是固定的,从离家最近的公园东面进去,往前走不远,就有放风筝的。天坛里空地多,三五扎堆放风筝的人也多。看到放风筝的,费保龄就站住看上一会儿。凡是常到天坛里面来放风筝的人,都认得费保龄。“老爷子您来啦!”人们和他打招呼。“放放放。您玩您的,我看看。”费老爷子跟每一个放风筝的人说起话来都很随和。年龄在一天天增长,这使费保龄也很感慨。“老了,自己放不动风筝了,喜欢看别人放风筝,甭管做的怎么样,只要是风筝我就喜欢。”
    天坛里有不少游商,手里拿着风筝向游人兜售。都是那种大三角形状的,用塑料做的行活,开价10元钱一个,真要买,5元钱给你。要放风筝的线再单加钱。“这种风筝您还看什么劲?”有人对费保龄说。费保龄说:“只要放起来就是好风筝。不管贵贱,能自娱自乐、锻炼身体就成。不能看不上人家的,拿自己的优点和别人的缺点比,那是无知。要拿自己的缺点和人家的优点对照,提高自个儿,这才是对的。”话是这么说,可看着人们放的风筝越来越不讲究,费保龄心中隐隐作痛。“再这么下去,老北京人的好玩意可就都没了。”
    放风筝的人看见费老爷子,总要停下来向他请教几句。怎么糊啊,怎么画啊,怎么放啊。问到什么,费老爷子回答什么。他说:“谁要有兴趣自己动手作,我就教。”不少人在和费老爷子的交流中,起了拜师的念头。费保龄如今最满意的两个徒弟杨利平和武金茂就是这么收下的。2003年,北京市工艺美术协会为大师举办收徒会,杨利平和武金茂一起正式拜在了费保龄名下。
    两个徒弟学得上心,费保龄也教得用心。他在继承,他在传授,他更在发展。费保龄从孔祥泽手中看到的那些手抄页上,风筝图谱几乎都是半成品。每种风筝一半是骨架一半是图绘。图绘是黑白的,没有颜色。《汉声》出的那两本书上的彩图,都是费保龄以这些半成品的图例做参考,通过对画诀的破译而画出来的。
    让费保龄的两个徒弟自叹不如的是,师傅在指点他们扎制风筝、画制图样的时候,就如同在吟诵一章诗篇。
    2008年4月2日上午,清明节假日的前一天,在永定门南广场上一个以“传承亲情、放飞心灵”为主题的风筝放飞活动正在进行。当风筝爱好者们往广场上聚集时,很多群众驻足观看。费保龄也来了。他带了两个微型扎燕。“这么小的风筝能放吗?”
    “放不起来那能叫风筝吗?”费保龄的扎燕和旁边那些扎技精湛、造型丰富多彩的风筝一起,在蓝天白云间遨游。“观其以天为纸,书画琳琅于青笺。”风筝如一幅幅美丽的图画,装点着北京的天空。费保龄说:“这就是我想要看到的。多美啊!北京的天空就应该是这样的。”80多岁的费保龄站在草地间的甬道上,脸上的皱纹开了,两只眼睛璨溢生辉,就像是一个孩子刚得到了他心爱的玩具。
    风筝传承不能局限于图谱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特点,社会总是在发展。比如磨玉,现在有了机器,我们就不一定还要手工去磨。技艺的传承也不是这个意思。祖先3000年前留下来的好多东西,现代人都不知是怎么回事了,这就需要有文字记载参考。费保龄现在做的就是这个事情。
    费保龄说,传承不是倒退,只是得有人知道我们的前辈,得明白那到底是怎么回事儿,知道它过去是怎么做的,现在是怎么做的,有个比较,也才能有逐步的发展。
    费保龄常跟徒弟们说,要以师傅的图谱为主线,举一反三,不要局限于图谱。比如语言,现在的语言越来越简化成了一种符号而失去它的更多意义,搞艺术文学的人必须懂得古文,明白典故,不然搞不了文艺。风筝作为民间艺术的一种,它的传承也应该是这样的。
    《曹雪芹风筝图谱》画诀和扎糊诀
    比翼燕画诀
    比翼双燕子,同命相依依。雄羽映青彩,雌羽耀紫晖。相期白首约,互证丹心誓。眉展喜兴发,顾眄神采奕。拥拥多深情,绵绵无尽意。引领瞩遐观,襟怀犹但适。为筑双栖室,撷取连理枝。卜居武陵溪,仙源靡赋役。相敬诚如宾,直情非伪饰。偕隐岂邀名,滤泊实素志。昨夜新春雨,花开不违时。牡丹已葳蕤,红绿交相辉。彩蝶翩翩来,迷花不知惜。锦衣纨绔者,尽是轻薄儿。耻与挤辈伍,联秧去云霓。
    比翼燕扎糊诀
    比翼双头燕,扎法格调变。头高一作基,八一乃其范。胸腹是正方,个半宽为宪。梢软膀兜浅,受风匀也遍。比度五七强,横平须略欠。裆同头之高,风自中路散。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