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男巧手手传乞巧技艺
http://www.newdu.com 2024/11/16 10:11:10 新快报 佚名 参加讨论
天河珠村玩乞巧,甚至比过年还热闹。村里稍微手巧的村民,每年到了农历七月七,总会将自己的作品“秀”出来。这一传统,始于南宋,已历经了800余年。 五羊雕塑、南海神庙、白云山等题材的作品都曾被村民微缩到乞巧案台上,亚运后,广州塔、花城广场等体现广州城市新面貌的地标性建筑,也列入了村民的创作清单。 每一件乞巧作品,从构思到取材到裁剪到粘贴甚至到刺绣,都得经过乞巧艺人的多道工序。 潘尧珊(人称“珊姐”),以其精湛的针工,征服了世人,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巧男”。 他,曾下地种田,他,曾玩过音响。但他,最终选择了乞巧作为他一生的追求。 乞巧艺术已传承近800年 “珠村大祠堂,要摆大七娘,小女勤乞巧,男儿换靓装……”清末民初,珠村举人潘名江写的这首《珠村七夕吟》,生动地记录了旧时珠村乞巧节盛况。起源于南宋的珠村,居民以潘、钟两姓为主。村落向心布局,水乡风格突出,有历史建筑,也有古树名木,而乞巧节是这个村里最大的节日,每逢乞巧期间,心灵手巧的姑娘们会将自己精心制作的各种手艺陈列于桌上,作为献给七娘(七仙女)的贡品,她们巧手制作出各种奇巧玩品,体现了珠村人对美好爱情和幸福生活的渴望,这种传承已经有了800年的历史。 珠村乞巧节比过年还热闹。2001年,珠村村民潘剑明邀请了2位好奇的媒体记者,探访珠村当时“隐藏得很深”的乞巧文化,采访见报后,引起海内外的广泛关注。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珠村巧姐制作的乞巧微型工艺品累计已达到数万件,吸引了共200多万人次前来参观,同时得到了兄弟省、市以及海内外华人的广泛响应,珠村由此也获得了“中国乞巧第一村”的美誉。2011年,广州天河乞巧习俗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天河珠村获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一边是锄头一边是绣花针 年前的天河花市,乞巧艺术品的展位,和其他非遗艺术品的展位一样,广受市民欢迎。乞巧事业的复兴,也孕育了一批乞巧艺术家,珠村村民潘尧珊就是乞巧艺术的传承人之一。他从小生长在一个刺绣的大家庭里,上世纪60年代初三个姐姐跟着在黄埔刺绣社工作的姑妈学绣花,白天在社里绣,晚上与假日在家里绣,随后,绣花变成了自己的兴趣,不断探索各种刺绣艺术,摸索各种创新,后来精湛的技艺就是在这个时候逐渐积累形成的。 不过在很长的时间里,这份技艺并没有被太多的认同。潘尧珊就是一位普通的珠村村民,如果时光回拨到上个世纪的七八十年代,潘尧珊和其他珠村村民并没有太多不同,默默无闻,需要为张罗生计而奔东走西。“当年,我需要下地种田,还帮其他村民建过房子,作为生计。一个青砖搭建而成的房子,就由我和我老婆两个人搭建而成。”如今,在珠村里,一条七弯八拐才能走到的小巷子里,潘尧珊目前所住的这栋青砖房子,就是他自己建设而成。 匠事 能拿锄头能拿绣花针 叫“珊姐”的巧男 “一针一线要均匀,看似简单,非常需要技巧,一不小心,整幅绣画可能因为一个不小心而作废。”潘尧珊说,每当他在祠堂制作艺术作品的时候都会吸引众多人的围观。传统广绣的风格与手法,在力图保留具有一千多年历史的传统广绣工艺特征的同时,他还在图案和技法上做了一些探索性的尝试。 潘尧珊从默默无闻到人称“珊姐”,也就是2006年的事情。当年他获得“最佳乞巧作品”一等奖之后,受到了极大的鼓舞,在接下来的时间不断推出新的作品,也不断获得一些奖项,逐渐地成为了珠村的知名人士、大艺术家。折服于潘尧珊技艺的珠村村民,称潘尧珊为“珊姐”,因为很多人看到了潘尧珊的作品,都以为是某个心灵手巧、富有耐心的乞巧女艺人制作出来精美的艺术品,而不是一个善于挥舞锄头的大男人。 当然,艺术的路上不止他一个。潘尧珊还曾和姐姐潘秀芬一起合作,他负责图版设计、制版、小部分针线、裱装等,姐姐负责大部分针线(主绣),共同创作乞巧作品。在近几年来的乞巧节,每年都推出几幅大型的广绣挂画作品与观众见面,得到各界的好评。后来他还负责制作一些摆七娘的工艺品,如“鹊桥”、“牌坊”(门楼)等。在2008年乞巧节前夕,他与姐姐、妹妹、大哥、大嫂一起,在家里摆起了一台“家庭乞巧”。 匠心 “在珠村乞巧作品有着不同的种类,通常是以农作物为各种原材料创作各种艺术品,后来融入了各种传统艺术,比如各类刺绣,或者艺术品的创作等。一件各种形态的艺术作品,从构思、制作到最终成型,都是匠心独运的演绎。这也是老祖宗传承下来的根本思想,对艺术的追求,因此珠村以及当代的乞巧艺人都是尊崇这样的理念。”——潘尧珊 新快报:乞巧节的传承与发展对传统文化有怎么样好处? 潘尧珊:乞巧节首先是对传统文化的敬意,每一年通过广州乞巧文化节,天河区向乞巧艺人,甚至是有着精湛技艺的传统艺人,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发展舞台,让市民接触传统的文化有了快捷的办法。虽然传统乞巧作品都要求自己设计、绘画、刺绣,但这样的创作没有太多的生存空间,因为制作成本、时间远比规模生产的作品要高出许多。很长的时间里,传统艺人拥有着最传统的制作手艺,如果不是广州乞巧节,我的技艺可能永远都得不到发挥。 新快报:乞巧文化如何创新才能走得更远? 潘尧珊:应该在乞巧文化上加深挖掘,也应该有一些创新,在乞巧作品的展示上,在力图保留具有一千多年历史的传统文化之外,还要做一些新的探索,比如引入年轻人参与乞巧活动的设计和创造。此外,天河区乞巧节希望能成为一个长效的节日,或者形成一个旅游景点,而不是说7月15日乞巧节引来四海宾客,节日过后,又恢复平静,“没啥可看”。今年乞巧博物馆的出现,让天河区乞巧成为一个长期的景点,我希望未来天河区有更多与乞巧相关的景点出现,并成为游客来广州一定参观的一个景点。 男人拿绣花针真不易 拿起绣花针,潘尧珊就告诉记者,姿势错了,这样不利于针头的穿刺和用力,是不行的。不能捏太紧,要松弛有度,记者体验的时候,刚刚拿起绣花针就已经遭遇诸多错误。“再等一下”,潘尧珊还帮记者垫高了绣花台的高度。“高度要适中,才可以更精细、精确下针。” 每一针,潘尧珊都可以说出很多的大道理,记者了解到,广绣的技巧,根据的是画稿的不同要求,以虚实、施疏、层层叠绣、渗绣,线、面结合等不同的绣制方法达到形神兼备的中、外人士肖像。广绣花鸟则善于体现“平、齐、细、密、均、光、和、顺”的艺术风格。它具有构图精密、色彩秀丽分明、针法多变、主题突出等特点。最简单的部件,麒麟头形状奇特,不少位置是非规则线条,有些角度刁钻的位置需火烤定型,还要顾及两边一模一样,非业余者能驾驭。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