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剔墨纱灯技艺
http://www.newdu.com 2024/11/29 04:11:15 福客民俗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导语:无为剔墨纱灯康熙年间由无为人蔡竹国首创,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无为剔墨纱灯选用薄似蝉翼丝质绢纱作画,并独创“剔墨”技法,其以轻巧、灵动在花灯中独树一帜。最鼎盛的时候,无为剔墨纱灯有近百个品种,在全国各地以及东南亚地区备受青睐。1912年民国初,无为“剔墨纱灯”参加南京博物院展览成为收藏热门。但后来因连年战争和灾荒,无为纱灯制造渐趋衰败,工艺几乎失传。 宫灯 无为剔墨纱灯,又名宫灯,有300余年历史,安徽省志列为皖地八大特产之一。相传北宋米芾就任无为知军时,运用绘画技艺在灯笼壁面绘上人物、山水、龙凤、花卉等图案,借以与民同乐。无为纱灯在借鉴吸收历代流行的蔑扎、纸糊、染色“彩灯”的基础上发展而成。将木工、雕刻、漆工和绘画艺术融为一体,经过加工、成型、油漆、绘画、剔墨等项工艺制作而成。框架取料檀木或红椿,并用龙头凤头、象鼻、虎脚装饰,灯壁四周镶罩纱绢,绘以花卉、山水、人物等形象,经剔墨工艺和点睛手法,画面人物眼睛,在烛光穿射下频频闪眨,栩栩如生。 剔墨纱灯是知名的传统工艺品,清康熙年间由无为人蔡竹田首创。光绪年间,清王朝为庆祝慈禧太后六十寿辰,派出统领官专程到无为征选纱灯,悬于皇宫内苑。 国庆10周年时,剔墨纱灯曾挂于人民大会堂安徽厅,给大厅增添了节日的气氛。 改革开放以来,无为纱灯声名远播,近百个品种,销往海内外各地,尤其在东南亚地区有广阔的市场。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故宫木匠李永革
- 下一篇:传统吹糖人技艺展新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