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民间工艺 >

特殊传统工艺人工费低 传统工艺传承后继无人


    
    特殊传统工艺人工费低,无人肯学,传承难
    关注文物修缮定价低之3
    策划统筹:何姗 采写:新快报记者 莫冠婷 何姗 摄影: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
    对陈家祠建筑艺术“七绝”之一的的灰塑进行修缮保养,是邵成村眼下的工作。看着修好的灰塑,他无比自豪。
    做灰塑37年,头衔是灰塑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但邵成村每天工钱亦不过350元。
    “总的来说,我们这一行的收入,好艰难。跟了我20多年的最顶级徒弟,是省级传承人,他的平均人工每日才只有320元。”
    “无法体现我们的劳动价值、汗水的价值啊。师傅们日日蹲在屋顶上,日晒雨淋,工资比普通泥水师傅要低。泥水工人随时可以收三四百元。”
    说到这些他的眼神就会黯淡下来:“找徒弟好难……好多人问我会不会转行,我说不会,我只会一路钻下去。行业走到这个困局,不是我自己做成,是社会环境对这种工艺的认识和理解太少啦,他们以现代建筑的工钱给我们钱,我们怎样去适应呢?我们无办法解决……”
    在日前举办的“文物(古建筑)修缮定额研讨会”上,广东省政府参事温洋指出:“现行文物修缮定额的人工费、材料费与市场和实际价差巨大,导致老企业、老工匠另谋出路,给传统工艺传承造成困难。这不是小事,应引起有关部门高度重视。”
    广州市房屋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古建筑事业部经理陈俊提醒:“文保工作者的价值得不到体现,那么不久,长期从事文保行业的老企业、老工匠将会另谋出路,年轻人也不愿涉足这一行业,其结果若文保行业后继无人,老祖宗留给我们丰富的建筑遗产,将难以为继。”
    广东省政协文史委员陈星指出:“修缮定额标准太低会造成工匠人才缺失问题,古建筑承载着民族传统文化,尽快修订广东古建筑修缮定额,能吸引更多年青人加入文保行业,确保工匠精神和传统工艺的传承后继有人。”
    传统木工:一天只有两三百元
    不仅灰塑工匠艺人工资低,做传统工艺的木工工资也不高,很难找到传统匠人修缮文物古建筑。
    伴随着“吱嘎吱嘎”的锯木声和“叮当叮当”的敲打声,文物建筑、海珠区黄埔村最后一座清代花园涉趣园内,工匠师傅用锯子、凿子反复推拉、敲凿,精心地锯出榫头,凿出卯眼,正忙着准备更换屋顶朽坏的杉木。
    现年55岁的老师傅从汕头来广州,做木工30年,每天工作9小时,他扯着疲惫的嗓门说:
    “做一天大概两三百元吧,太累了,受不了。如果一个月开工20天以下,就没钱赚了。”
    有没有提高工资的可能?面对记者的问题,他环视了四周,似乎在躲避记者的目光:“没有咯……你想加一点工钱,人家就不愿意让你做。现在很多五六十岁的木工都转到别的行业去了。”
    传统工艺定价没有体现劳动价值
    陶塑、砖雕、灰塑、木雕都是特殊手工艺,“但《广东省房屋建筑和市政修缮工程综合定额(2012年)》中,没有按传统工艺标准定价,也没有体现传统工艺劳动价值。”邵成村无奈地说道。
    岭南传统技艺大师、陶塑工匠何湛泉认为:“陶艺要修旧如旧,用现行定额很难做好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如陶艺用高、中、低温三种方式制作,用古老传统工艺制作,材料制作加工里面的技术含量是看不到的,技艺方面体现了劳动价值,包含工艺技术和工匠的品牌,定额应有所体现。”
    砖雕广东省非遗传承人何世良提出:“工匠工艺水平有高有低,定额也要考虑到人工方面分档次,除了项目内容,还应考虑专业深度和水平,区别不同的造价标准。”
    “现行定额缺少原材料修补、原工艺流程、加固等内容,人工费等过低,人工有的相差几倍……”广州市园林建筑工程公司总工陈健强指出问题所在:
    “旧墙体翻新清洗、旧墙体剔补修复、木构件制作修补、屋面修补翻等项目,施工维修的技术工艺要求高,都是特殊工种方能胜任操作,关键是掌握这种技术的工人难找。”
    会做传统手工艺的师傅都要上五六十岁
    文物修缮工程技术复杂,熟手工匠难找,按理说人工工资高;但现实偏偏相反,由于文物修缮工程财审预算低、工资低,灰塑、木工等传统手工艺面临无人学、后继难的困境。
    一说起聘请修缮文物的熟手工匠,修缮涉趣园的项目负责人就皱起眉头:“古建筑的木梁要做榫卯的,但会做传统手工艺,一般都要上了五六十岁的木工才会;现在没有年轻木工,都没年轻人去学了。”
    而谈到带徒弟的困难,邵成村也面有难色:“最大的徒弟跟我20多年,最年轻的是4年。他们找徒弟都好难。一是因为收入低,二是工作无定点,生活困难,最远去到湛江、茂名、惠州、粤北地区,长期出差,居无定所个个都觉得烦,三还要日晒雨淋……
    最让他感到惋惜和无奈的是:“有一个徒弟跟了我10年,去年放弃做灰塑了……”
    尽管政府工程收入低,但邵成村仍没有放弃:“……做政府工程有什么好处呢?它是文物建筑,是培养和造就了好多师傅的进步,我们能吸收好多精华、好多造诣、好多手法。因为我们是做传统的工艺,只有旧时的工艺,才是现在我们学习、吸收的最重要环节。一个师傅做过、维修过、尝试过、见识过,自然会把这种文化演绎、解释和传承,这才是最大的价值。”
    制定文物修缮定额已申请立项
    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总站负责人透露:
    对于呼吁尽早出台新的文物(古建筑)修缮定额,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总站相关负责人透露,由该部门负责编制标准,已向省住建厅提交文物(古建筑)定额修订的立项申请。
    “文物(古建筑)修缮定额虽然在城建中比重小,但是关系到文物建筑的生与死,关系到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需要马上解决。”
    在日前举办的“文物(古建筑)修缮定额研讨会”上,修缮文物古建筑的企业、工匠艺人、文保专家等强烈呼吁尽早完善文物(古建筑)修缮定额。
    特殊工艺应与市场接轨
    广州市财贸建设开发监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锡钧提出解决办法:“木作、砖作、瓦作、木作、石作等工艺的修缮及新建,在广州98修缮定额(古建筑分册)中有较齐全的定额内容,建议在广州98古建筑修缮定额基础上修改完善;
    特殊工艺如灰塑、陶塑、木雕、砖雕壁画等,高于一般建筑修缮范畴的内容,不应再在定额内包含,应与市场接轨,由行业协会提供指导价。”
    市财政投资评审中心部长马南劲表示:“说到底,就是市场规模问题,规模太小,定不到标准。”
    “市场询价最实际,但政府财政的专项资金要审查,没标准,大家好难套。我觉得有定额总比无定额好,但有难度。”
    广东省非遗专家委员、市人大代表李卓祺提出:“能否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制订文物(古建筑)修缮定额?”
    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总站总工张河表示:“《广东省房屋建筑和市政修缮工程综合定额(2012年))基本上没有考虑到文物建筑,只有很少一部分提到,这是无可否认的事实。
    自研讨会后,我一直在做工作。关键是完善文物建筑修缮的计价体系,人工、材料、机械、场地,搭脚手架,还有夜间税费、水费,包括措施管理费,等等计价依据是一个整体。
    其次是收集各个项目的市场价格标准。”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