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传统中医 > 中医知识 > 本草方剂 >

葫芦的功效与作用


    
    葫芦简介
    葫芦,为葫芦科植物葫芦的干燥种子。立冬前后摘下果实,取出种子,晒干。
    本品扁长方形或卵圆形,长1.2~1.8cm,宽约0.6cm,表面浅棕色或淡白色,较光滑,并有两面对称的四条深色花纹,花纹上密被淡黄色绒毛,一端平截或心形凹入,一端渐尖或钝尖。对种皮质硬而脆,子叶2,乳白色,富含油性。气微,味微甜。
    葫芦的功效与作用
    葫芦除了能盛药,本身也可为药。葫芦味甘,性平滑无毒,其蔓、须、叶、花、子、壳均可入药,医治多种疾病。
    据古代医书记载,葫芦花味甘,性平,无毒,可做解毒之药,对各种瘘疮尤为有效。蔓、须药性与花相同,可治麻疮。
    葫芦瓤及子,味苦,性寒,有毒,可治牙病,牙龈或肿或露,牙齿松动。又可治面目、四肢肿,小便不通,鼻塞,及一切痈疽恶疮。
    尤以葫芦壳的药用价值最高,其味甘,性平,无毒,用于消热解毒,润肺利便。愈是陈年的葫芦壳,疗效愈高。
    葫芦的药用价值
    1、葫芦汁:鲜葫芦1个,捣烂,绞取汁液。每次用1小碗,加入适量蜂蜜调服。
    单用鲜葫芦汁,可充分发挥其清热利水或润肺的功效。用于水肿、小便不利,湿热黄疸,或肺燥咳嗽等。
    2、葫芦虫笋汤:葫芦60g,切片,虫笋30g,切段。加水煎汤服。
    葫芦、虫笋皆长于利水,二者合用,能明显增强利尿行水作用。用于水肿小便不利较有效验。
    葫芦的用法与用量
    0.5~1两。煎汤,绞汁,或煮食等。
    葫芦的副作用
    脾胃虚寒者,不宜服食。据有的报道指出,葫芦有毒,含葫芦素B,某些变种的果肉有致泻作用。
    葫芦的做法指导
    1、葫芦栽培时因土壤或光照等原因,可能含有醣苷结构化合物,食后容易中毒,烹饪前可舔尝,如有苦味,应弃而不用。
    2、葫芦瓜的食用法有炒、烩、做汤、制馅等,如辣炒葫芦条、葫芦烧肉块、葫芦汤等等。
    3、烹调时不宜煮复太烂,否则营养损失多。
    4、苦葫芦因含有过量的葫芦甙等苦素有毒物质,食后易出现呕吐叶、腹泻和痉挛等症状,应在烹饪之前先尝出来而弃之不要。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