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衣冠服饰 >

赫哲族服饰文化


    赫哲族:分布在黑龙江省的三江流域,那里山林密布,江河纵横,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渔猎生活给赫哲族人服饰打上特别印记,他们早年的服装的主要原料是鱼、兽皮。赫哲族形成了以兽皮、鱼皮制作服装的传统。赫哲族的陈鱼皮服饰文化是世所罕见的,熟制鱼皮,制作鱼皮线的技术已经发展得非常成熟,制作出来的鱼皮服饰具有防水、抗湿、轻便、耐磨等诸多特性。
    
    冬季男装多为狍皮缝制的长袍,夏为去毛或短毛(春季兽皮)皮长袍,大襟,紧袖口。襟多镶边或以染黑色云纹装饰。长袍衣襟上缀有两排鲶鱼骨纽扣,素雅美观。
    女装为鱼皮、鹿皮缝制的长衣,领边、袖口、衣边多绣以鹿皮剪成的各种颜色的云纹和动物花样,或饰海贝。
    男女均为鱼皮套裤。冬季多戴狍头皮帽,与东北汉族的苇笠头形式相同。男女皆用狍皮、鹿皮靴子和鱼皮乌拉。清代,女上衣形如旗袍,襟长过膝,腰身稍窄,下身肥大,袖肥而短,有领窝而无领。
    赫哲族人以捕鱼和狩猎为主,有着古老而独具民族特色的陈鱼皮服饰,早年的妇女们先把揉制加工好的鱼皮鱼线用野花染成各种颜色,然后精巧地缝制成各种鱼皮服饰。并磨鱼骨为扣,缀海贝壳为边饰。
    
    古老独特的鱼皮衣
    鱼皮袍:赫哲族的鱼皮衣服多用胖头、赶条、草根、鲩鱼、鲟、大马哈、鲤鱼等鱼皮制成,长衣居多,主要是妇女穿用。式样如同旗袍,袖子短肥、腰身窄瘦,身长过膝,下身肥大。领边、衣边、袖口、前后襟等处都绣有云纹或用染色的鹿皮剪贴成云纹或动物图案,风格淳朴浑厚、粗犷遒劲。早年衣下边往往还要缝缀海贝壳、铜铃和缨络珠琉绣穗之类的装饰品,更加别致美观。
    赫哲族的鱼皮袍等鱼皮服饰,不仅面料为鱼皮,缝衣服的线也是鱼皮的。鱼皮线是将胖头鱼皮(因其皮薄,做出的线细)的鳞刮掉熟好,涂抹上具有油性的狗鱼肝,使之保持柔软干燥,然后将其叠好压平、切成细丝即可,使用时再勒一勒,就更细而柔滑流利了。
    鱼皮袍等鱼皮服饰具有轻便、保暖、耐磨、防水、抗湿、易染色等特性。特别是在严寒的冬季不硬化、不会蒙上冰。俄罗斯远东沿海地区的那乃人、乌尔其人、基立亚克人及欧洲北部的沿海居民、日本的阿依努人等也曾有过穿着鱼皮服饰的历史,但赫哲族的鱼皮服饰文化是比较丰富而典型的。这充分反映出了赫哲族陈人民在当时的社会环境和生产力水平下适应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聪明才智。近几十年来,随着赫哲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进步和纺织、化纤等各种现代服装面料的大量输入,鱼皮服饰在现实生活中已不见了。
    套裤
    赫哲族渔民的鱼皮套裤是用怀头、哲罗或狗鱼皮制成的,分男女两种。男式的上端为斜口,女式的上端为齐口,并镶有或绣有花边。冬天穿它狩猎抗寒耐磨,春秋穿它捕鱼防水护膝。
    
    桦皮帽
    赫哲族的桦皮帽是夏天戴的,形如一般的斗笠,顶尖檐大,既可避雨,又可遮光。帽檐上刻有各种云卷纹、波浪纹以及狍、鹿、鱼的形象,轻巧美观。姑娘常将精心制作的桦皮帽送给自己的心上人,作为爱情的信物。
    手套
    赫哲人戴手套主要是为了防寒。手套是他们冬季必不可少的。赫哲人的手套多用狍皮制成,主要有“沙拉耶开依”(五指手套)、“瓦拉开依”(皮手闷子,只有拇指与其余四指分开)和“考胡鲁”(皮手闷子,筒长并有活口)三种。三种手套各有特点,“瓦拉开依”便于拿东西却不能握枪射击。“沙拉耶开依”精巧美观,套口处多镶有灰鼠皮边和云字花边,手背面上还多绣有花纹,又便于拿东西和射击,但保暖性却较差。人们在冬季出猎时喜欢戴“考胡鲁”,戴上它后,可以把筒套在袖口上,并用皮绳系紧,手可以从手掌面手腕处的开口自由出入指套,冷时放进去,需要时可以随时缩伸出来。
    女 服
    女子穿鱼皮或鹿皮制作的长袍、长裤。长袍采用大襟,在衣裾边缘贴补上用鹿皮剪成的各种图案,有的还在下摆边缘缀上一排海贝、铜钱等作为装饰。女子在家时穿厚底的绣花鞋,外出时穿凯鞴鞋。未婚女子的发型是梳一根独辫,婚后则在脑后挽髻。
    男 服
    男子的长袍前后开衩,衣服上镶黑边或云头纹样,扣子比较特别,一般是使用两排皮扣或鲶鱼骨扣。男子服装也包括大襟皮质短衣、长裤等其他形式,狩猎的时候在长裤外要套穿鱼皮裤,戴狍皮帽和手套,脚穿狍皮、鹿皮靴或鱼皮靴。
    想了解更多民俗文化,请关注民俗文化版块!
     (责任编辑:admin)