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传统中医 > 中医知识 > 本草方剂 >

葫芦巴的药用价值


    
    葫芦巴简介
    葫芦巴,为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葫芦巴的成熟干燥种子。果实成熟时割取全草,打下种子,晒干。生用或微炒用。
    种子略呈斜方形,长3~5mm,宽2~3mm,厚约2mm。表面黄棕色或红棕色,微有灰色短毛,两侧各有一深斜沟,两沟相接处为种脐。质坚硬。气香,味微苦。
    葫芦巴的功效与作用
    补肾阳,祛寒湿。治寒疝,腹胁胀满,寒湿脚气,肾虚腰酸,阳痿。
    1、《嘉佑本草》:主元脏虚冷气。得附子、硫黄,治肾虚冷,腹胁胀满,面色青黑;得蘹香子、桃仁,治膀胱气。
    2、《纲目》:治冷气疝瘕,寒湿脚气;益右肾,暖丹田。
    3、《国药的药理学》:为滋养强精药,用于阴痿、遗精及早泄。
    4、《四川中药志》:治寒泻。
    葫芦巴的药用价值
    1、治膀胱气:
    成分:胡芦巴、茴香子、桃仁(麸炒)各等分。半以酒糊丸,半为散。
    用法用量:每服五、七十丸,空心食前盐酒下;散以热米饮谓下,与丸于相间,空心服,日各一、二服。(《本草衍义》)
    2、治小肠气攻刺:
    成分:葫芦巴(炒)50克。
    用法用量:为末,每服二钱,茴香炒紫,用热酒沃,盖定,取酒调下。(《仁斋直指方》葫芦巴散)
    3、治大人小儿小肠气,蟠肠气奔豚气,疝气,偏坠阴肿,小腹有形如卵,上下来去痛不可忍,或绞结绕脐攻刺,呕恶闷乱,并皆治之:
    成分:葫芦巴(炒)500克,吴茱萸(汤洗十次,炒)500克,川楝子(炒)600克,大巴戟(去心,炒)、川乌(炮,去皮、脐)各30克,茴香(淘去土,炒)600克。
    用法用量:上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空心温酒吞下;小儿五丸,茴香汤下。(《局方》葫芦巴丸)
    4、治肾脏虚冷,腹胁胀满:
    成分:葫芦巴100克,附子(炮裂,去皮、脐)、硫黄(研)各1.5克。
    用法用量:上三味,捣研为末,酒煮面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至三十丸,盐汤下。(《圣济总录》葫芦巴丸)
    5、治一切寒湿脚气,腿膝疼痛,行步无力:
    成分:葫芦巴200克(浸一宿),破故纸200克(炒香)。
    用法用量:上为细末,用大木瓜一枚,切顶去穰,填药在内,以满为度,复用顶盖之,用竹签签定,蒸熟取出,烂研,用前件填不尽药末,搜和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温酒送下,空心食前。(《杨氏家藏方》葫芦巴丸)
    6、治气攻头痛:
    成分:葫芦巴(炒)、荆三棱(酒浸,焙)各25克,干姜(炮)12.5克。
    用法用量:上为细末。每服10克,温生姜汤或温酒调服,不拘时候。(《济生方》葫芦巴散)
    葫芦巴的用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1~3钱;或入丸、散。
    葫芦巴的副作用
    葫芦巴是一种应用了多个世纪的草药和饮食保健品,但这种草药的药用仍然存在一定风险。已有报告的葫芦巴副作用包括轻微肠胃不适,皮肤刺激,到较为严重的内出血等。不良反应的常见症状包括恶心,腹泻,胃灼热,皮肤刺激,以及汗液和尿液带有枫糖浆气味等。
    针对葫芦巴副作用的研究比较有限,但作为一种食物成分,通常认为它可以安全食用。即使是保健品形式的葫芦巴以建议剂量消费也很少引起不良反应。实际上,多数不良影响都与过量摄入有关(每天超过100克)。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