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民风民俗 > 民间信仰 >

凉山彝族 尼木措毕祭祀


    
    凉山彝族“尼木措毕”祭祀仪礼是一种将祖灵送归“祖界”的祭祀行为,它以人本终极关怀为宗旨,祈求子孙繁衍、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为目的,以祭祀为表现形式,集祭祖、音乐、舞蹈、体育、娱乐、餐饮等诸多文化为一体的文化场所。一般都以家庭、家支(宗族)为单位,按一代送一代的规矩,在冬季择吉日进行,其主要程式包含安灵、净灵和送灵,最终将“玛都”祖灵牌等送入祖灵箐洞。
    “尼木措毕”祭祀,源于彝族原始母系氏族时期,规范于父系氏族时期,鼎盛于唐宋,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内容丰富、程序复杂、意蕴深邃,是毕摩文化中层次最高、要求最严、规模最大的一种祭祀活动。祭祀活动的现实操作行为是将物化形式的祖灵牌位和祖灵筒等送入野外同宗祖灵箐洞。其中,安灵、净灵和指路送灵是民间高度重视的主要祭祀环节。
    “尼木措毕”祭祀,既是彝族祖先崇拜与原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的重要过程,也是古老民俗传统的活态演示,具有程式性、象征性、家支世袭性、道德教育与知识传播性、文化娱乐性和族群参与性等特征。“尼木措毕”祭祀作为彝族火葬仪礼的最终环节,涉及传统社会对生命的终极关怀,它以高亢豁达的生命礼赞,折射着彝族民众独特的生死观,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给予了独特的诠释,不仅对于研究历史学、民俗学、宗教学等具有极高的价值,而且是西南民族关系史、文化史及其族群记忆的重要见证,在中华文明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同时也是联结彝族家族成员间血缘认同、心理认同的纽带,对于民族自信力的培养,加强民族团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