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民间工艺 >

传统技艺要打破门户之见重构影响力


    
    说到传统工艺美术,广州人耳熟能详。那精美剔透巧夺天工的“三雕一彩一绣”,那广式建筑中仍然可见的砖雕灰塑、石湾公仔……这些凝聚着历代能工巧匠心血的艺术品,数百年前就名扬海内,成为代表时代工艺极致的贡品;或是沿着海上丝绸之路远销海外,参与构建了西方对东方的文化想象。
    然而,在辉煌背后,如今的广州工艺美术行业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与挑战,3月16日,近五十位传统工艺美术大师、非遗项目传承人、工艺美术界专家学者在广州传统工艺美术中心聚集一堂,共同探讨广州传统工艺美术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并探讨如何利用广州传统工艺美术中心这个平台,促进行业的发展。
    这次研讨活动由广州市工艺美术总公司、广州市工艺美术研究所联合举办。与会专家结合自身数十年的探索经验与对行业的不懈观察,为传统工艺美术行业诊脉。
    在最辉煌的上世纪中叶,二三十岁的“工艺大师”比比皆是
    谈论当下的境遇,无法剥离曾经的文脉。
    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初,公私合营,民间手工艺人的身份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作坊式生产经营模式被打破,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广州工艺美术行业取得了大发展,形成了众多的工艺美术工厂和从业人员。例如南方玉雕厂、大新象牙厂、广州市工艺美术研究所等单位,在当时聚集和培养了一大批技法精湛、创作力丰富的人才,今天的国家级、省级大师,几乎都经历过那段集体主义创作时代的琢磨与淘洗。
    那也是广州工艺美术行业最为辉煌的年代。广州市工艺美术研究所研究员、工笔画家周天民回忆说,那段时期,工艺美术制品承担了赠送国礼、出口创汇等重要任务,由国家与各级政府统一订购,整个行业受到大力支持;作坊式单线相传的传承方式被打破,年轻的从业者进厂之后可以广泛学习各家之长,接受系统培训,从而创新出自己的风格;单位承担了创新成本与风险,工艺师们可以潜心创作,没有后顾之忧,往往可以花费较长的时间攻克工艺难关、创作新的样式……那时,广大工艺美术家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开拓创新,创作了一大批反映时代精神、体现高端水平的作品,形成工艺美术领域百花齐放的局面。
    周天民说:“说传承与发展,看一看行业中坚力量的年龄就可以得到直观印象:今天在座的各位工艺大师,很多已经年过七十,最大年龄的有接近九十岁的,没有三十岁的大师。但是上世纪中叶,有一批二三十岁的优秀人才已经创作出不少代表性的精品,可以独当一面、自成一家,成为省市级的工艺大师了,现在为什么不可以呢?这不能简单地认为是个人的勤奋与积累不足,肯定是行业性的问题。”
    广州工艺美术行业正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
    与上世纪中后期相比,今天的工艺美术行业面对的情况又是如何呢?
    广州轻工工贸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傅勇国介绍说:“广州工艺美术行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由于市场和行业环境因素的变化,如今正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一是国内外市场需求不断减小;二是生产规模小,小型企业和个体作坊占整个行业的70%以上;三是专业人才缺乏,面临青黄不接的困境;四是行业市场不够规范,没有形成产业集聚等等。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共同面对和解决。”
    在整个行业被推向市场的初期,一系列问题还没有暴露出来,年富力强的大师们在上世纪80年代末离开工厂之后,纷纷组建了自己的工作室,重新回到了师徒相承、小规模制作的生产方式。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问题就逐渐暴露了出来——生存逼迫着工艺师们迎合市场,大量制作市场接受度高的,“好卖”的或者被订购的产品,无法抽出大量时间与精力去创新;家庭式的小型企业舍不得投入足够的资金、原材料和承担风险的心理准备,不倾向于支持创新;市场需求减小,个体化的公司通常不具备完善的职能分工,工艺师们在创作的同时还要克服不善于经营管理的困难,承担自我宣传营销的工作;同行不再是单位同事,而都成为了竞争对手,这也一定程度上导致工艺技法交流程度降低,倾向于“藏绝活”,于是本来就越来越少进入这一行业的年轻从业者更加无法得到充分的学习;甚至传承传统工艺就需要材料与工艺的原汁原味,而这又与节约高效的现代生产伦理有所矛盾而担心被政策性淘汰……在研讨会上,这些问题被不同的工艺大师反复提及。
    值得庆幸的是,工艺美术行业的发展迎来了政策的春天。傅勇国介绍说,不论国家,还是省市的十三五规划建议中,都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写入规划中,特别是广州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提出“加强三雕一彩一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利用”。这些充分体现了国家和省市对于工艺美术等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
    “可见,广州工艺美术行业的发展正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我们要做的就是要坚定信心,把握市场需求,加强行业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调整产品结构,创新营销模式,形成产业集聚,打造具有广州特色的工艺美术品牌影响力。”傅勇国说。
    广彩、广绣、牙雕、玉雕、铜印等传统技艺均已走进高校
    “工艺美术要有未来,一条很好的道路是到高校里面去传承。”玉雕大师尹志强受华南理工大学邀请开设玉雕课程;牙雕大师谢蔓华多年来与广东省内部分学校合作,在美术设计专业中开设讲座课程,讲授传统工艺纹饰与技法;广绣传承人梁秀玲也多次进入高校、职专等院校传播基本针法技艺,希望引发学生兴趣,从而接触工艺美术。据了解,这几年来,广彩、广绣、牙雕、玉雕、铜印等传统技艺均已走进高校,由工艺大师带徒授课,大师们一方面继续寻找能潜下心来跟随自己,长期从事工美行业的传人,一方面也有了走进校园传承未来的共识。谢蔓华说:“行业要发展,必须打破门户之见,与美术教育界发生联系,一方面吸收新的美学素养,一方面将传统工艺美术中精华的部分传播到当代美术教育中去。”
    这是工艺大师们为行业寻找持续发展之路的一个例证。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卢博仪处长表示,以“三雕一彩一绣”为代表的传统工艺美术类的非遗项目有32项,代表性传承人53名,数量最多,含金量高,是我市重点的扶持项目。政府设立了专项补助经费每年扶持市级非遗项目,同时每年固定对代表性传承人进行补助。除此,正在研究制定《广州市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人才工作方案》明确支持设立大师工作室和扶持大师传艺授徒。政府有关部门将持续增大对传统工艺美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宣传与投入。
    傅勇国代表广州市工艺美术总公司回应说,作为工艺美术行业的老企业,应该为行业的发展做出更多努力。除了组织本次研讨会外,工艺美术中心计划在今年5月中旬与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陈氏书院,俗称陈家祠)共同举办广州传统工艺美术精品展,展期约1个月,横跨国际博物馆日(5月18日)和中国非遗日(6月11日)。期间将会举办第一届广州传统工艺美术发展论坛,届时将邀请有关政府部门、媒体、金融证券、电子商务平台、旅游机构和本行业专家学者代表出席。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