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民间工艺 >

海南崖州布技艺丰富多样 曾被当做贡品输往朝廷


    
    原标题:悠悠崖州“布”了情  
    悠悠崖州,千年文化灿然。拂去历史的尘埃,凝集着古崖州人智慧和心血的崖州布,依然在岁月里闪光,丰富多样的手工织染技艺让每一匹崖州布都独一无二,而作为崖州布最高级产品的崖州龙被则已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乐东利国镇新联村里,村居民宅多是小楼配大院的格局。成排的村舍中,深藏着一个崖州布的小世界。这间位于民房二楼的十余平方米的收藏室,藏着500多匹崖州布。走进这里,抚摸着那一匹匹带有久远气息的布料,几千年前黎族人的智慧和古崖州人的心血仿佛穿过岁月浮现眼前。
    收藏室里的这些布料,是收藏家周长征花了十多年的功夫,逐步从民间收集到的几乎是海南现存的所有品类崖州布。
    崖州布能有多珍贵?贵得过黄花梨吗?在周长征心中,还真的是!在他眼中,海南崖州布是古崖州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汉族人迁移到海南黎族居住地区后,经过对黎族传统棉麻织造技艺的改造,又独创性地融入了中原文化元素,而后逐渐形成的海南汉族人独立的纺织文化。
    根据史料记载,崖州布最早可以追溯到汉朝,在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纺织品种,就有当时海南地区的贡品“斑斓布”。而周长征认为,崖州布的最大贡献,就是通过元代纺织家黄道婆之手,将海南棉纺织技术传入中原,进而极大提升了中原地区的棉纺织生产力。“如今,‘松江黄道婆棉纺织技术’和‘崖州龙被’已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两者都源自古崖州棉纺织技术。
    A崖州布:海南纺织文化的结晶
    崖州纺织文明代代相传
    “国内著名的民族考古学家宋兆麟曾有过论述,我国种棉织布在宋元时候才流行开来,但是棉花是外来的,又是先在少数民族地区种植的,其中海南就是传入棉花的南路码头。”周长征在收集崖州布的同时也在研究崖州布的起源和发展历史。他介绍,居住在海南山区的黎族先民,很早就懂得根据植物纤维的软、硬、粗、细、长、短和柔韧的不同特性,探索出了编制植物纤维的技能,并发明出纺轮、踞腰织机等原始纺织工具。
    春秋战国
    “春秋战国时期,黎族先民的纺织原料从各类野麻、树皮等粗硬纤维,慢慢发展到加工海南岛本土的木棉和野棉,从而纺织出了早期的棉麻混纺布和纯棉布。”周长征说,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尚书·禹贡》就有“岛夷卉服,厥篚织贝”的记载,吉贝是黎语中棉花的意思,说明黎族当时已具备纺织木棉技能。西汉时期海南上贡的广幅布,基本上就是古崖州海南黎族妇女使用吉贝纺织出的质地精良的织锦。
    汉朝
    而汉族人的到来,则为海南本土棉布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创造力。根据《汉书·高祖纪下》的记录,朝廷征发所谓“罪人”“赘婿”以及商人共约50万人防卫于五岭,“使与百越杂处”。其中,有部分人到达海南岛,和黎族融合生存。汉族人在这里学会了黎族棉纺织技术,并融入中原文化元素和海岛热带民俗特色,制作出了独树一帜的崖州布。“自汉代起,琼南古崖州地区的汉族移民已经懂得织造出质地精良的棉布,与黎族广幅布一起泊出,作为贡品输往朝廷。”周长征讲道。
    唐朝
    如果要细数崖州布发展史上的鼎盛时期,那必定是唐朝。“唐朝时期,随着商品贸易的发展,海南出产的棉布、斑布大量外销到内地,最远卖到了中原黄河以北,在国内非常有名气。”周长征还介绍,唐朝时期海南棉布之所以可以大量生产并外销内地,是因为外来高产量且优质的草本棉被引入海南种植,取代了低产的灌木野棉和木棉,更让崖州布提高质量、扩大生产有了前提条件。
    宋朝
    到了宋朝,海南更制作出了“海南白布”“海南棋盘布”“海南青花布”“吉贝布”“吉贝花布”等多种棉布。
    周长征从古籍《宋会要辑稿》中找到对这一时期崖州布发展的描述:仅宋高宗年间,朝廷从崖州征调的棉纺织品就有24个品种。在当时,从崖州而来的“吉贝布”都被打上了崖州的商标,内地人都称之为崖州吉贝布、崖州食单、崖州盘斑布、崖州织锦、崖州被等。
    元代
    在周长征看来,因元代女科学家黄道婆的推动,让海南棉纺崖州布技术造福了整个中国。元贞年间,即1295年至1296年,从崖州地区走出的织女黄道婆,将崖州最先进的棉纺织车和棉纺织技术带进了松江乌泥泾,形成了松江棉纺织技术。元末明初史学家陶宗仪《辍耕录》卷二十四中首次记载了这位古代女科学家的生平,称其“造捍、弹、纺、织之具,至于错纱、配色、综线、挈花、各有其法”,通过将崖州纺纱的单纺车改进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纺纱工具——三繀脚踏纺车,大大提高了纺织效率,织出了“被、褥、带、帨,其上折枝、团风、棋局、字样,粲然若写。”
    明清时期
    “这一技术,比英国、德国等早了有四五百年的时间,这样的贡献,不论是对松江,还是中原大地乃至全世界的棉纺纱技术,都是一个历史性的重大突破。”周长征肯定地说,纵观整个崖州布的发展历史,即使是在鼎盛时期,崖州布的生产方式仍然是家庭小作坊的形式。技术最为高超的织女所产的崖州布或崖州被,往往流入上层社会,而一般的崖州布,则作为商品输往内地。明清时期,借助崖州地区海港贸易繁荣之便利,崖州布也曾被过往商船带去海外,出现在日本、英国、德国等地的人们眼前。
    民国时期
    周长征收集的崖州布,最接近现代的藏品,也要追溯到民国。因为到了清末和民国初期,西方机器传入中国,棉纺织机械作业逐渐取代耗时又费力的传统手工拧线纺纱的劳作,工业棉线开始大量流行。同一时期的崖州布也多数选用工业棉线来纺织,“这时期的棉纺崖州布具有较密实平滑的质感特征,质地沉,名叫‘车子线布’、‘团线布’或‘番惠布’。”周长征说。
    新中国成立后
    解放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农村劳动力的解放和女性地位的提升,手工棉纺织技术再也不是女子必须传承的一项女红了。越接近现代,这项古老的手艺传承也就越发失去了活力,“解放后的合作社时期,布匹可以用布券来换,慢慢就没人再自己织布了。”周长征介绍,到今天,也只有一些八九十岁的老阿婆会这门技术,一些精美的崖州花布,已经是后人无法复制的珍品了。
    崖州布织染技艺多样
    在周长征的收藏室里,几排靠墙的货架码放着一匹一匹的崖州布,靠左侧的木架上是单色崖州布,包括白色、藏蓝色和黑色。记者注意到,即使是同种颜色,色彩的浓淡也不是完全一样的。
    “崖州布所用染料一般都提取自植物和有色矿物,常见的有黑、黑蓝、淡蓝、深蓝、草绿、天青、淡青、粉红、大红等很多种颜色。”周长征指着这些布料说,不少植物染料本身就是民间中药,如染料靛蓝使用的大青叶,就具有消炎祛湿的功效。因此,民间历来都有“土布能养身”的说法。由于布色是手工染制,所以这里没有两匹布的颜色完全一致,每匹都是独一无二的。
    右侧的木架,则是花布的天下。周长征抚摸着一匹匹柔软布料一一介绍,“花布是使用事先染好色的综线,通过经纬线搭配织成,有斜纹花布、指甲花布、胡椒粒花布、柳条花布、格井花布、青白花布、青绿花布、斑布等等。现存崖州布中,八成的品种我都收集到了。”
    崖州布不仅花色品种丰富,织造技艺也多种多样,除了最简单的单布、双布、花布以外,还有巾布、手帕,以及坐褥、桌裙、崖州被,挂联和贺帐(包括大帐、小帐),织绣技术的难度逐步递增。
    除了纯棉崖州布,周长征的收藏品种还有棉麻纤维混织的“二春麻布”。这种布料在用线上,以经线使用丝或麻线、纬线用棉线一起纺织而成。“二春麻”具有棉布吸水性好和麻布透气耐磨的优点,“但这项棉麻混纺的手工艺织技术,在清末民初就已经失传了。”说到这里,周长征语气中透露出惋惜。
    值得一说的是,周长征的崖州布里,有一匹颜色独一无二的崖州布。这一匹布呈暗褐色,手感有些硬。周长征介绍,这是用猪血固色后的半成品,“以前有的人家染布是在染色后再通过染媒固色,猪血或者牛皮煮的水,都有助于增强染色效果。”
    B崖州被:
    古崖州棉纺织绣最高水平的代表
    作为一个比崖州布更为高级的作品,崖州被被周长征誉为代表了古崖州地区棉纺织绣的最高水平。因为一幅崖州被,汇集选料、纺纱、染色、织布、配色、绘图、刺绣等多道工序技艺。因为崖州被被面上绣有龙凤图,便被今人称为“龙被”。在旧式富贵人家里,讲究的做法是,崖州被要搭配被架才像样,就如同太师椅配套有坐褥,八仙桌配套有桌裙一样。
    “在琼南古崖州四区、五区民间,崖州被常有‘绣被’的叫法,在东方一带又叫‘挂公做被’和‘花被’。”周长征根据可考的史料记载了解到,崖州被织造历史十分清晰,始于唐宋,终止于民国时期。由于其色彩、图案、时代工艺不同,款式也多样化。常见的崖州被一般都是三联幅组成一套,质地厚、质量也精良,宽约有1.4米,长约有1.7米不等。
    比肩西藏唐卡
    波斯地毯之美
    “我第一次看到崖州被时,太震惊了!”白沙河谷本土文化园园长袁金华说,在他40多年的收藏生涯中,只发现西藏唐卡、波斯地毯中有这样精美得像是字画一样的纺织品。而崖州被的配色美雅,从审美角度和所需的技巧功力,相比前两者也毫不逊色。
    在白沙河谷本土文化园中,袁金华和周长征带我们参观了崖州被收藏品。最早从元代,一直到晚晴时期的崖州被,被高高挂在玻璃保护墙后,远近观察,果然如陶宗仪所描述的,花纹“粲然若写”。
    周长征介绍,崖州被是由底被和绣图构成的,底被也有织工精良的作品,往往由墨蓝色或是白色为主打颜色,或是双色混纺。其上,再由绣娘一针一线绣上繁复华美的龙凤、花鸟、枝蔓等图案,构图典雅,色彩鲜艳,多为明黄、棕红、紫红、紫色、草绿,做工精巧,针法依据不同的朝代审美,有不同的变化。
    其中一幅元代的崖州被,颜色偏暗淡,棕麻的底色,织出深棕、浅棕、淡黄和米白色的方形花纹。曲折的线条尤为奇特,是扭成正方形或是圆形的样子。据袁金华介绍,这种特色的图案名叫“拉不紧”,是源于商代四川等地少数民族使用的一种图案,其线条不包边不闭合的特色造型,有着“连绵不断的、长长久久”的寓意。
    明清时期的崖州被,则出现了更多中原文化元素,如被面正中的图案多绣有龙凤图、鱼跃龙门图或麒麟图,主图周围及被的上下端,又点缀有各种吉祥花、鸟、藤纹。
    “明代的崖州被绣工更为活泼,从龙神上的胡须、鳞片、鬃毛,到被边花枝、叶片的线条,都十分跳跃和动感,整个图案像是随时要流动起来一样,明显感觉到那个时代的蓬勃生命力。”即使看过很多遍了,袁金华在点评时仍然忍不住赞叹。
    到了清朝,崖州被绣图的选色更加丰富了,多了明黄、深紫、砖红、草绿等颜色,而花纹则更为繁复密集,线条趋于圆润柔和,“但这种花纹特点,你也可以看作是没有个性的体现。”袁金华说,清朝,特别是晚晴时期的崖州被,绣工浮躁,懂看的人,也能感觉出作者处在一个动荡的时代背景中。
    崖州被曾是
    富贵人家的脸面
    由于崖州被是在已织成的被底面料上,再重新构图,由少数技艺精湛的绣工,选用事先染好色调的丝线刺绣。因此,织造极为考验织女绣娘的技巧,又费时费工,成本也极高。周长征介绍,崖州被的功能是多样性的,做为挂饰时,用于空间隔断,显示出这家人的富贵雍容。
    在民间礼俗活动中,根据不同需要,将崖州被挂出来体现不同的功能,如遇哀事,按照旧制传统的用法,要将崖州被披在被架上,布置在厅堂正中,隔在停尸床和八仙香案中间,方便孝子前来吊唁上香。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